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是
至理无亲疏,近情分苦乐。身心我不知,一味随倒卓。
始终同劳劳,趣避省营度。汝亦待神明,悲欢要先觉。
苦乐虽梦幻,忘形焉可学。日夕相体悉,一解一切缚。
此理亦稔知,且勿候凋落。我固候化迁,悠悠欣所托。
关中吟十首 其三
矢尽寒原战未回,云屯万里出龙堆。前军金鼓无消息,百战旌旄拥戍台。
秋日移榻上双镜楼
谁说仙人好住楼,道心如水意如秋。窗中十里湖光冷,林外千峰教色幽。
今夜不教天入梦,当时已见海无沤。抱襟独坐寒更迥,白眼碧霄两不收。
寿伦太守
罢官江海得优游,更欲翱翔上国游。林麓尽多閒岁月,身心无限可绸缪。
豪华易尽谁堪托,甲子难教再一周。酒醒试思寒夜后,光阴如箭雪盈头。
不厌酒
我得酒中趣,醉卧山之阴。清醑不入口,沆瀣消形神。
怡然百虑息,万缘如游尘。对境无寂諠,对人无疏亲。
顺之不禁喜,逆之依然瞋。对水白茫茫,对山青嶙峋。
寒煖别冬夏,上下空古今。此醉无醒时,不如世间人。
世人多感激,所恨吾有身。愁中浮大白,将与无何邻。
累月亦有閒,千日防醒心。一醒安能醉,忧患仍相寻。
俯仰大槐宫,闲杀洞庭春。何时到江南,雪压渔船深。
放言六首 其六
饥饱寒温总听天,生来不乞半文钱。非关性僻偏甘淡,只是人前求受怜。
心里无求堪作佛,世间有欲岂能仙。从他瞋怪从他爱,我自堆堆白昼眠。
牡丹台边桃花
桃花先占牡丹春,开落台边不顾人。自是淡红深著雨,敢轻富贵惜风尘。
舟次别严公
君趋凤阙我还山,共载江流两月閒。戎马未酬臣子志,风烟已换道人颜。
拍天湖水春乘涨,鼓角官艘夜入湾。计日虎符重出镇,双旌遥指白云关。
不饮酒二十首 其三
梅花寒更韵,霜气晓来清。山高常背日,暴药当午晴。
中食饱粗粝,隐几困以瞑。悄然入胜地,高阳徒有名。
倦起呼酪奴,习习清风生。抠衣下石门,远近观冬耕。
收种然春泽,千亩皆植粳。斜日沉西江,返照摇云根。
石壁挂松影,已见蟾蜍升。缓步谣归途,寒灯悬茅庭。
小僧接笠杖,大僧擎紫英。此中有真意,醉人安足聆。
流光过石火,真成抛青春。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二
雨雪濛濛天地昏,指中马外眼前存。远思几处未归客,近对何人可共论。
浩浩风传新水碓,皑皑砌绕旧蔬园。此时此际成孤赏,独拥寒襟深闭门。
哭石鉴覞子
八旬万里望寒原,倚杖山堂笑语温。欲启蒋生当日径,俄招宋玉百年魂。
孤松日暮怜归鹤,断壑春深泣夜猿。从此掩关忘岁月,不知谁是我儿孙。
赠严殿生三首 其二
龙王高阁胜蓬莱,秋水寻源擘石开。莫饮上池寒彻骨,空教人望太仓来。
送即觉还海云并寄社中诸子
鸾溪一住已三年,衰病无心作俗缘。见说乡关人尽望,其如云水意犹牵。
白头生计应无别,青鬓仪型莫放颠。若问老僧高卧处,紫霄峰下绿畴边。
挽愿海
国久无真忠,忠者多见戮。家久无真孝,孝者先无禄。
为孝岂凶德,老病宜孤独。秋中痛吴门,气咽不能续。
再展海云章,零泪继宵夙。天高霜气寒,林空山木秃。
代谢中恒然,老少相往复。委运付生平,饥食聊自足。
早不闻孝思,使汝长受福。
秋杪病起得岭南耗
山斋深掩避新寒,炉火初红夕照残。坐听天风知雁急,病馀鹤骨魂衣宽。
五岭招魂无宋玉,千峰卧雪有袁安。百情未尽悲何极,自觉年来梦已删。
禅人制衣示之以诗
此衣如传舍,一日三易主。须知我与子,亦无决定义。
但以此蒙头,谁论是不是。
种菊二首 其二
南阳山上水,饮之臻遐龄。武林曹太虚,种菊盈户庭。
红子如樱桃,大黄当心生。邻女良宿缘,摘食乘风轻。
又有楚屈平,冉冉餐落英。长生匪予志,牢骚匪予情。
所爱甘且芳,当秋能独荣。山林鲜秀实,聊以同其人。
晨兴荷锄畚,殷勤趁残春。
因峰顶侍者偶忆往事走笔寄晦林禅师二首 其一
博峤经营三十年,儿孙无力愧前贤。当时只道山头在,回首斜阳草漫芊。
开先山鸣禅师六十初度
重兴祖刹逢狮吼,一代真风付后人。身在此山惭昔日,道隆堂构荷芳晨。
无穷自可禳山鬼,常住偏能现病身。千尺龙吟投耳顺,班荆容我话长春。
放言六首 其三
入山五日辞归省,尘异人疑岂有他。炮药莫贪银罐好,典衣休惜子钱多。
移将野果当窗种,灌取秋葵待客过。百事到来终做去,住山须是老头陀。
八齐
崩腾未可凌高岳,缭绕还堪隐别蹊。一望风烟迷古洞,长安争似晚峰西。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癸巳七月二十二日口占
辛酉中秋
悼丁普益居士二首 其二
邵武道中忆华首老人
壬戌除夕
负薪
关中吟十首 其一
耕田二首 其一
咏镜示诸子二首 其一
送澹归住丹霞二首 其二
胆瓶玉簪花
庭树曲
三肴
高方伯钦如入山
悼离言
长啸
眼昏
寒食二首 其一
中秋双镜楼与诸子玩月
偶感二首 其二
双镜楼
送證侍者
度大庾岭二首 其一
五月一日申刻睡起有感
种菊二首 其一
四豪
题竹鹤图
勉众
百合花用足两韵二首 其二
刻诃林语录谢诸檀越二首 其一
舟次万安寄刘五文学
送广慈侍者归隐庐山
海幢舍利塔
初春怀石鉴栖贤
悼崔石师四首 其三
题文衡山画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四
乙卯人日酬樊月藏孝廉并寄大愿文学
澹归灵骨入塔
王昌侯观察过访
舟抵南安二首 其二
不忧死四首 其三
赠陆孝山太守二首 其一
寄黄师古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 其一
春佃六首 其二
秋蝉四首 其四
赠吴副戎二首 其二
关中吟十首 其四
寄黄山还生二首 其二
寄海幢监院解虎
答张文学二首 其二
丁巳九日海云书怀
春兰二首 其二
哭澹归释子二首 其一
还海云
偶感二首 其一
示雪盛禅人
七虞
过东古雪悟禅师却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