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广慈侍者归隐庐山

送广慈侍者归隐庐山

明代 释函是

一笠风烟望故山,石梁流水尚潺潺。投林输尔鞭先著,待月愁予身未閒。

远接湖光高筑室,近穿松径自为关。听猿更有幽怀在,分付溪云留半间。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形影神诗三首 其二 影答形

明代 释函是

至理无亲疏,近情分苦乐。身心我不知,一味随倒卓。

始终同劳劳,趣避省营度。汝亦待神明,悲欢要先觉。

苦乐虽梦幻,忘形焉可学。日夕相体悉,一解一切缚。

此理亦稔知,且勿候凋落。我固候化迁,悠悠欣所托。

题拄杖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我凭汝力,汝得我立。汝我兮同心,不可转兮匪石。

绝夷险以进止兮,遵先贤之遗轶。行终古而勿替兮,挈斯人以跻乎峻极。

送澹归住丹霞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才出山门已望来,两人心事共徘徊。吾侪不是伤离别,万古真风待汝回。

秋兴八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羽檄星驰万里津,清秋白昼蔽行尘。五都无市三川旧,七萃何人六郡新。

衰柳不知承白露,寒花恰似倚青春。世间岂有西王母,周穆当年认未真。

赠妙峰

明代 释函是

妙峰今年五十一,适值持船放生日。湛子乞言作寿言,山僧清晨为捉笔。

但愿年年护此生,无生即在生中得。君不见青莲池上草芊芊,长空雁过无踪迹。

雨后牡丹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明年三月只如今,富贵人家一样心。须忆旧时憔悴色,当花休更误知音。

净成石泉

明代 释函是

曾闻陆羽题招隐,天下标名第六泉。紫岫更饶甘露味,洪源高出石流鲜。

子瞻到处西湖在,宏觉他生铁镇传。笑我住山多苦涩,一杯常得试云边。

顿修三决之镇江寄候月鹭兼促止言澹归诸子回山

明代 释函是

闻君在京口,我已到匡庐。信息凭诸衲,寒温懒作书。

风烟平溆浦,人物乱樵渔。空谷待归客,白云横太虚。

十五删

明代 释函是

丁丁伐木响人间,才入春风鬓未斑。认取幽香付他日,腊残寒尽待花还。

不饮酒二十首 其六

明代 释函是

季鹰仕晋惠,虑祸归乡闾。尝因秋风起,忽忽思莼鲈。

顾荣乃酣饮,废职徙中书。人臣尽明哲,王室谁为图。

鹿车乘伯伦,荷锸随一壶。未死而计埋,设心何能无。

当时以为贤,逐名多近愚。此身苟可遗,穷达恒晏如。

才势两俱窘,方寸吾有庐。生死亦偶然,毋为豫名模。

示顿修侍者

明代 释函是

让公曾亦侍卢能,十五年来面目仍。足下马驹天下踏,果然今古竞头称。

酬客

明代 释函是

客问我何意,萧然住此山。我答客何愚,何不观我颜。

我颜又不戚,我心何曾顽。我非武陵人,亦非南阳贤。

又非无为谓,终日长窅然。一衲三十载,夏热冬犹寒。

客至无美酒,烹葵酌流泉。相对无游辞,所举楞伽篇。

日入群动息,连床同夜禅。终宵松风声,至晓不得眠。

我有懒瓒计,放足且随缘。觉来日已高,此诀不可传。

雪居十首 其六

明代 释函是

青帝乘权辟大荒,雪消冰泮石泉长。雪花远近春光遍,岸柳高低风力狂。

野鸟不知声巧拙,晓烟无计色苍茫。试从檐际偷舒眼,大块何曾有主张。

望归人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山泽谁不乐,衣食岂自然。叩门良有时,淹滞将穷年。

一诺未云易,宁更嫌迁延。世间重财宝,慷慨安得兼。

客心久已降,节序无后先。市井归人忙,对之如夜禅。

俛仰匪我畏,所畏在脆坚。中愿苟或谐,可以遂林泉。

归期知随人,吾心徒拳拳。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六

明代 释函是

人生皆劳劳,尔独放山泽。瓮头无春醅,何以百骸释。

我亦不自知,少小耽泉石。地远世情疏,心閒形不役。

山深闻午鸡,清谈少游客。不欠酒家钱,安眠竟至夕。

开户常阒然,空对石岩白。将以乐馀年,讵辨阡与陌。

修短总由天,九十或一百。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七

明代 释函是

莫道黄虞邈,至今有遗民。茅房因树缚,倚石临高深。

佳禽时复鸣,可以悦素襟。丰暇移短榻,远近藉层阴。

长幼能玄谈,相与晰古今。此乐非世间,负苓或其邻。

往往一告语,反以为醉人。人醉不知足,我醉不知贫。

寒风入蔽庐,衣薄多酸辛。

舟次万安寄刘五文学

明代 释函是

觌面难逢昔日人,滩声不断偃溪闻。暂移鹤影罗浮瘦,却有云瓶蚤待君。

十灰

明代 释函是

谁催千里集瑶台,朔气萧萧映玉杯。销尽岂如随雾转,有时飘坠碧崔嵬。

寄澹归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年年樗散愧相师,览镜遥怜鬓似丝。此道几人同踼倒,登山饶我独扶持。

湖中春水堪乘兴,月下晴云好共披。荒院木兰花盛发,折来清供欲贻谁。

题绣芙蓉石榴

明代 释函是

芙蓉如面石榴裙,锦帨金针特地真。若作目前境物会,拈花辜负昔时人。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