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栽花二阕 其二

栽花二阕 其二

宋代 韩琦

百品名花手种来,复寻嘉艳及时栽。主人便去心无恨,从向东风自在开。

诗人韩琦的古诗

北第同赏芍药

宋代 韩琦

芍药名高致亦难,此观妖艳满彫栏。酒酣谁欲张珠网,金钿偏宜间宝冠。

露裛更深云髻重,蝶栖长苦玉楼寒。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

叶参兵部知湖州

宋代 韩琦

乡郡分符兔刻银,彯缨清晓别枫宸。驷车归邸夸新绶,鹤表还家谢故人。

度日客樽盈若酒,经春诗笔赋汀蘋。编民应久歌来暮,棠树成阴即旧邻。

召赴天章阁观新刻仁宗御诗

宋代 韩琦

天阁当年拂雾宣,紫皇端扆侍群仙。亲挥龙凤轩腾字,命继咸韶雅正篇。

劝酌屡行均圣宠,赐花中出夺春妍。玉峰光景都如旧,但睇宸章极泫然。

辛亥重九登骑山楼

宋代 韩琦

西北楼高四望长,登临还赏节辰良。荀陈盛集星光动,相卫名山妨字详。

玳瑁不妨攲醉弁,茱萸谁自斗香囊。病翁安敢当能赋,只俟英瑶作报章。

待制崔峄给事移守圃田

宋代 韩琦

使台凝绩大河东,荣圃更临辅镇雄。鸾省要资虽锡命,牺图清职未推公。

满天秋色增诗骨,一路欢谣入岁丰。会取朝家精选意,陪京今是汉扶风。

元日祀坟

宋代 韩琦

寤寐先茔敢暂忘,元正亲得奉肴觞。病襟不觉支离困,山势频瞻蜿蜒长。

尽日风埃天黯淡,一冬田陇雪微茫。人思三白今无望,只觊春膏浃万方。

感春贻崔公孺国博

宋代 韩琦

春来天气作轻寒,故使春芳欲见难。赖得好风摅俗愤,顿开韶景与人看。

诗情遇敌豪虽减,杯兴逢辰老未阑。幸遇亲朋时枉驾,且偷壶刻奉清欢。

再出行田

宋代 韩琦

丰岁观农穫,先畴路不遐。子多宜晚谷,生柪就新麻。

荞麦方成龊,蔓菁未入桠。乡民愚自诧,太守是吾家。

中元病起

宋代 韩琦

中元时俗类秋尝,病起躬行力未强。摖米乍炊知早熟,盂兰方倒喜初凉。

风摧豹脚蚊休拍,露逼鸡毛菜已长。皮骨仅存心尚壮,犹思荷叶当蕉觞。

同赏牡丹

宋代 韩琦

国艳孤高岂自媒,寒乡加力试栽培。当时尚昧随和贵,今日真逢先魏开。

名品已先推洛谱,梦魂唯恐失阳台。花王亲视风骚将,中的方应赏巨杯。

乙卯北第同赏芍药

宋代 韩琦

维扬嘉种发清和,灼灼吾园盛孰过。红玉斗成楼突兀,白云争簇髻巍峨。

仙容世必推茅岭,醉艳人谁敌苧萝。不是栽培功未至,年年何苦转枝多。

题灵泉观

宋代 韩琦

老木阴森盖满山,萧条宫展倚巑岏。留为治世无穷戒,自足明皇数纪欢。

旧浴已残汤室暖,馀悲尚惨渭川寒。欲知百二关河胜,更待朝元阁上看。

依前韵再答

宋代 韩琦

不与皇家致太平,康宁时节便遗荣。寰中自乐乔彭寿,海内空流来魏声。

一品坐来恩固重,万钟抛去禄何轻。朝廷欲继姬周盛,会向磻溪问老成。

题忘机堂

宋代 韩琦

昔再怀章遂锦游,坏亭曾复此池头。今归旧里藏衰拙,更葺新堂便燕休。

前槛月波清涨夜,后檐风竹冷吟秋。伊余本是无机者,因立嘉名近狎鸥。

郡西斋有夜合萱草对开因成二阕 其二

宋代 韩琦

合欢萱草两含芳,一见令人乐兴长。唯是忧边与忧国,对花终日不能忘。

昼锦堂再赏牡丹

宋代 韩琦

锦堂重赏牡丹红,不惜残英数日空。嘉艳岂无来岁好,清欢难得故人同。

谁言山下曾为雨,只恐身轻去逐风。且共对花开口笑,莫持姚左较雌雄。

元宵席上

宋代 韩琦

灯烛森森万象罗,彻宵车马罢谁何。追人好月婵娟满,带雪轻寒料峭多。

佳节俯从河沴寝,群心俄逐诏音和。乘春自欲开民郁,不为樽前笑与歌。

次韵和崔公孺国博西亭感怀

宋代 韩琦

常虚西馆待高贤,一见襟怀两释然。且叩真诠期进道,不论衰鬓逐凋年。

顽金在矿须当变,逸骥无鞭亦自前。相叩屡辞虽未得,已齐朝市与林泉。

九日赏菊未开席上次韵答崔象之寺丞

宋代 韩琦

谁知九日接宾觞,未放寒花折露房。早是生来悲晚节,那堪开不在重阳。

满头且应良辰插,一夜宁衰浅意香。守待金铃披绝艳,共君搴蕊醉馀芳。

重九席上赋金铃菊

宋代 韩琦

黄金缀菊铃,兖地独驰名。细蕊浮杯雅,香筒贮露清。

风休沉夜警,雨碎入寒声。自此传仙种,秋芳冠玉京。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45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