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闱中值生日与同事诸公小酌

闱中值生日与同事诸公小酌

明代 韩日缵

此日开樽向棘堂,行看四十逼年光。燃藜祇自怜双鬓,相马能无愧九方。

总为风云酬圣主,欣逢环佩集仙郎。禁闱不锁阳春色,已见繁莺劝举觞。

诗人韩日缵的古诗

双鹤 其四

明代 韩日缵

昂藏风格自翩翩,万里三山不记年。雪翅喜从莎径舞,霜衣偏向月阶鲜。

音调玉轸如相叶,影入朱袍更可怜。仙骨肯为人近玩,直须跨去步轻烟。

为冯源明先生寿其太夫人 其四

明代 韩日缵

回翔览四海,被服九苞文。母子欢相保,爰集帝东园。

容与白玉堂,激扬振希宙。宇宙畅太和,熙洽感神明。

皇天降嘉祉,于胥悦以宁。自舞还自歌,为乐介千龄。

赠海丰何令君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曾从噩渚挹芳尘,频捧鱼椷自海滨。制锦化应移卉服,还珠恩已案鲛人。

花明讼案凫还集,吏散琴堂鹤转亲。早晚治行徵第一,玺书伫看紫泥新。

鉴止榭之前有古榕焉枝干半枯余滋溉一年所复尔荣茂偶读杜工部老树 ...

明代 韩日缵

纵尔芳华鲜,囷轮不易识。腹穿鸟可过,皮剥虫还蚀。

节拟赤芝形,根凝绿藓色。盈盈一水间,信是空庭得。

次韵和夏濮山侍御园亭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即于闹处成幽胜,岂为忙时废赏心。试看官斋凉似水,不妨翰墨拥成林。

兴来搦管呼红友,倦去移床就绿阴。但使清时宽主圣,从君散帙且高吟。

赠汪生

明代 韩日缵

颇怜汪参若,萧疏真韵士。兴来狂且逸,烟云濡满纸。

走笔如旋风,骇浪鱼龙起。尤工换鹅经,临摹何大似。

奕奕饶风神,无乃前身是。画沙与印泥,尽入锋芒里。

体法归自然,妙哉技至此。咄咄叹古人,怅不及见尔。

双鹤 其三

明代 韩日缵

徘徊阶下去仍还,清响遥传碧落间。曾伴裴公栖紫阁,更从处士立孤山。

风标玉立凝霜洁,朱顶砂明映日斑。刷羽非无霄汉意,幽情但爱主人閒。

春日同成靖之马时良林仕济集徐山人水亭骤雪得浮字

明代 韩日缵

与君日踏红尘陌,几得相携绿水头。合汩峦氛何处堞,空濛树色片家楼。

隔帘细片娟娟净,近酒飞霙故故浮。归骑漫催山日暮,亭前景色若为幽。

赠李中丞自滇中致仕还里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穆皇初载通朝籍,五十年来亦倦游。从此鹓鸾辞殿陛,且教猿鹤地春秋。

宦成天地余双鬓,卜就菟裘老一丘。世事悠悠何足问,不妨吾道已沧洲。

桐封之役余与谢沛霖大行共事豫章大行兼程趋事余病羸每独后书引奉 ...

明代 韩日缵

寒风方应节,候雁共南翔。夜度湘江月,晨飞荻浦霜。

相将欣结阵,每逐不成行。自怯排云力,江天路正长。

癸亥立春先一日以册封之役再过东林 其一

明代 韩日缵

再过经游地,刚逢献岁春。林花迎玉节,山鸟识征轮。

入寺僧初定,临溪虎自驯。殿前金粟佛,是否记前身。

寄高日观太守

明代 韩日缵

御屏当日记循良,廿载归来鬓未苍。五岭常为诗社长,三朝今见自人行。

烟霞漫自耽幽壑,姓字时闻入建章。早晚除书徵穗石,为君且换芰荷裳。

徐爱伯都阃斋捧还贵竹

明代 韩日缵

罗施高拥伏波营,新捧瑶函祝圣明。云簇鹓班金鉴展,露浓仙掌玉盘清。

九霄天乐锵双佩,万里夷歌迓去旌。漫说仲苗今跋扈,已从阙下请长缨。

小岁日行从

明代 韩日缵

冢家爆竹物华殷,客子驱驰不暂閒。道远八千逢小岁,年过四十腊衰颜。

颂椒辞腊情偏懒,踏草探春兴未悭。节煖故园花信早,王程何日问刀环。

元夕泊马当

明代 韩日缵

寂寞春宵更可怜,云汀雪舫转悠然。几家灯火明村市,何处笙歌隔暮烟。

皓魄怯寒犹隐映,江光乘霁复相鲜。马当山下骊龙窟,今夜应须抱月眠。

甲寅秋日 其六

明代 韩日缵

漕输百万入幽并,庚癸频呼细柳营。见说东南翻巨浸,不闻钟鼓报新晴。

里闾丘赋年年尽,关塞烽烟处处惊。即虑无秋妨国计,司农何以佐升平。

姬命侄送双白鹤兼五言近体四律赋谢一章

明代 韩日缵

忽遗双鹤草堂前,玩鹤兼吟送鹤篇。警露飏时沧海阔,在阴鸣处九天传。

未看刷羽凌霄汉,且听流声入管弦。鸡树凤池应待汝,繇来仙种自芝田。

送苏孺子出宰新建 其一

明代 韩日缵

看花辞上苑,结绶向河阳。竹马随征盖,江云满讼堂。

官閒山鸟下,岁稔秫苗香。莫学陶元亮,高吟拟上皇。

饮张钟石户部安德署中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主人情未惬,移席小龙湫。龙去知何代,尊开及早秋。

云从虚砌起,水向绮筵流。坐对□□暮,清言足献酬。

魏太史为其尊公中丞请封册子 其三

明代 韩日缵

丰光伊茂,奕世振丕。于皇迪哲,启我后人。奋秉铨叙,为帝宰臣。

亦有执法,翼翼其钦。

韩日缵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32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