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刘郎中宽仁审刑广西回京

送刘郎中宽仁审刑广西回京

明代 韩雍

皇华十载进秋台,荣捧天书万里来。游宦久谙当世务,平反今显岭时才。

旌摇庾岭梅初放,舟指滦河冻渐开。老我临边思无限,空将衰眼望蓬莱。

诗人韩雍的古诗

同李少卿游龟峰寺次其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韩雍

洞天深处远江滨,路入烟霞是洞门。环座好峰千状出,满潭清溜四时存。

曾磨厓石疑元结,欲咏梅花愧后村。搔首何堪自东望,亲闱久矣旷晨昏。

送莫名驾之袁州

明代 韩雍

握手离亭酒漫倾,送君南去佐专城。帆开浙水孤舟远,路指宜阳名驾轻。

素有清名如白璧,岂无惠政及苍生。西江父老如相问,衰朽江湖亦有情。

戴御史父母双寿诗

明代 韩雍

行台游子忆双亲,偕老乡园过七旬。养志已分天禄久,推封将拜圣恩新。

光迎锦绣云霞丽,气转椿萱雨露均。我为题诗祝遐算,江山风采几千春。

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 其三

明代 韩雍

情绪游丝袅袅牵,错教人望似登仙。关山道远何时歇,风雨衾寒到处眠。

乡梦却嫌鸡唤醒,客愁偏厌漏声传。知君此夜浑无此,高拥青绫足宴然。

次韵酬沈陶庵四绝 其一

明代 韩雍

高卧东林绝世纷,昂昂野鹤在鸡群。三吴人物多相重,重尔能诗又好文。

挽蒋宗韶乡友 其三

明代 韩雍

平生湖海多交友,此老高风独擅名。万里题诗重伤感,屋梁残月不胜情。

梦萱堂为李总兵震题

明代 韩雍

建节登坛感慕深,游人堂北几朝昏。邯郸适处常供馔,蝴蝶迷时心倚门。

寸草哀心怀圣善,五花封诰荷君恩。安边况是多勋业,忠孝从今衍后昆。

云谷八咏为乡人袁仲玉题 其三 石室鸣琴

明代 韩雍

石室香凝万虑空,制成新操付丝桐。寻常莫叹知音少,流水高山百世风。

次韵答乡里诸耆旧

明代 韩雍

听司藐藐视梅梅,知命年来百病催。利锁名缰苦羁绊,石田茅屋恐荒颓。

平蛮已喜干戈息,辞老行看节钺回。却忆江湖众仙友,今辰又醉菊花杯。

送程佥都彦实出镇辽东

明代 韩雍

彤庭拜简命,领节安东陲。平明出都门,冠盖如云随。

祖觞未及酣,相顾何凄其。念子公辅器,德懋才且奇。

早年历清华,声望蔚四驰。乔迁佐台宪,风纪资维持。

欢会曾几何,曷忍遽别离。辽阳古重镇,付托惟君宜。

君行益慷慨,所至谅有为。千里桑麻场,百万貔貅师。

要使耕凿遂,而且甲兵治。天骄惮威声,塞外不敢窥。

庶分东顾忧,少荅宠眷私。微雨路尘净,轻风杨花吹。

膏车秣马行,去去莫我迟。临岐把衣袂,更有叮咛辞。

丈夫感知遇,图报须及时。功成早还朝,慰我遥相思。

挽乐佥宪妻刘孺人

明代 韩雍

古有乐羊妻,劝学尝断织。又有姜诗配,养姑孝能力。

寥寥千载下,孺人继芳迹。淑德馨芝兰,贞心厉金石。

相夫学成仕,秉宪克善职。奉姑养厥志,匪但丰衣食。

况能教子姓,尤善遇宗戚。所以贤哉名,里闾共钦式。

遂承天恩褒,紫绶映朱翟。年方跻下寿,易箦遽永毕。

崇冈玉深埋,碑有太史笔。观风采列传,光荣耀无极。

寿陈参政宗理母 其一

明代 韩雍

婺女星光昨夜新,满堂贺客拜慈亲。金衣笑对黄花晚,玉脸浓添绿酒春。

膝下喜看三品贵,筵前饱饫八方珍。西池阿母桃将熟,还儗持来庆此辰。

送徐裕轩

明代 韩雍

故人新置木兰舟,挂却蒲帆作胜游。四海交游同爱慕,五湖风月雨淹留。

吴山听雨秋开阁,浙水观潮暮倚楼。暂得相欢又相别,灵岩东望起深愁。

送赍诏行人刘公载

明代 韩雍

圣主覃恩及万方,贤臣捧诏下穷荒。青年文采当时重,白璧声名满路香。

衣锦重还倾寿酒,采诗遥去上封章。荣亲报国平生事,高步行看入庙堂。

宿东山寺和九川李少卿韵

明代 韩雍

山可闲登水可临,禅家胜景动长吟。水花初摘香移沼,山木渐除风满林。

海内有人愁盛暑,云中无路散清阴。相逢最感频相勉,报国终期罄赤心。

送朱御史骥出使淮楚

明代 韩雍

面带霜威出内台,光腾执法射三台。观风久熟宜民政,按部今施济世才。

当道豺狼何日遁,朝阳凤鸟几时来。知君素有澄清志,一点丹心莫暂灰。

昨与镇守总戎诸公访学士倪先生言及被诬往事诸公为之一嘅因奉近体 ...

明代 韩雍

欲将直道塞权门,岂意豺狼即噬吞。白璧苍蝇虽少玷,皇天后土也知冤。

风霜正是成高节,日月终须照覆盆。善恶于今报尤速,好开怀抱迓殊恩。

湖山旧隐为锡山钱津赋

明代 韩雍

遁迹湖山几世同,湖山移在故园中。画图不假丹青笔,疏凿真如造化功。

孤阜未荒和靖业,钓台常仰子陵风。逸民自古关风教,采录重烦太史公。

办事官黄汉斌从予有年兹乞归省母口占四绝以华其行 其四

明代 韩雍

宁亲展墓望乡庐,我又封章达帝居。昭代用人遗逸少,重来从事莫踌躇。

挽乐佥宪父受封宪幕

明代 韩雍

高洁无心钓万钟,烟霞深处寄行踪。义方成效门初表,家学能传诰已封。

霜重墨池凋碧草,云昏笔冢翳苍松。穹碑树德当周道,多少行人为改容。

韩雍

韩雍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4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