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赏北禅牡丹

赏北禅牡丹

宋代 韩琦

一春颜色与花王,况在庄严北道场。美艳且推三辅冠,嘉名谁较两京强。

已攒仙府霞为叶,更夺熏炉麝作香。会得轻寒天意绪,故延芳景助飞觞。

诗人韩琦的古诗

放泉

宋代 韩琦

缓带凭轩喜放泉,映花穿柳逗潺湲。谁言胜境须昆阆,自有清音过管弦。

赴海任遥终泽润,灌园思足尚留连。衰翁日寄南窗傲,枕上时醒白昼眠。

太尉侍中宋公挽辞三首 其二

宋代 韩琦

仁皇求治始,公出冠儒英。仕路知卿相,时名独弟兄。

两朝推重德,当世服纯诚。身后传家者,群书但满籯。

望宸阁雪后

宋代 韩琦

重阴初释六花残,试倚危栏一望看。魂爽顿如居物外,句新难得席毫端。

酒收豪席珊瑚碎,风刮仙盘沆瀣乾。化就兜罗绵世界,鹫宫高插白云寒。

上巳晚游九曲池

宋代 韩琦

九曲池边第一开,舣舟同赏尽高才。弯流自得黄河势,怪石应从迷阁来。

尘外恍迷仙境界,竹间深有古亭台。徘徊复至丰碑下,花萼吁嗟作盗灰。

次韵答留台春卿侍郎以加节见寄二首 其二

宋代 韩琦

洛下安然塞下劳,公持霜简我持旄。忧无虚日三垂重,闲入芳春万事高。

病虎厌风摧汉节,卧龙悭雨涩吴刀。遥知啸傲烟霞外,肯把仙袍换战袍。

元宵席上

宋代 韩琦

灯烛森森万象罗,彻宵车马罢谁何。追人好月婵娟满,带雪轻寒料峭多。

佳节俯从河沴寝,群心俄逐诏音和。乘春自欲开民郁,不为樽前笑与歌。

次韵答陈龙图述北第林泉之胜

宋代 韩琦

老顾菟裘欲退藏,一区营宅已过杨。林泉不较为生厚,名节犹希到死香。

粗葺萧居忘湫隘,喜归陶径任荒凉。赖逢素旧时相乐,同入无何啸傲乡。

游蜂

宋代 韩琦

游蜂纷扑竞花繁,未到香须只自喧。尽日却输蝴蝶计,闹红心里默无言。

苦雨方霁蛙声不已

宋代 韩琦

暑雨朝来已厌多,蛙鸣犹更幸滂沱。虽然快尔狂跳志,争奈良田有害何。

中秋饮散始微见月

宋代 韩琦

待月中秋欲共欢,不堪阴晦阻群观。宾归已彻青油幕,云绽聊窥狂玉盘。

就榻酒狂平未歇,据鞍吟苦得应难。孀娥此夕潜何甚,专要人将别眼看。

贺观文富公迁职

宋代 韩琦

秘殿班崇极迩联,九重思旧及高贤。虽知荣宠公非乐,且喜孤忠帝尚怜。

惠物裤襦联一境,得时霖雨即敷天。万方翘首皋夔入,待见唐虞致治年。

康戌二月十六日寒食会雅集堂

宋代 韩琦

百五嘉辰此命筵,中分春色极芳妍。花遗嫩靥饶风地,云坼轻阴半雨天。

淑景万容妆节物,胜游千路入神仙。酣杯莫顾归时夜,藏火难逢月尚圆。

垂萝洞

宋代 韩琦

池北如趋紫府家,亭台高下景无涯。垂杨下绊游春骑,曲水时飘出洞花。

万本竹深丛剑戟,一轩藤老缠龙蛇。使君欲共斯民乐,莫顾西山下日车。

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其二

宋代 韩琦

三月游河魏国风,惬山通日正暄融。压沙寺古花残雪,过马桥高水饮虹。

众乐自深春色外,万愁俱泯醉吟中。天公恐雨伤民意,只放轻云暝碧空。

次韵和崔国博西亭喜雨

宋代 韩琦

暑雨滂然仅作霖,连宵殊未扩阴森。全祛下土将焚患,尽识高穹氛忍心。

斗厌埃氛开众目,了无烦热自吾襟。当轩倍胜松风过,何必清音一弄琴。

答湖恢推官

宋代 韩琦

当年都寺接贤初,屈指光阴一纪馀。自说三茆深处稳,不逢又鲤授来书。

隔江闻授诸生业,命驾因烦长者车。得见新诗与高论,积年劳吝已全祛。

过井陉淮侯庙

宋代 韩琦

破赵降燕汉业成,兔亡良犬日图烹。家僮上变安知实,史笔加诬贵有名。

功盖一时诚不灭,恨埋千古欲谁明。荒祠尚枕陉间道,涧水空传哽咽声。

驾幸西太一宫祈雨

宋代 韩琦

晓跸声乾下九重,西郊岑寂款琳宫。骄阳尚作三春旱,多稼期沾一雨丰。

恤物致虔归上德,应诚为答即神聪。从来圣感无旋日,不在商岩傅说功。

郡西斋有夜合萱草对开因成二阕 其二

宋代 韩琦

合欢萱草两含芳,一见令人乐兴长。唯是忧边与忧国,对花终日不能忘。

谢宫师杜公寄示诗编

宋代 韩琦

百讽新篇百忘劳,直将渊旨质风骚。闲观景物辞终巧,意到安恬格自高。

三代正声传雅乐,千年嘉味入蟠桃。谁知八十归休相,字体诗情日日豪。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45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