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叶都堂凯歌 其二

和叶都堂凯歌 其二

明代 韩殷

老将临征识阵云,迅驱虎旅净妖氛。腥风吹冷黄金甲,曀日黄翻赤帜文。

诗人韩殷的古诗

南陂行乐图

明代 韩殷

浣花溪上杜陵庄,老去潜夫逸兴长。蜡屐行春分野色,篮舆携酒澥湖光。

窗涵渤澥潮声近,室引薰风暑气凉。笑我早缨轩冕累,膏车未许共徜徉。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 ...

明代 韩殷

移家避寇逐行舟,对泣风前类楚囚。总为浮云能蔽日,更无鹰隼恨高秋。

山牵别恨和愁断,树失河声绕郡流。日暮长堤更回首,云山漫漫使人愁。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 ...

明代 韩殷

移家避寇逐行舟,百感中来不自由。秦地故人成远梦,汉家宫阙脚高秋。

云拖雨脚连天去,水带离声入梦流。谁念为儒逢世难,寂寥灯下不胜愁。

梅轩为张五秀才赋

明代 韩殷

温塘溪水清涟涟,数椽旧筑温塘边。罗浮仙子尚清适,月中飞佩来翩翩。

东阁诗呈久已矣,西湖少微今不起。神交独有温塘君,冰雪襟期许同美。

东风一朝天际来,翠禽梦断春徘徊。须臾万玉有凋落,骊珠千颗光胚胎。

黄鸟阴中春万顷,一枝缥缈悬清影。倾筐有恨不须歌,从此调羹入商鼎。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 ...

明代 韩殷

移家避寇逐行舟,野水无情处处流。人世几回伤往事,愁心一倍长离忧。

山中夜度空江水,石室烟涵古桂秋。惆怅此时频送目,蓼花凄冷露花浮。

送乡人南还

明代 韩殷

禁城春色晓苍苍,遥见飞尘入建章。白首相知犹按剑,青春作伴井还乡。

万家废井生秋草,一片轻帆背夕阳。东道若逢相识问,故人今已赋长杨。

送友人赴官滇南

明代 韩殷

共把离觞向水边,忽看庭树换风烟。门前落叶浮秋水,池月枯杨噪晚蝉。

桂岭瘴来云似墨,碧溪人去水如天。长沙不久留才子,应有声名达帝前。

送陈梦祥进士奉使还家

明代 韩殷

春风初上第,便作昼游归。别路嗟司马,青云识陆机。

滩声归海尽,雁影渡江稀。南入梅关路,便应开彩衣。

城楼晚眺适官军出征有感

明代 韩殷

城上高楼接大荒,离人到此倍堪伤。阶前老马随秋草,篱外寒花带夕阳。

南国羽书催部曲,汉宫题柱忆仙郎。可怜今夜千家里,离梦杳如闺梦长。

呈一二知己

明代 韩殷

鸾殿分阶翼彩毛,儒冠列侍映东曹。云移豹尾旌旂动,山拱龙门日月高。

瑞气迥浮青玉案,日华摇动爵金袍。从宫羽骑多如雨,廊庙由来录旧劳。

松溪为东莞袁二处士赋

明代 韩殷

温塘溪上多青山,隐君种松溪云间。蛰龙老去不复化,铮铮鳞甲号秋寒。

下有茯苓二千石,上有菟丝三百尺。夜深玄鹤忽飞来,摇弄春光荡空碧。

花兮可采泉可烹,隐君托迹相忘形。客来醉我徂徕酿,还俯沧浪歌濯缨。

和叶都堂凯歌 其二

明代 韩殷

老将临征识阵云,迅驱虎旅净妖氛。腥风吹冷黄金甲,曀日黄翻赤帜文。

南城访故旧居尽易新主有感而作

明代 韩殷

绿杨红杏满城春,柳市南头访隐沦。人世几回伤往事,江淮何处不通津。

青袍似草年年定,世事如棋局局新。浅薄将何称献纳,思量名利孰如身。

从蓬莱宫回庆阁之作

明代 韩殷

五夜疏钟晓箭催,九成初日照蓬莱。为乘阳气行时令,更喜年芳随睿才。

驯鸟不随天仗散,岩花应待御筵开。宸游对此欢无极,更取峰霞随酒杯。

贺平湖

明代 韩殷

西河战罢万方清,处处楼台歌板声。白马锦鞯来騕袅,玉楼银榜刻岩城。

风传漏刻星河曙,日照螭头剑戟明。从此泰阶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秋闱不遂

明代 韩殷

落魄衿怀不自由,桂花影里沐清秋。虽无彩笔都成梦,未信朱衣不点头。

李迪声华誇浪得,子云词赋倩谁收。珠江潭水深千尺,正是鱼龙变化秋。

送张大参宋器迁浙江方伯

明代 韩殷

纶音天外至,蹇蹇识孤臣。旆指三衢道,恩遗五岭民。

两藩通雨露,一鹗出风尘。勋业须铭鼎,何劳看镜频。

甲戌正旦朝贺

明代 韩殷

金壶漏尽禁门开,白玉仙舆紫府来。双阙薄烟笼菡萏,九重春色近蓬莱。

花迎剑佩星初落,日照金鸡仗欲回。早晚荐雄文似者,悬知独有子云才。

偷春词 其一

明代 韩殷

江上年年春草,酒楼处处笙簧。春衫绣罗香薄,应有待月西厢。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 ...

明代 韩殷

移家避寇逐行舟,离思茫茫正值秋。银箭水残河势断,碧空云净火星流。

机中锦字论长恨,江上青山忆旧游。自欲放怀犹未得,客情终日在眉头。

韩殷

韩殷

明广东番禺人,字阜民,号雪鸿。景泰五年进士。历仕至刑部郎中。能伸理冤屈,不避权要,人称韩铁笔。尝与给事中白莹赴福建治御史朱荣之狱,守正不阿。有《雪鸿稿》。► 4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