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常熟章主事律归省

送常熟章主事律归省

明代 韩雍

一门荣显世称良,拜宠宁亲更有光。海上卧龙犹未起,天边鸣凤忽来翔。

花迎宫锦秋容好,人醉黄封暮景长。我亦怀归归莫遂,不堪回首白云乡。

诗人韩雍的古诗

送林黄门聪奉命代祀南海便道归省和同寅王公度韵四首 其一

明代 韩雍

朝阳鸣凤瑞皇家,四海苍生览德赊。多少回天好封奏,人传曾梦笔生花。

庚辰十一月五日喜雪有作录呈同寅林公

明代 韩雍

冻云初合晓阴阴,和气融成瑞雪深。寒压宫墙分玉垒,轻沾台树作琼林。

燮调岂但元臣力,感召真由圣主心。预喜明年兆丰稔,有渰三诵引清吟。

屏山楼胡御史拱辰为舒安求

明代 韩雍

名山相对搆层楼,山势如平翠欲流。云捲半帘天影近,风来满座雨声浮。

羊元独卧筠床晚,苏轼重游赤壁秋。千载芳名今并美,好传家业振箕裘。

朱挥使昆仲南园八咏 其八 栽菊径

明代 韩雍

绕篱植寒花,相对自怡悦。岂但颜色好,爱彼守晚节。

送简庵王先生参政湖广

明代 韩雍

条风扇微和,冻柳青始萌。载酒出东郭,言饯君子行。

举觞未及酬,潸然涕沾缨。念昔侍芹泮,知遇如平生。

慇勤道愚蒙,学业幸尔成。感此恩义重,欲报心怦怦。

同朝二十年,岂异骨肉情。方资永承式,遽尔欢戚并。

乔迁佐雄藩,买舟趣脩程。且展经济略,大拯疮痍氓。

坐使湖湘间,境土悉以平。勋庸动宸极,召用谅匪轻。

斯时重盍簪,相与匡文明。匆匆不尽意,落日催双旌。

目断滦河舟,梦绕江汉城。衡阳雁北来,勿惜频寄声。

问林同寅季聪疾

明代 韩雍

良契久在告,单居苦无聊。窘然坐台署,日盻趋晨朝。

得书知未能,怅然心旌摇。宣尼且谨疾,烦君益珍调。

寄弋阳致政李少卿四首 其二

明代 韩雍

兰台棘寺已功成,归卧烟霞咏太平。多少世人空碌碌,冒霜犹趁夜钟行。

赠杨佥宪焕进表之京

明代 韩雍

清白声华重外台,化行雨露令风雷。远将臣子千秋录,欲献君王万寿杯。

紫禁嵩呼欢拜舞,黄封宴锡喜追陪。却惭无计相随去,梦绕飞龙日几回。

寿赵总兵 其一

明代 韩雍

去年祝君寿,舣舟潇湘湾。今年重祝君,遥遥望梅关。

梅关如在天,可望不可攀。写我心中私,祝君比南山。

送同年朱佥宪骥之广西

明代 韩雍

青年雅望冠中台,荷宠归宁亦快哉。亲舍暂分游子去,蛮邦久迓使君来。

林深丹桂行双节,野近苍梧奠一杯。道路逢人莫长叹,庙堂方拣栋梁才。

重九日华高士宅赏菊次其旧韵 其二

明代 韩雍

当时脱颖少年丛,意气真成有古风。今喜休官渐衰老,都将世事付天公。

办事官黄汉斌从予有年兹乞归省母口占四绝以华其行 其三

明代 韩雍

峨冠博带远还乡,绿酒黄花寿北堂。满袖西风昼游处,石牛山色倍生光。

游星宿阁

明代 韩雍

仙家高阁倚空青,与客登临醉眼醒。檐际夜灯分列宿,槛前曙景对疏星。

江湖众水朝沧海,吴越群山绕翠屏。六合茫茫春望远,五云多处是明庭。

寿简庵王黄门先生

明代 韩雍

亲荷推封职再迁,皇都昼锦似神仙。堂开王母蟠桃宴,人庆尧夫得子年。

松柏从来迟涧畔,芝兰终见秀庭前。昨宵遥望燕山拜,一点狐南照九天。

送胡共之参政赴广东

明代 韩雍

江头樽酒话襟期,君欲南征我北驰。十载交游恒间阔,一时相见又分离。

海天绿树春云望,台阁清灯夜雨思。此后重逢问何日,鹍鹏应不久藩篱。

挽崔亚卿父

明代 韩雍

孝廉为行义为方,衍庆生贤入庙廊。天上锡封恩愈厚,玄中观化梦何长。

武陵溪杳迷尘世,少室山空闭草堂。数尺高坟三酹酒,千年宠渥有馀光。

挽南京大理何寺丞衷

明代 韩雍

详刑初拜命,观化遽伤生。未授廷丞席,空蜚徐杜声。

金陵归旅衬,玉峡起新茔。留得秋台绩,无惭甲第名。

过梅关 其一

明代 韩雍

红梅关上度双旌,天意分明特放晴。山鸟飞翔心亦喜,好音不住向人鸣。

酬同年白亚卿宗玉

明代 韩雍

三边多事客忧深,天上东风送好音。念我有情如对语,喜君无恙欲狂吟。

万金肯易平安字,四海谁同故旧心。南望燕山隔千里,未知何日会朝簪。

次韵酬徐武功先生 其三

明代 韩雍

东吴南越斗牛分,夜夜遥瞻忆相君。万里何时遂初愿,君为龙去我为云。

韩雍

韩雍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4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