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梨花竹 其二

梨花竹 其二

明代 韩上桂

道是仙标未忍离,梦魂千里惜临岐。儿童昨夜欢相送,竹马来时许再骑。

诗人韩上桂的古诗

别如水王公

明代 韩上桂

别绪不可道,愁心枉自持。感公磊落意,少致胸中词。

男儿挟愤惋,不独饥渴私。羽翼恨弗长,放志欲何之。

忆昔少年日,飞腾窃自期。白起小竖子,终军黄口儿。

破赵未足齿,请缨空博嗤。努力事雕琢,振足效驱驰。

负薪诚黾勉,挂角顿忘疲。思窥三略秘,拟集九流奇。

伦类数见推,纵横迈等夷。将翻雕翮疏,肯学燕栖卑。

此意竟何为,风尘久自疑。空存肮脏骨,莫辨虎羊皮。

射策阻不报,握芳知赠谁。蹉跎三十载,浪迹越江湄。

貂敝鹑仍结,金空囊欲垂。触首罾缴碍,曳履雌黄随。

同学宁倾耳,居高讵俯眉。泣枯怜鲋涸,敝策怪骀迟。

我公浏远览,晋接耀光仪。道德余夙仰,风流世所师。

饮我甘露醴,映我鹓鸾姿。白日驱潜魅,青天跃绛螭。

似珠求合浦,如桂拂瑶池。自喜占星聚,何知伤路岐。

朝凭蜃海阁,暮拥雍州骑。秦越逾万里,幽兰徒见思。

大臣赴功业,崎岖岂所辞。空怜杕杜弱,莫靠甘棠孳。

意苦词弥涩,忧多步雅危。平生少知己,况乃悲春离。

病马犹思策,枯条且欲披。终当奋长剑,不负信陵知。

蔷薇鹤顶 其一

明代 韩上桂

烂熳春英剧可怜,朱幡遥接五云天。幽花亦复能飞动,照日争誇顶独鲜。

赠黎君选君献

明代 韩上桂

岭峤文章万丈悬,君家占去已多年。偏嗔老凤争先起,犹怪双雏逐后翩。

灵运池塘知有梦,平原騑服几存篇。何因得与吟坛末,月照媸颜亦获妍。

沈千秋虞部招饮净兰寺得平风二韵 其一

明代 韩上桂

路入荒堤景渐清,临流古寺晚钟鸣。尊开荷叶香相袭,席接波光掌共平。

谈理剧时宁强胜,听歌婉处倍留情。兴酣却悔来何后,为报林烟且慢生。

芝兰章 其二

明代 韩上桂

芝之生矣,维其荣矣。仙之游矣,维其灵矣。茹紫芝,乘云车。

入参寥,历玄虚。上有太华之真经,元始之丹书。

长相随,揽龙须。

五惜 其四 惜怙恃

明代 韩上桂

四惜曰:木有本兮水有源,覆高乾兮载厚坤。泉化雨而归涧,叶辞枝而冒根。

当吾亲而失养,何俦类之可言。自少入奉慈规,出祇严命。

夜读昼樵,冬温夏凊。愿窃效乎微劳,肯暂违乎初性。

江之鱼兮可馔,庭之雀兮可罗。庆椿萱之并茂,慰棠棣之连柯。

乘佳辰而贡喜,候令色以输和。舞袖斓斑,聊丹花助笑,称觞讽咏,则好鸟酬歌。

饥来驱人,贫而愿仕。倖厕贤书,遂离故里。一曝腮而南归,五扬鞭而北指。

鼯鼠之技已穷,骀驽之心未已。几跋涉于山川,徒顾瞻乎岵屺。

岁在阉茂,桥木倏摧。序逢荒落,婺女呈灾。八年之间,连失怙恃。

酸辛毕尝,荼毒交至。欲仰戴兮无天,思措履兮何地。

白云飘其不还,浮萍荡其如寄。亦尝屈心釜禄,托迹儒官。

徼微温于毡席,借一饱于蓿盘。庭对双槐之秀,斋涵片石之寒。

情有同于捧檄,义无病于素餐。然而燕越迢遥,舟车逗遛。

北堂之望虽殷,东征之赋靡就。肠一夕而九回,眉终朝而屡皱。

秩甫溢于期年,哀遽逢于霜候。使我蓼莪废诵,风木驰思。

怵焉魄散,涣尔精离。空洒鱼皋之泪,莫遏雍门之悲。

欲割股而罔救,纵假翼以犹迟。已矣哉,榆景逼兮虬漏催,几筵寂兮杖屦煤。

览杯棬兮起痛,披手泽兮衔哀。逐逐尘途,祇自婴夫缰锁,悠悠世态,曾何益于根荄。

玩白日而弗爱,任高年之屡推。瓶而既罄,耻乃在罍。

是以王质躬耕,傅咸解职。绝意骛华,但思竭力。庭巢返哺之乌,径刈钩衣之棘。

用伸报于须臾,忍忘恩于罔极。谁无父母,我独匪人。

扬名靡遂,养志无因。从此奄绵喘息,索寞形神。总无裨于名教,惟作蠹于夷伦。

计粗衣而粝食,守淡约以终身。

中秋夕招智公入社

明代 韩上桂

尝时对月每思僧,君是僧家老惠能。破衲补成花褐暖,芒鞋踏遍碧峰层。

弥天鸾鹤从栖树,大地琉璃不用灯。驴背好诗今有几,啸声还记虎溪曾。

赠刘觐国助教

明代 韩上桂

十年灯火共谈经,意气相亲不论形。蝉蜕已看离浊界,鸴栖空自笑南溟。

频移鳝席原推望,久挫铅刀且就硎。载酒问奇容任达,竹林今见草玄亭。

送朗上人归庐山时来游罗浮不果

明代 韩上桂

上人去住何曾定,远望浮云相隐映。白足深知出世尘,玄心祇自悬明镜。

昔到罗浮匪学仙,今归匡庐亦偶然。葛洪鍊食终成幻,远公遗迹尚留缘。

迢遥似阻阴山雪,潺湲且弄西江月。卓锡他年肯更来,看取梅花几树开。

悯逝三章为友人黎国倩作 其二

明代 韩上桂

秋兰兮纷纷,翠羽兮玄云。守芳馨兮靡渝,孰岁暮兮可云。

与子荡兮兰桡,临风激兮洞箫。与子驾兮虹桥,左轸辖兮右招摇。

弯长弓兮射远鹗,披紫佩兮曳明瑶。秋兰兮暮寂,众将刈兮长叹息。

薋菉葹兮何为,却江蓠兮靡殖。主不值兮时不留,水落落兮风飕飕。

靡时人兮悔惜,独予心兮悠悠。高飞兮远宅,陇树郁兮翳长柏。

一幽兮一明,孰余知兮中情。德不可恃兮年不可长,恶不必灭兮贤不必祥。

掩青陵兮脉脉,徒流水兮汤汤。

端州候萧玄圃先生

明代 韩上桂

倚星岩兮望月轮,桂香泛兮蟾光新。仙槎缥缈兮何时至,绛节飘摇兮迥绝尘。

公子乘秋兮朝王阙,珩佩交岳兮曳明月。芝作盖兮兰作襟,一代君臣共一心。

徵书几托飞霞远,愿矢卷柯和凤吟。昴星之精光孔扬,昔年炎汉待之昌。

天朝龙起连丰沛,公今辅之续匪常。朗宁一水牂牁接,欲寄幽兰凭桂楫。

望美人兮久不来,秋江极目飞红叶。

七夕后一日望月姬渡珠海戏赠

明代 韩上桂

宝月辉银汉,瑶华丽绮筵。歌从鸾管合,舞逐綵云翩。

小笑浑生艳,回眸尽可怜。偶来依洛浦,人道水中仙。

初夏饮汝载宅限韵

明代 韩上桂

暑气随云薄,荷香藉雨添。新瓜擎荐短,轻芡跨盘尖。

棋局随方就,牙筹信手拈。时闻有高论,得似水精盐。

三殿篇效回文体

明代 韩上桂

圣皇建极会中京,屏卫依垣列上营。胜盘蓟郡幽连势,躔接箕分尾著名。

定襄通塞横恒霍,漳易流津引海瀛。正朔奉行威外域,政刑颁及化黎氓。

黎氓慕指德悬鹄,岳牧怀忱勤贡玉。栖就厦檐托燕雏,照从昏室擎龙烛。

鼙鼓消惊罢远烽,驿邮顺命驯殊俗。鸡衔赦诏恩浓濡,鲵静怪涛晴湛浴。

湛浴甘泉注液池,氤氲瑞草映霞芝。掞藻仙鸾翔吐色,输图宝马跃呈奇。

验数徵贤名世显,占祥协理济川宜。剑履群趋承召毕,椠铅薄业慕龙夔。

龙夔典乐调和气,召毕升猷襄盛治。钟鸣中律管扬灰,字制同文经贯义。

廱浮璧水汎芹香,阁灿藜光燃杖异。纵衡止说习纯贞,镕铸烦功成美器。

美器庭陈错玖琼,良材国集委栌楹。砥砺齐施激重爵,楩楠称任选高荣。

祀创明堂崇配飨,虔孚清庙格精诚。紫气辉笼花里阙,绮云丽带日边城。

边城屼峙雄楼橹,内郭丛开重殿宇。仙家大概揽千门,月窟深藏迷万户。

年年翠柳唤莺归,夜夜閒阶驯鹤舞。传规旧取壮仪形,绵瓞初期仍约鲁。

约鲁存心戒数频,煨残惕虑酌弘新。却灾务省阴阳忒,招福应祈夙夜夤。

薄费经从供御减,隆基审与故常因。作始嘉符垂宝蔡,乐终吉会应昌辰。

昌辰揆景旺逢日,淑节推星中见室。彰令温柔慰力劳,答歌奋跃欢声疾。

方神配职效玄灵,哲匠伸能抽技术。唐虞尚体朴含华,汤武遵模文寓质。

寓质文明耀汉霄,崇观伟状俨宫朝。鹭立清墀还列佐,鹓陪晓序复班寮。

路辇临衢丹轴转,香垆袅篆绿烟摇。误听蝇声惊脱珥,惧安燕寝问司燎。

司燎设具张容肃,警铎提醒翻悟速。丝纶涣下汗奔流,纪法疏分轮辏辐。

持斧严芟惕恶潜,赐环惠召怜臣逐。垂看旭鉴对幽岩,滋以膏醇沾茂木。

茂木枯林春泽回,丰田甫隰暖风来。宥恤敷条捐采榷,宽慈布告缓征催。

搆绍堂成储蚤谕,支扶本固脉先培。富利喜游行鼓腹,寿仁跻域乐登台。

登台仰祝登佳庆,望阙遥思笃爱敬。陵冈颂拟代嵩呼,洛镐诗赓追藻咏。

丞疑夹辅得耆英,莞簟梦熊维嗣盛。膺眷遐龄祐帝神,承庥广祚绥皇圣。

呈番禺黄父母兼致寿意 其二

明代 韩上桂

六鳌戴神屿,随波到八闽。壶公留胜概,绝壁削嶙峋。

宫阙金银映,依稀琼岛春。灵光招羽客,閒秀复生申。

凫舄翩初举,流辉向海滨。身虽尘务集,意与青霞亲。

八桂光禺盛,五羊瑞石湮。公来重访古,兴至洽群宾。

节届初冬月,丹胎已满辰。卿云低绚席,香气绕经旬。

汉苑金茎直,瀼瀼露正匀。会当承宠泽,清班缀紫宸。

赠庄将军 其一

明代 韩上桂

满月须防战,鸣飙急据鞍。旄头今夜落,直欲斩楼兰。

赤城诗

明代 韩上桂

赤城建天上,东接沧海霞。霞光芝作盖,绚烂五色葩。

仙人王子乔,邂逅荐胡麻。袖里酬真诰,相教服丹砂。

寿张五岭丈人

明代 韩上桂

丈人一石已陶然,更加五斗亦垂涎。不须拔剑击曲士,便可即封拜酒泉。

长柄鸬鹚堪度活,高丘糟檗好夤缘。人生要择几良友,清者圣人浊者贤。

夜梦林简斋先生

明代 韩上桂

简斋先生臞鹤姿,赋性简淡追希夷。予少登堂蹑履綦,道德懿远真吾师。

说易搆旨参庖羲,太羹不和大音希。使我听之意忘疲,玄言默化春丛滋。

运乖遇蹶多所违,寒虫寂寂低绛帷。夜来辗转如有思,梦寐啽呓一见之。

清词微笑恍平时,悠哉不晤慰渴饥。醒视薄雪委阶墀,朦胧片月色相疑。

怅望美人水之湄,屈指往事中情悲。伯鱼先逝伋为谁,大德不嗣箕绪微。

当年授受竟奚为,我之罪矣夫何辞。

赠康庄马太史游浮丘诗 其二

明代 韩上桂

仙人绛节霞为冠,盖拥芙蓉控紫鸾。言经五岭维珠浦,更访浮丘觅圣丹。

丹山玄圃知非远,振衣原自蓬莱苑。旧人银宫气倍寒,今来炎徼风常暖。

万里山河寓目存,千年洞壑从君选。似此幽奇世外宽,玉堂佳客每盘桓。

瀔阳逸事光鸿业,太史新篇壮大观。入夏轻霞封野荔,木绵古木浓阴蔽。

一笑豪情宇宙空,凉风习习生衣袂。君是天朝之贵臣,向日丹忱在捧纶。

东南民力看将竭,一滴应沾雨露匀。岭海即今增胜概,藻雅风流追往代。

若过南岳问祝融,两地烟霞谁是最。

韩上桂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29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