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佐钜邑,奉萱有高堂。名堂意云何,孝子心彷徨。
父兮不可见,母也幸寿康。昔年故里居,思母情孔伤。
令迎就禄养,在客如在乡。放衙晴日晡,闭户清宵长。
堂中具尊俎,阿母升方床。锦衣率子妇,称寿在膝傍。
时新荐珍羞,家酿倾瑶觞。承顺母颜色,欲我忧尽忘。
鹤发明翠冠,童颜照霞裳。母心安且乐,遐算应无疆。
况君负俊才,佐邑人称良。从兹懋声迹,远到未可量。
明镜颂光庭,鸾凤美仇香。愿言踵先哲,显扬更流芳。
大夏之西,沅渝之阴,有地名嶰谷,产竹成修林。苍厓每见绿云起,白日不受红尘侵。
七月八月风森森,翠鸾飞舞青虬吟。瀛洲仙子振环佩,商山隐者鸣瑶琴。
行看侵能远清听,入坐便可消烦襟。比来此景不易得,宦途渴想尘生心。
吴君早年登要津,此君风节素所歆。东平才子善挥洒,笔端造化留情深。
欲君宝此如南金,作官视此为规箴。此君终当遇伶伦,取之共和箫韶音。
戊子十月五日与镇守太监陈公巡抚都宪陈公总兵都督冯公游端州七星 ...
二气初荡摩,精华巧融结。清浊既分判,崆峒见岩穴。
初登觉幽深,旁转更高洁。嶙峋起玉桂,缭绕垂綵缬。
寒溜浮空明,巨石罗曲折。逢逢击地鼓,洪响不外泄。
乃知化工神,难与俗儒说。丹青笔虽妙,谁能写奇绝。
良辰羽书稀,聊此一怡悦。辱我同心友,款留出佳设。
坐久毛骨寒,恍如在冰雪。举觞劝满饮,浩歌激壮烈。
丈夫感知遇,图报心孔切。所愧才德荒,弗能继前哲。
正谊不谋利,临事秉大节。仰视苍苍天,此心誓如铁。
天风吹开万里云,一轮华月秋平分。朱家昆仲设尊俎,满堂宾客皆斯文。
斯文济济多才杰,握手登堂先看月。高捲珠帘问月明,何不常圆有时缺。
盈虚消长理自然,月虽不言心已传。且将美酒劝宾客,请客为我题诗篇。
须臾酒酣兴如渴,长篇短篇任批抺。还疑风月写不尽,遍谒儒绅请题跋。
南楼老子兴亦浓,却恨年年在客中。行将归老葑溪上,与尔中秋文会同。
常山山头秋月明,常山渡头秋水深。行人欲别不忍别,两意各忍无限情。
忆在滦河折杨柳,三载相思百年久。客中欢会能几时,何事匆匆又分手。
平生最感恩义深,年来赤胆怀君亲。攀留无计随不去,惟有水月如吾心。
吾心如水日东注,远送行舟浙西去。又如夜月光随人,常照行人独眠处。
行过吴门上金銮,烦报平安对素餐。此心未遂忠孝愿,因别双泪何能乾。
明朝两棹分江浙,愁向水边看孤月。相亲未拟情不禁,且须痛饮醉时别。
桓桓将军赵征夷,人中豪杰军中师。一朝拜命佩金印,提兵百万来边陲。
边陲蛮夷流毒久,保险为巢争死守。将军奋甲独先登,百万雄兵谁敢后。
阵前号令雷风奔,日色昼暝天为昏。马蹄溅乾荔江水,剑锋斫断藤山根。
兔窜狐奔弥百越,网罗处处无疏缺。坐看群丑尽成灰,万里妖氛一时灭。
将军振旅归柳营,黄童白叟皆欢迎。自言生长乱离久,不图便见时承平。
人言将军有神力,杀气棱棱厌群贼。贼中遥望畏如神,狄青铜面何须饰。
藤山磨厓纪厥功,贼党不敢窥其中。从兹两广正疆界,马援铜柱翻成空。
将军伟烈超今古,马援狄青何足数。圣主才无南顾忧,锡封定见分茅土。
赞军台老不知兵,却喜心同见功成。题诗送君凯还去,天涯万里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