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韩琦
伏暑如何散郁陶,荣归陪赏望空劳。红芳照槛莲千颊,绿荫环波车万条。
趋第小车谁竞挽,见山新址日增高。遥知贤守多娱地,诗笔虽豪酒未豪。
和邃卿学士霁登秘阁
晓来延阁步层梯,春色周围一望低。残雪半留珠殿北,非烟长护绮窗西。
幽情自逐归鸿断,芳意还因远树迷。金匮有书犹未见,秘封香篆锁芝泥。
登金铜门
当暑思来坐北轩,俯看形胜在檐前。楼台突兀陵高木,城堞萦回际远天。
万室正虞多暍者,一身惭独御泠然。歊烦尽涤无心下,欲帐轻绡彻夜眠。
又次韵答陈桥话别
欲知连日柅征车,倾盖唯忧后会赊。被顾高情非白眼,论空真理黜黄牙。
还家粗喜松成径,怀印谁惊绶引花。卧治必难逃吏责,羡君奇志托青霞。
北第同赏芍药
芍药名高致亦难,此观妖艳满彫栏。酒酣谁欲张珠网,金钿偏宜间宝冠。
露裛更深云髻重,蝶栖长苦玉楼寒。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
太尉侍中宋公挽辞三首 其一
科等魁髦彦,文章压缙绅。大权更将相,优宠极人臣。
还事至一品,享年踰七旬。请看今与昔,谁可望公邻。
苏洵员外挽辞二首 其一
对未延宣室,文尝荐子虚。书方就绵蕝,奠已致生刍。
故国悲云栈,英游负石渠。名儒升用晚,厚愧不先予。
上巳会兴庆池二首 其一
元巳开樽处,垂萝碧洞前。绮罗明浩渺,台榭插漪涟。
曲水来如篆,轻桡去若仙。春寒芳意晚,未见柳飞绵。
次韵答提举陈龙图重阳感旧
三边伊昔喜延枚,每向良辰命宴杯。几遇雪天留兔苑,尝因风赋重兰台。
锦衣宽病恩何厚,琳馆甘闲老未催。白首又同吹菊会,且将愁臆暂时开。
康戌二月十六日寒食会雅集堂
百五嘉辰此命筵,中分春色极芳妍。花遗嫩靥饶风地,云坼轻阴半雨天。
淑景万容妆节物,胜游千路入神仙。酣杯莫顾归时夜,藏火难逢月尚圆。
和运判张端秘丞戏题安阳郡园
垂杨阴里百花开,谁记当时任意栽。好事继逢贤太守,算无心望主人来。
阅古堂八咏 其六 沟泉
遥派分流过近阶,潺潺终日泻琼瑰。谁知到此幽闲地,多少馀波润物来。
寄并帅庞公古瓦砚
邺瓦搜来颇异常,寄诚安足奉文房。早陪神化丹青笔,莫滞边书赤白囊。
次韵答留台春卿侍郎以加节见寄二首 其二
洛下安然塞下劳,公持霜简我持旄。忧无虚日三垂重,闲入芳春万事高。
病虎厌风摧汉节,卧龙悭雨涩吴刀。遥知啸傲烟霞外,肯把仙袍换战袍。
九日赏菊未开席上次韵答崔象之寺丞
谁知九日接宾觞,未放寒花折露房。早是生来悲晚节,那堪开不在重阳。
满头且应良辰插,一夜宁衰浅意香。守待金铃披绝艳,共君搴蕊醉馀芳。
甲寅中秋对月二首 其二
中秋侵夕启宾罍,共看长空一鉴开。四坐雪霜清耳目,万家昆阆倚楼台。
波凉桂子从天落,阴极潮头半海来。正好抽毫竞高唱,当筵人胜仲宣才。
次韵答滑州梅龙图惠鼎州甘橘
芳讯欣随客鲤开,雅篇并付木奴来。病翁逢酒唯忧过,更使湘包下滑杯。
春日硙亭同会
金汤西北绿阴中,双硙当渠一派通。人迹罕来花自老,利源常在水何功。
事能如意嗟常少,春苦无情去又空。大抵相知难会合,且同樽酒醉春风。
阅古堂前植菊二本九月十八日花犹未开因以小诗嘲之
只趁重阳选菊栽,当栏殊不及时开。风霜日紧犹何待,甚得迎春见识来。
赏北禅牡丹
一春颜色与花王,况在庄严北道场。美艳且推三辅冠,嘉名谁较两京强。
已攒仙府霞为叶,更夺熏炉麝作香。会得轻寒天意绪,故延芳景助飞觞。
三月十八日会望春亭
此日倾城乐御河,作河生日语应讹。波涵祛服千花乱,风壮欢声万曲和。
元巳嬉游非俗尚,十洲光景得春多。衰翁欲尽都人兴,醉弁归同夕照俄。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453篇诗文
壕林
初发长安遇雨
压沙寺梨
韩渎学士领益漕
题玉泉院
先君写真得永叔为之赞而君谟书其侧崔公孺国博以诗称美次韵答之
过侧石驿
北岳
待制崔峄给事移守圃田
会故集贤崔侍郎园池
次韵答留台春卿侍郎以加节见寄二首 其一
拜坟
阅古堂八咏 其八 芭蕉
乙卯巳会醴亭
次韵答签判沈唐太丞应祈雨足
次韵答王拱辰宣徽将交政惠诗
提举陈龙图迁居邢台二首 其一
来鳦
司徒侍中杜公挽辞三首 其一
登永济驿楼
次韵答赵少师以南京永寿禅院主僧崇祐于新铁铸佛大殿后建堂写真于 ...
长安府舍十咏 其七 山楼
初伏柳溪
至节筵间喜雪
次韵和崔象之寺丞西亭雨下
英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二
盛暑思接荣归之游寄相守张工部
次韵和国信赵内翰北口见寄
与馀杭希文资政经时两绝音问忽得讯正与近致书同日因以诗寄
再出行田
孟冬朔日祀坟二首 其一
仆射王公挽辞三首 其二
寄题滑州梅龙图西溪
驾幸西太一宫陌上耕者叱牛声厉左右皆笑之
贻崔公孺国博
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其一
送范纯仁司封移漕京西
寄提举刘思封
过涉县熊耳山
次韵答宫保张相公以长篇见寄
和春卿学士柳枝词五阕 其三
庚申相台闵稼
闻前都水王荀龙郎中将率二三知旧游天平山寺
夏暑早时朝二首 其一
阅古堂八咏 其二 芍药
次韵答陈龙图述北第林泉之胜
庚戌秋分
苦热未雨
次韵答相州张宗益工部
过隋城
夜合
凉榭池上二阕 其一
上巳视惬山新堤
乙卯昼锦堂同赏牡丹
次韵和方谨言郎中再观省中手值竹
又寄二阕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