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紫薇鸡冠 其二

紫薇鸡冠 其二

明代 韩上桂

薇省原誇岳牧尊,奇花今睹映离樽。天鸡唤后趋丹阙,相对弹冠庆主恩。

诗人韩上桂的古诗

赠庄将军 其三

明代 韩上桂

平生凭燕颔,今日扫龙庭。汉皇甚神武,大将亦威灵。

题万伯文放白鹇图

明代 韩上桂

空山往日生白鹇,白鹇本性恋空山。偶然堕迹羁人世,日夕愁思竟欲还。

养鹇主人素幽寂,蠹简瑶琴盈四壁。孔雀华禽未足珍,颇爱白鹇堪共适。

白鹇白羽雪为衣,清高何事向人依。雕栏曲槛非其意,祇可荒林弄夕晖。

主人久已辞尘鞅,对此益思恣长往。支遁犹存放鹤情,右军记作笼鹅想。

纵尔空山独自归,幽斋竟日掩柴扉。他时见月如相忆,閒傍庭轩弄玉徽。

秋江月

明代 韩上桂

秋江月,月在秋江如可掇。秦时曾照玉龙堆,汉世常穿金凤阙。

凤阙清辉映画楼,风生洲渚锦帆秋。白云一去迷前浦,江水东回逐月流。

月光一何皎,客愁一何悄。玉盘灭没波盈盈,綵袖飘摇苏小小。

扬子江头见月光,华堂宝烛夺辉煌。鱼龙寂寞金波冷,乌鹊依微玉树凉。

濯濯芙蓉双蒂断,怯怯鸳鸯比翼狂。比翼鸳鸯自成匹,独眠孤妇不胜泣。

春去秋来恨几时,月圆月缺嗟何及。锦帐飕飗可奈秋,惜芳人倚木兰舟。

金闺草阁还同照,纨扇蛾眉一样愁。几度霜寒听暮笳,况堪羌笛《落梅花》。

江城大地三千里,江月斜悬四五家。良人几戍交河北,妾梦空惊海上槎。

海上槎,叹秋月。任尔团团比玉容,胡不双双对玄发。

千门万户竟能为,七宝三窟望空绝。姮娥既老不嫁人,吴公采薪何时歇。

徒有无情桂树香,不见同心连理结。以兹感歏减朱妍,谁分轻鬟衬晓蝉。

翡翠楼前钩独上,珊瑚案上镜虚悬。拚无药物能奔托,拚无服食可神仙。

东家流水西家挹,南陌栽花北陌搴。晓漏铜龙鸡欲歇,此时不见秋江月。

秋江月落影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人生百年难百岁,何处双心共一心。

双心双意徒为尔,愿逐流光赴蒙汜。蒙汜虽沉犹有回,独无人故可重来。

思君不见怜秋月,化作朝云暮雨台。

送马仲高北上 其二

明代 韩上桂

岁尽日云暮,冉冉浮云征。俯观万物间,大小各有营。

之子独何为,眷言怀上京。岂无饥渴念,所志在成名。

人生多愤惋,永夜中肠惊。种松苦不长,幽花空自明。

采之贻远道,因风扬芳馨。努力善自爱,毋为俗虑撄。

赠潮阳吴光卿

明代 韩上桂

我读适越纪,思君适越吟。越吟一声风飒飒,高山流水谁知音。

钟期伯牙今已矣,劝君勿抚朱丝琴。急弦促节未易竟,相对浮云万里阴。

严陵之风高可拂,洗涤蕴劝除烦襟。羊裘大泽不复辨,惟见削壁两石欹嵚岑。

潮水之潮何时还,落尽千山与万山。山山斗作芙蓉色,眼看壮士凋朱颜。

三十六根连地轴,罗浮雁荡同跻攀。达磨手提一只屦,麻姑耳后垂双环。

人生去住曾何定,四岭黄云春树暝。师门使火入虚无,列子乘风凌溟涬。

吴歌白苧出兰房,越女采莲移暮艇。沉沉沧海起红轮,瞋目大叫云中迥。

子今杖策跨崆峒,我将赤脚蓬山顶。

杂怀 其二

明代 韩上桂

木曲不避影,貌丑不避镜。镜岂为我私,影岂为我正。

周公被流言,千古推大圣。孔子厄齐陈,逡巡引天命。

君子静修身,此心如圆映。善有华衮随,恶有雷霆竞。

夙兴而夜寐,努力承明盛。

从军词 其一

明代 韩上桂

朔风劲于箭,朔草枯如漆。万里度居延,尅胜在明日。

赠高日观比部

明代 韩上桂

高视俯中原,山川多郁结。屈指历词场,大小各区别。

角触牙争势不同,大鹏振翼摇轻风。鹰鹯燕雀一时起,高者入汉低飞蓬。

吾粤挺然天之侧,罗浮屹峙撑南国。灵妙不数珠犀奇,晓气尚能悬五色。

开元之世有曲江,国初先生五者良。手提只轮当大队,揽挈日月回精光。

济南诸子多凌厉,逸气自是无一世。独言吾国有小梁,迭主齐盟纷结袂。

中秘当年号老成,篆籀草隶工较精。桢伯书生颇趫桀,亦与等辈争高名。

大雅琳琅间断绝,丝管啁嘈世所悦。衣钵谁人悟正因,文章有道存蜩掇。

比部高公旷世才,大义亲承法眼来。梁李欧黎都及见,夜入寒潭剖蚌胎。

大历丰神建安骨,六朝粉黛凋无色。玉琬常凌冰雪虚,宝剑乍视光犹逼。

嗟予生晚后数子,得公引迪差可喜。大海津涯渺莫寻,一苇正渡亦如此。

此事沉吟久未陈,世人笑我真狂生。因公感激具至意,醉歌袒裼如有神。

人生世路常偪侧,去住功名若瞬息。满腹愁肠可奈何,寸心万古堪镌勒。

词赋风流事岂徒,凤鸟既至河出图。昔贤鞭弭今犹在,此日须公金仆姑。

师武臣力不失霸,置身肯在杨马下。

春日陪东莞李明府顺德吴明府香山王明府三水陈明府新会王明府清远 ...

明代 韩上桂

春朝挟逸思,闲涉虹冈圃。旭日照长林,生意浩如许。

疏帘燕乍斜,隔浦莺初语。主人起摄衣,仓卒具鸡黍。

邂逅六七公,尽是鸾凰侣。爽气集冰寒,香风随袖举。

政暇过鸣琴,朱弦被新谱。檐前花片飞,拂拂散如雨。

曲罢引芳醪,满斟勿辞阻。投壶角胜豪,射酒以不侮。

稍醉却临风,茗用谷泉煮。起步遍东皋,相与入林薮。

更上最高岑,万井如堪数。兴洽礼数捐,谈剧中情剖。

并自意悠然,直欲游天宇。小子谬何知,野怀觉椎鲁。

追趋得巨观,领略寻芳矩。蓬心豁欲开,膏肓渐可愈。

共欢卿月临,敢与德星聚。斯会信非常,尽自足千古。

兰亭讵足誇,曲水堪为伍。愿用绘雅图,展玩时如睹。

大鹏起北溟,蚊虻附其羽。矢诗本不多,冀以和宫吕。

寄李长度

明代 韩上桂

少年才子美风流,曾记当年汗漫游。走向天边探禹穴,醉于马上拂吴钩。

湘江一水芙蓉隔,淮浦清尊桂树留。十里邮亭轻往返,兴来何惮买行舟。

送大司马陈如冈公归维扬

明代 韩上桂

桂闻与我双白璧,不若司马陈公一见识。兹言入耳久飞魂,欲向云霞望颜色。

自怜短弱不胜衣,几向风林嗟羽翼。局处幽岩春复春,衡门泌水渐湮沦。

贫如东郭常穿履,又似朱公欲负薪。去年射策阻金门,今年寥落滞荒村。

三岁星辰徒怅望,威凤祥云隔晓暾。偶乘疲羊初入郭,旌旗正喜过长薄。

褐衣布履抵辕门,将军引见神仙阁。草野之氓礼数疏,请公无怒轻吹嘘。

手校艺文惊太乙,一朝掷示等璠玙。平生不解伺人颜,因公剖尽肺腑间。

荆轲匕首何辞死,要离燔毁讵足艰。岁月光阴不相待,悠悠世事风云改。

遇公犹未阅穷秋,白玉青蝇谢光采。始信人间行路难,不独羊肠九折盘。

公侯富贵尚如此,况乃下士无贫寒。公归林木藉清阴,终抱当年济世心。

圣主阳明烛万里,薄蚀讵肯妖魔侵。虽然云影满丹壑,未许初服抽华簪。

韩生此时正鼓枻,欲往淮南结幽桂。短褐从公踏翠岑,东山暂可容清憩。

丁未闰月望日社集呈诸君子 其二

明代 韩上桂

京城杂遝隔烟霞,幽赏多归贵从家。兴每到时惟看竹,杯从密处振探花。

凉衣拟振凌风翼,曲沼思随历汉槎。振报同游诸学士,朝参早罢莫归衙。

伤逝

明代 韩上桂

日月奄其代序兮,伤吾考其何之。指九天以为正兮,就皋繇而陈词。

余考平生其皎洁兮,何缁尘之能集。恶若污而易浼兮,善若趋而靡及。

行笃信于重玄兮,志惟守乎先服。艺幽兰以待佩兮,俟橘柚乎将实。

何彼昏之恣戾兮,纷不知其所仇。嫉吾考之怀正兮,汝何为其好修。

执往衅而致咎兮,设机阱以来求。痛灵均之迨祸兮,盛荆棘而靡扫。

彼如意之遇酖兮,怪终加乎吕媪。怼矩步俾速蹶兮,彼年亦为之不延。

虽诡谋之竟售兮,鉴莫逃乎高天。遗二孽以相厄兮,余九死其何畏。

扪余心而靡负兮,任桀犬之群吠。鹰至春而鸠化兮,觉彼目之可憎。

薋菉葹之浸茂兮,皇涂惧其秽蓁。曰盍祖诈以阴夷兮,非余心之所忍。

余逐禽而范辔兮,终无昧此幽隐。维轻重之在衡兮,揆正义而摅愤。

苟余力之既竭兮,经重烬而未泯。余播之而不可兮,覆之又不能。

身已付于波澜兮,足复履乎嶙峋。嗟民生之咸固兮,余独坎壈而无凭。

答李伯襄

明代 韩上桂

把赠新诗带素秋,白云低向箑端流。十年朋好依坛末,一夕鸿声到枕头。

面孔世人饶见妒,骚篇山鬼稔生愁。丈夫剩有肝肠在,匣里孤龙吼未休。

赠杨亦琳

明代 韩上桂

杨生短发学文章,两目炯炯双鬓苍。狂来饮酒尽一石,放歌袒裼万人场。

纵横铁画一时落,白日为走青天黄。上林羽猎不足数,建安大历失光铓。

与我结交未半载,吐词往往凌金商。我言此道久落寞,北地芟除功不薄。

济南诸子亦一时,今之作者体格弱。深山大泽长龙蛇,绝壁峥嵘过孤鹤。

玄冬十月风霜来,百水倒流千石涸。丈夫意气任驱驰,片语岂肯忘前诺。

弯弓直挂扶桑枝,图形拟上麒麟阁。骅骝一日纵长途,观者纷纷咸错愕。

迄今天子揽英豪,子当为鹏我为鹗。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 其十 秋燕

明代 韩上桂

踰海来游已半年,羁栖空愧主人贤。飞花欲尽宁长恋,垂柳将残不耐穿。

月照虚檐魂欲冷,风高前路力犹绵。金椷锦字无消息,回首香闺入梦悬。

赠郑云谷

明代 韩上桂

主人鸡黍约,客子龙唇弹。曲罢馀鲛泪,深深溅玉盘。

送卢从龙署教临邑兼訉邢太仆先辈

明代 韩上桂

礼乐久不振,诗书今未删。世无开大觉,谁为订群顽。

绛帐融陶郑,春风孔铸颜。白马空浮练,青牛早度关。

吾子渊源宗鲁泗,析拔奥义谁相示。玄水今探象罔奇,荆山会剖如虹气。

年来点额困沉鳞,一毡虽冷道常尊。入门问字纷从过,据席谈经静不喧。

稷下才名追往盛,杏坛遗教几相并。近有邢公最好文,周礼遗编堪共證。

到日应聆柱下言,兴来且作明堂咏。

戏赠玉卿

明代 韩上桂

美人金屋自舒徐,何事忙乘广柳车。义重绿珠宁怕死,奔随红拂未安居。

罗衣典尽惟沽酒,玉珥捐残但买鱼。却笑堂前豪侠客,报仇谁得似专诸。

赠汝载 其一

明代 韩上桂

灿灿园中花,萋萋江上草。令节既密移,万卉同枯槁。

人生非金石,安得长美好。所以贵达人,励志事冥讨。

大道讵可还,缅思丰与镐。中夜起揽衣,愁绝心如捣。

努力承明时,寸阴以为宝。

韩上桂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29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