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陈洎太博知虢州

陈洎太博知虢州

宋代 韩琦

官绶飞花使毂丹,腊天行色犯轻寒。持平久奉虞刑恤,宣泽新承汉诏宽。

拥传想逢关吏叹,爱棠还接陜民欢。三堂风物应如旧,公退先寻记字看。

诗人韩琦的古诗

题云台观

宋代 韩琦

仙掌峰前羽客家,玉虚宫殿倚云霞。最高顶上谁曾到,得见莲开十丈花。

次韵和崔公孺国博观君谟所书孝亲崇福院牌

宋代 韩琦

欲护亲茔荐福殊,僧蓝营葺几年馀。名因先帝鸿恩锡,牌得君谟大字书。

佛宇增辉良自尔,乡庐传美孰加予。须知体法多奇处,深造钟王奥妙墟。

和润倅王太博林畔松

宋代 韩琦

郁郁山头翠色攒,就中高格出林端。霜凌劲节难摧抑,石缠危根任屈盘。

古鬣自随仙日老,孤风不入俗人看。时来匠者须回顾,且禀幽姿待岁寒。

次韵和崔象之寺丞西亭雨下

宋代 韩琦

初暑轩窗覆翠阴,更宜飞雨濯尘襟。喜花添色自人意,为岁期丰独帝心。

馀润日随和气浃,好声时逐远风沉。郊原遍采农家议,一寸真如一寸金。

次韵答滑州梅龙图以诗酒见寄二首 其二

宋代 韩琦

东郡何能抑上才,召书看即日边来。名醪价重诗篇好,㮰泛西园感遇杯。

上巳会兴庆池二首 其二

宋代 韩琦

兴庆池头三月三,柳如拖绶草如衫。禊觞临水筵相属,文鹢凌波尾竞衔。

花雨乱飞红扑蔌,峰螺遥耸碧崭岩。芳辰况任游人乐,不必低将席帽搀。

贺观文富公迁职

宋代 韩琦

秘殿班崇极迩联,九重思旧及高贤。虽知荣宠公非乐,且喜孤忠帝尚怜。

惠物裤襦联一境,得时霖雨即敷天。万方翘首皋夔入,待见唐虞致治年。

苦雨方霁蛙声不已

宋代 韩琦

暑雨朝来已厌多,蛙鸣犹更幸滂沱。虽然快尔狂跳志,争奈良田有害何。

次韵和留守宋适推官游宴御河二首 其一

宋代 韩琦

笳鼓齐喧泛御津,何妨同欲乐兹辰。中三节物初过五,八十春光风破旬。

红旆厌风收电脚,绿波伤棹散鱼鳞。欲知治世升平象,请看熙熙两岸民。

和春卿学士上元罢灯

宋代 韩琦

丝竹沉声月泛波,警宵方喜罢谁何。楼深酒密客留易,路远香残人去多。

寒烛倚莲犹结泪,澹云归陇不停歌。那知梦稳瀛洲上,正是钧天九奏和。

题致政赵刚大卿床云堂

宋代 韩琦

一挂朝冠谢世纷,终南高隐邈难群。不容圣治询黄发,径宅幽岩床白云。

书簏绕床唯我伴,磴泉喧枕乃予闻。此时谁可攀真驭,应有浮邱解挹君。

闻致政赵少师远访欧阳少师于颍川

宋代 韩琦

一忆贤交动至诚,安车虽远必勤征。荀陈为会还推象,嵇吕相思不问程。

洛社成图兹易合,越溪回棹彼何情。西湖便是瀛洲上,莫接仙游跨海鲸。

贻刑

宋代 韩琦

忆帅秦亭二纪馀,当时宾幕盛芙蕖。椎牛共乐毬场宴,倚马常资记室书。

台席久从还绶退,月卿犹滞剖符居。樽前想解留连意,一笑难逢易掺袪。

送刘易归洛

宋代 韩琦

满怀经术欲谁传,却忆西归治洛田。富贵苟求诚损义,圣贤难遇入推天。

春风始入花王国,夜月长涵宓女川。岩谷弓旌如未及,且凭诗酒作闲仙。

甲辰景灵宿斋谢雨

宋代 韩琦

邃寂敞仙扃,心斋物外清。滂沲今应祷,肸蚃此通诚。

月殿栖真境,风梧醒睡声。如何谢灵贶,至道本难名。

壬子冬至喜雪

宋代 韩琦

阳气初升力尚微,雪花来促故阴归。润滋柔荔乘时出,暖逐轻灰应律飞。

彤笔喜丰书瑞谍,土圭收影侍灵晖。践长班集应同贺,剑佩光寒拱殿闱。

次韵和子渊学士春雨

宋代 韩琦

天幕沉沉淑气温,雨丝轻软坠云根。洗开春色无多润,染尽花光不见痕。

寂寞画楼和梦锁,依微芳树过人昏。堂虚座密珠帘下,试问淳于醉几樽。

早发韦城

宋代 韩琦

北去川原极目平,修途尘敛雨初晴。岁丰禾黍高低积,天晓云霞散乱明。

宵露尚漙香草木,朔风时紧撼旗旌。病襟斗觉精神健,屈指乡邦近数程。

又一阕

宋代 韩琦

花下延宾启宴杯,回头香雪即成堆。主人自挈宜城酿,不为青旗趁尔来。

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上巳许公亭惠诗

宋代 韩琦

亭馆萧然古岸头,园林虽雅背清流。感时堪惜芳菲过,拖病须从祓禊游。

归舰逆风乘醉去,落花随水带香浮。贰车欲继山阴事,立赋新篇不易酬。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45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