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双鹤 其二

双鹤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仙质来从十二城,接翅联翩戏太清。自隔蓬瀛思旧侣,但逢云水羡閒情。

意慵不羡承轩宠,卧稳宁惊滴露声。竹下松间栖亦得,抟扶莫问九霄程。

诗人韩日缵的古诗

寄高日观太守

明代 韩日缵

御屏当日记循良,廿载归来鬓未苍。五岭常为诗社长,三朝今见自人行。

烟霞漫自耽幽壑,姓字时闻入建章。早晚除书徵穗石,为君且换芰荷裳。

再过明府兄山居

明代 韩日缵

桃花源里白云乡,石磴风林趁晚凉。庭树若为留美荫,池莲何意送幽香。

鹡鸰戏浦欢相语,鸿雁乘秋故作行。新酿几回同潦倒,秫苗今又似人长。

题西园公清福图

明代 韩日缵

无危即为安,无辱即为荣。山中寡尘鞅,高枕有馀清。

摊书负日卧,呼童课春耕。溷迹田父间,相看不问名。

牛羊归古巷,灌木薄山楹。渴饮沆瀣浆,饥餐秋菊英。

披裘徒尔尔,负薪复何营。放迹逍遥游,淡寞神不撄。

葛鲍如可揖,天路坐相迎。

寿张翁

明代 韩日缵

老去扶藜弄白云,朝朝山麓又江濆。机忘自缔鸥凫社,兴遣閒呼麋鹿群。

节近中和花正簇,筵开浮碇酒初醺。眼前蔗境看莱舞,龙剑精光动斗文。

题黄亮垣采兰册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芄兰之枝,荫彼玉池。绿滋夕露,紫曜晨曦。君子是纫,令德攸宜。

寄题导舆洞为李若回别业盖取潘黄门板舆奉母之义乃兄中丞所命 其 ...

明代 韩日缵

半榻烟云拥,千峰爽气攒。顾将青嶂色,长奉北堂欢。

绕径时生笋,循陔更采兰。中丞同献寿,为弟尔应难。

将母途中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值此严寒候,板舆时自将。星檐调夕膳,月砌促晨装。

问寝重绵薄,分甘野簌香。候人将进酒,先著老莱裳。

临城晚眺

明代 韩日缵

乘阳节气烧痕知,晚霁轺中四望宜。雪照虚岩疑月早,梅含冻蕊怨春迟。

无端山鸟迎人啭,不尽溪云背马随。莫谓风尘无好况,林光野润总催诗。

题赵州柏林寺古壁画水

明代 韩日缵

万顷沧波古壁深,霏霏烟雾散丛林。自应神物能长护,疑有蛟龙堪一吟。

澎湃即堪纾远目,清漪聊借涤尘襟。凭将造化丹青手,好与行云施作霖。

题花源鹤算册为明府兄寿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蠹简芸编手不停,年过七十尚囊萤。閒随月砌寻花谱,静扫烟窗著鹤经。

色变玄时翎更健,红如锦后叶偏青。千年若集玄都树,谁识胎仙旧姓丁。

赋得因风想玉珂

明代 韩日缵

华月悬清禁,乡云护丽谯。严扃寒籁彻,深夜爽□飘。

并漏声俱永,穿花韵自调。珊珊疑结佩,肃肃□趋朝。

隐几更犹静,褰帘听转遥。侍臣供视草,时□近云霄。

寿傅封君

明代 韩日缵

曾见埋轮出汉畿,云霄玉树故依依。嵩山紫气通仙仗,帝里祥光接少微。

杯时蚁浮金掌液,阶前豸舞老莱衣。漫言七十人生少,池上蟠桃日正晖。

明府兄示至日书怀诗次韵奉和 其一

明代 韩日缵

园林昨夜动初阳,生意冲寒却不妨。台上彩云差可望,山中閒日倍添长。

梅枝乍吐花迎笑,棣萼相将酒欲狂。回忆玉坛祠太乙,螭头银管几回肠。

西园公非水居成招饮同泛以近体二律代柬次韵奉和 其一

明代 韩日缵

榕水初晴涨合流,相将鼓棹绿蘋洲。采花蝶傍新枝戏,听曲鱼依浅濑游。

老去健姿同野鹤,閒来逸性狎江鸥。停桡更有含情处,明月半帘人倚楼。

西园公非水居成招饮同泛以近体二律代柬次韵奉和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佳筵放舸傍渔矶,解佩芳洲此会稀。槎汎似从天汉去,兰薰疑自洛川归。

凭将绿水开耆社,为采玄芝赠宓妃。欲赋閒情思不就,洋洋且与乐忘饥。

黄家楼寄宿田家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村烟藏复嶂,绕屋是新畬。寥落才三户,敦庞自一家。

罍空从妇乞,客至向邻誇。爆竹欢儿女,犹能竞岁华。

送湛阳生待试司马门

明代 韩日缵

青萍一掷万人开,汉幄谈兵亦壮哉。投笔可同定远去,题桥应似长卿来。

能诗未是吞胡策,草檄还觇倚马才。辽左羽书今正急,请缨何事首重回。

冬日杂咏 其七

明代 韩日缵

禁苑琼章秘,天厨法酝传。风云真忝窃,岁月坐空捐。

索米仍尸素,翻经拟尚玄。平生迂僻意,与我自周旋。

途次遣怀

明代 韩日缵

岁暮宁辞道路艰,雪中梅柳雾中山。侵晨拥节过星渚,向晚鸣驺僮月湾。

渴睡痴僮频慰劳,新瘥稚子任骄顽。嬴躯更值风霜厉,衰飒无嫌两鬓班。

春日同成靖之马时良林仕济集徐山人水亭骤雪得浮字

明代 韩日缵

与君日踏红尘陌,几得相携绿水头。合汩峦氛何处堞,空濛树色片家楼。

隔帘细片娟娟净,近酒飞霙故故浮。归骑漫催山日暮,亭前景色若为幽。

韩日缵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32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