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谢大行节母何太孺人 其二

谢大行节母何太孺人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星使衔恩日,孀闱表节年。椒聊家庆远,棹楔主恩偏。

巷有乌衣旧,门题紫诏鲜。荻丸遗训在,回念尚依然。

诗人韩日缵的古诗

闻辽事有感 其四

明代 韩日缵

先帝恩深一死轻,将军怒发请长缨。朝餐直待□儿灭,夕枕须惊圣主明。

塞雨如闻声哽咽,夷氛莫使势纵横。拟城抚顺今曾否,胡马骄嘶春草生。

送洪元泰年兄谪关中

明代 韩日缵

驱车朝出蓟门行,握别那堪百感生。漫道浮沈淹宦迹,还从磊落见交情。

防胡遍历壶关险,绝塞遥临广武城。何限壮游消不得,秦中原自汉西京。

傅封君

明代 韩日缵

禁城双阙晓苍苍,丹诏新衔出未央。日映宝纶浮御幄,天垂睿藻掞宸章。

弧晖高傍薇垣起,婺彩长悬绣斧光。歌颂万年欢帝泽,莱阶频劝紫霞觞。

寄题导舆洞为李若回别业盖取潘黄门板舆奉母之义乃兄中丞所命 其 ...

明代 韩日缵

园亭开胜地,扫径奉慈颜。树背萱长茂,池前草已斑。

捧舆过竹下,调膳出花间。水石留连处,相将带月还。

余与李伯襄宫允俱有桐封之役伯襄自上党竣事还相遇汝南喜而有赋 ...

明代 韩日缵

易水君先发,相逢复汝坟。行过九折坂,踏破万重云。

节并丹霄下,茅从两地分。南行堪比袂,无事叹离群。

谢大行节母何太孺人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星使衔恩日,孀闱表节年。椒聊家庆远,棹楔主恩偏。

巷有乌衣旧,门题紫诏鲜。荻丸遗训在,回念尚依然。

送余士翘之教东官

明代 韩日缵

弱冠擅奇颖,芸编启秘扃。微言探坠绪,儒行仰先型。

标格谁当似,文心况复灵。一生甘作蠹,四十尚囊萤。

卞玉宁辞刖,庖刀正发硎。不妨秦博士,犹是汉明经。

鳣兆开南国,鹏抟起北溟。谈知君岳岳,衿见子青青。

秋色珠江冷,春宫苜蓿馨。客途双别泪,世事一浮萍。

壮志嗟流落,清襟豁杳冥。去家看复近,铩羽戢还宁。

问字屦常满,论诗杯不停。莫愁音寡和,终有子期听。

送曾碇曦分教澄海

明代 韩日缵

且莫嗟迟暮,还看教铎扬。藻翻鱼浪煖,芹入燕泥香。

碧海当官舍,青山接故乡。到时春色好,秾李遍成行。

度岭见残梅

明代 韩日缵

梅关几度过,此度值花时。疑待将归客,能留未落枝。

虽无春雪伴,长有岭云滋。数朵深相惜,宁教玉笛吹。

苦雨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猛雨顽云气势骄,奔涛万室叹飘摇。霪霖已觖三农望,惊湃还虞九陌漂。

安得电光驱黑蜧,更烦雷部扫幽妖。分明天意开平治,洚水还将儆帝尧。

德安道中大雪 其一

明代 韩日缵

征路难逢霁,侵晨踏雪来。有田皆种玉,无树不成梅。

疲马冲泥怯,饥乌阻冻回。风霜良已厉,款语劳舆台。

西园公非水居成招饮同泛以近体二律代柬次韵奉和 其一

明代 韩日缵

榕水初晴涨合流,相将鼓棹绿蘋洲。采花蝶傍新枝戏,听曲鱼依浅濑游。

老去健姿同野鹤,閒来逸性狎江鸥。停桡更有含情处,明月半帘人倚楼。

癸酉出山 其一

明代 韩日缵

忽传玉诏到柴扉,簪履深恩露未晞。报主有心空蹇蹇,辞家无计尚依依。

黄龙洞口催兰棹,白鹤峰前换芰衣。惆怅溪云秋正好,一竿閒却钓鱼矶。

桐封之役余与谢沛霖大行共事豫章大行兼程趋事余病羸每独后书引奉 ...

明代 韩日缵

寒风方应节,候雁共南翔。夜度湘江月,晨飞荻浦霜。

相将欣结阵,每逐不成行。自怯排云力,江天路正长。

初入朝面恩恭纪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漏转莲花紫极深,西山春霭散鸡林。御沟冻解双流玉,宫柳晴舒半吐金。

一命自天明主泽,万年捧日侍臣心。拟将肤发酬恩遇,金马于今未陆沈。

读张见平题豫让桥

明代 韩日缵

千载辽阳鹤,苍茫不可寻。遥知持斧意,不负漆身心。

塞外鸣笳断,桥边度马深。无惭国士报,读此益沾襟。

惬今斋

明代 韩日缵

偶读曲江句,览分诚惬今。献纳惭明主,溪山卧旧林。

杜门无一事,拥膝自长吟。幽独生虚白,悠然见远岑。

癸亥立春先一日以册封之役再过东林 其一

明代 韩日缵

再过经游地,刚逢献岁春。林花迎玉节,山鸟识征轮。

入寺僧初定,临溪虎自驯。殿前金粟佛,是否记前身。

南安恭闻光宗哀诏有感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玉殿颁来雨露新,梯航九译奉王春。普天共庆讴歌日,四海旋为遏密辰。

即位争看新甲子,改元犹是旧庚申。周南此际嗟留滞,虚愧三朝侍从臣。

送龙太守上计 其三

明代 韩日缵

万井同讴颂,中和布乐声。岭云需大泽,江月促严程。

执玉行何遽,还珠政已成。榕溪清见底,可以濯君缨。

韩日缵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32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