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狎鸥亭

狎鸥亭

宋代 韩琦

亭压东池复坏基,园林须喜主人归。憩棠犹茂应存爱,植柳堪惊仅过围。

鱼泳藻间谙物性,月沈波底发禅机。群鸥只在轻舟畔,知我无心自不飞。

诗人韩琦的古诗

祀坟道中

宋代 韩琦

虽欣膏泽启丰年,民病犹艰救目前。阙祀丘坟无解裂,荐饥村落少鞦韆。

云梳陇麦千行直,粉淡墙花半脸妍。榆荚渐能供歉腹,何曾抛得买春钱。

暮春康乐园

宋代 韩琦

榆荚纷纷掷乱钱,柳花相扑辊新绵。一年寂寞频来地,三月芳菲喧过天。

树密只喧闲鸟雀,台高犹得好山川。病夫不饮时如此,徒有诗情益自然。

初冬小园寓目

宋代 韩琦

独树翘寒色,闲云淡落晖。新霜黄橘重,久雨翠梧稀。

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道卿学士领二浙漕赋得酒

宋代 韩琦

倾酿留佳客,秋亭弭使旄。奉觞归养切,行算别魂劳。

上若名乡近,长安美价高。清怀思酌水,惠政忆投醪。

论德堪成颂,评诗更助豪。行闻趋节觐,同我怨持螯。

驾幸金明池

宋代 韩琦

西池风景出尘寰,春豫方乘禁坐闲。庶俗一令趋寿域,从官齐许宴蓬山。

楼台金碧芳菲外,舟楫笙歌浩渺间。与众尽欢宫漏促,万花香里属车还。

拜坟

宋代 韩琦

欲知为郡宠,昼锦入家村。自古拜松槚,几人如子孙。

麾幢新俗观,牛酒饫乡尊。儒者荣斯甚,将何报国恩。

狎鸥亭同赏芍药

宋代 韩琦

家园经赏复官园,芍药多名两共妍。醉白堂前淮海艳,狎鸥亭下玉麟天。

楼妆瑞玉千层密,冠缕真金半尺圆。不斗诗豪开酒户,是将倾国欲轻捐。

辛亥上巳会许公亭

宋代 韩琦

修禊园林枕御津,宴亭轩豁足娱宾。羲皇治世舒长日,昆阆仙风烂熳春。

脱俗且将诗送酒,纵吟须仗笔争神。会馀俯仰皆陈迹,不醉山阴定笑人。

感春贻崔公孺国博

宋代 韩琦

春来天气作轻寒,故使春芳欲见难。赖得好风摅俗愤,顿开韶景与人看。

诗情遇敌豪虽减,杯兴逢辰老未阑。幸遇亲朋时枉驾,且偷壶刻奉清欢。

至和乙未元日立春

宋代 韩琦

元日难逢是立春,普天谁不喜佳辰。一年气候均诸节,万卉芳菲实九旬。

柏叶始倾为寿酒,土牛随示力耕人。故阴尽革无馀腊,端朔阳来庆共新。

张吉甫殿丞宰资阳

宋代 韩琦

去物轻遐邑,宸心与近均。宜将宽诏意,善恤远方民。

寒驿凫先下,春郊雉自驯。白云休引望,馨膳有天伦。

上巳视惬山新堤

宋代 韩琦

元巳西津禊饮中,筑防因视惬山雄。调夫虽扰三农业,禦水犹希微篑功。

曲突虑微方绝患,开门轻敌是招戎。岸边观者应相笑,遭贼徒弯过后弓。

安正堂观牡丹

宋代 韩琦

何须风雨苦相催,自结东君不在媒。开晚要当三月盛,艳高宜作百花魁。

好期天上香魂返,长对樽前醉玉颓。谁道元舆能体物,只教羞死刺玫瑰。

雄州遇雪

宋代 韩琦

云压孤城势渐低,昏昏台榭雪霏霏。人游兔苑何妨醉,使适龙沙未得归。

夜馆月明交素影,晓涂霜重借严威。风前似慰征轺意,先学杨花二月飞。

次韵和都运崔谏议寄示立春前一日宿岚谷山程

宋代 韩琦

绝塞风霜正树威,不知韶律起从微。十千酒且迎春酌,五九寒须半腊归。

破屐好山连日上,费诗娇雪著人飞。属封所过皆蒙惠,民吏应如挟纩衣。

次韵答子渊赵学士

宋代 韩琦

再乞乡邦遂志艰,十年方得见家山。昼衣丽锦过前宠,秋逼衰蒲迁旧颜。

数月又迁当冗剧,一生曾未识安闲。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

坟北观泉

宋代 韩琦

坟北清泉味至甘,寺僧渟蓄已成潭。跃鱼灵感思追孝,酌水高怀滋戒贪。

万草日滋珠竞出,一天晴落鉴方函。暂延嘉客求新句,欲创幽亭即就龛。

仆射王公挽辞三首 其一

宋代 韩琦

早冠廉良选,寻专翰墨盟。上知唯直道,人爱是纯诚。

枢极权无挠,台衡论必平。呜呼今已矣,天不为苍生。

灯夕遇雪席上

宋代 韩琦

此夕仙花降羯陀,万灯光里雪花和。天心要足良农望,人世常多应事魔。

云际未应成霢霂,风前疑欲助婆娑。阴晴况是民俱乐,无奈嘉宾惜醉何。

祫享加恩押班宣制

宋代 韩琦

大祫休成庆泽新,广庭宣制宠臣邻。非烟荐瑞笼宫殿,出綍敷言耸搢绅。

风结冰檐骈玉箸,日融霜瓦半鱼鳞。移时始放金吾仗,鹓鹭齐飞出禁闉。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45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