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明镐学士领漕益州

明镐学士领漕益州

宋代 韩琦

忠臣重此过邛崃,经计才优帝命谐。县弩清尘资远抚,史彤修职峻荣阶。

蜀天星入人先候,剑路铭昏藓半埋。锦里万家迎使旆,壶浆应释去思怀。

诗人韩琦的古诗

初冬小园寓目

宋代 韩琦

独树翘寒色,闲云淡落晖。新霜黄橘重,久雨翠梧稀。

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览刘易诗集感其游赏江山放怀自适

宋代 韩琦

区区西北十经春,强力今为老病身。白发丹心论底事,清风明月属闲人。

千钧未免嗤鼷鼠,一篑犹思抑孟津。早晚粗酬忠国志,五湖烟水乐吾真。

丙午上巳琼林苑赐筵

宋代 韩琦

春光浓簇宝津楼,楼下新波涨鸭头。嘉节难逢真上巳,赐筵荣入小瀛洲。

仙园雨过花遗靥,御陌风长絮走球。禊饮不须辞巨白,清明来日尚归休。

次韵答永兴安抚文公

宋代 韩琦

建牙非称冢司官,正是宸襟注意安。即日太平归辅翼,侍祠重陟岱宗坛。

清明兴庆池上

宋代 韩琦

连日阴岑此日晴,池头风物称清明。万鳞潜养云头坼,一鉴新开鹥面平。

两两凫鹥波上没,憧憧车马柳间行。嘉宾须惜难并会,莫厌芳樽冷淡倾。

祀坟道中

宋代 韩琦

虽欣膏泽启丰年,民病犹艰救目前。阙祀丘坟无解裂,荐饥村落少鞦韆。

云梳陇麦千行直,粉淡墙花半脸妍。榆荚渐能供歉腹,何曾抛得买春钱。

甲午中秋夜不见月

宋代 韩琦

中秋待月高楼上,浮云妒明逞顽黑。姮娥积贮一岁光,欲放天下不可得。

今夕实系天下望,未必举世罹遮塞。欢明戚暗一时偏,人不咎天云所职。

吾问云兮尔无系,胡为动与人相贼。岁旱不能含雨来,翻于此夜浓如墨。

吾欲独仗倚天剑,上决重阴走奸慝。空中夺出黄金盘,万宇澄然同一色。

清明会压沙寺

宋代 韩琦

时节清明府事閒,压沙高会敞禅关。妓歌沈席摧莺舌,花影摇樽添粉颜。

春色满添膏泽后,人心和入醉游间。坐中尤觉风来好,白雪飞香混博山。

乙卯寒食祀坟

宋代 韩琦

乡守三逢禁火天,每驱旌纛扫松阡。衰残岂足酬恩遇,光宠徒知及祖先。

望极西山饶胜气,乐舒东户革荒年。何时归处坟庐下,不假苏秦负郭田。

寄致政赵少师

宋代 韩琦

雨曾擎日上高天,遽脱浮荣请退坚。宠殿大邦方异礼,确申前恳甫踰年。

三师共仰青宫贵,四海皆称白傅贤。自顾衰残归未得,几时平地接神仙。

阅古堂八咏 其三 垂柳

宋代 韩琦

东君于此最多情,先与黄金撚画成。何似亚夫坚壁地,因人千古得嘉名。

题镇潼西溪

宋代 韩琦

芳林环掩密相搀,仙府天成似隐潜。峰面槎牙屏簇画,溪心平澈鉴开奁。

秾妆照槛秋莲合,碎玉敲篷夜雨添。暂柅客轩醒病目,日斜无意驭彤襜。

再赋柳枝词二阕 其一

宋代 韩琦

曲江风暖晓阴斜,翠色相宜拂钿车。自有春眠慵未起,日高人困又飞花。

过涉县熊耳山

宋代 韩琦

我从团柏历山岐,秀绝唯于熊耳知。芳草经年被重席,轻云无日展时旗。

羊头有黍名终俗,壶口称关类亦卑。何似半天留鹤驭,此来凭轼与仙期。

和春卿学士柳枝词五阕 其一

宋代 韩琦

楼前轻雪未全销,偷得春光入嫩条。似向东风犹旅拒,可能浑忘舞时腰。

次韵答文侍中寄示韩晋公村田歌舞图颜鲁公跋尾仍使题于后

宋代 韩琦

韩画颜书世绝珠,铃斋时足奉驩虞。跋题应命诚羞涩,不是跳龙卧虎徒。

宋任著作宰江宁溧水

宋代 韩琦

讯察无冤善最闻,剸繁南邑遇盘根。还将决狱平反意,去作临民抚字恩。

淮上月高生丽思,浦前春老醉离魂。知君阴德终阳报,容驷何妨大里门。

次韵和崔公孺国博黄杏花

宋代 韩琦

颗颗装成药灶牙,日边开处近彤霞。真宜相阁栽培物,更是仙人种植花。

高行出群犹仰慕,香名超格合洪誇。诸贤继有寻芳会,欲奉欢游决自差。

次韵答滑州梅龙图惠鼎州甘橘

宋代 韩琦

芳讯欣随客鲤开,雅篇并付木奴来。病翁逢酒唯忧过,更使湘包下滑杯。

次韵答签判沈唐太丞应祈雨足

宋代 韩琦

一雨滂沲过作霖,油云随祷极阴森。微诚未必回天意,灵答潜知渴众心。

瑞绝莫先惟在谷,价高难拟不论金。朝来田畯更相贺,犁下侵淫二尺深。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45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