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刘佥宪廷美小洞庭十景 其十 藕花洲

刘佥宪廷美小洞庭十景 其十 藕花洲

明代 韩雍

种藕绕芳洲,藕生绿荷长。南风催花发,十里闻清香。

饮客折碧筒,解酲啖雪霜。眷言君子心,千古同芬芳。

诗人韩雍的古诗

宝善堂为姚亚卿乡人题

明代 韩雍

世德恐或坠,名堂在瑶林。守兹万端善,何啻双南金。

克阐父祖志,允师圣贤心。勖哉永弗渝,馀庆来骎骎。

葑溪杂兴

明代 韩雍

霜重林已空,风高水愈涸。荒园一散步,暮景觉萧索。

忽见古梅树,横斜出篱落。揽衣看枝柯,相将绽红萼。

岁寒幸有此,气味尽可托。

题湖口上钟岩

明代 韩雍

江上群山翠欲流,山腰江阁更清幽。登临一啸留题去,山远江空谁唱酬。

仁化草堂为曲江黄御史父处士题

明代 韩雍

为爱茅堂近曲江,云山叠叠水淙淙。一筇晴雨行南亩,半榻清风卧北窗。

少室山人今有几,杜陵野老古无双。传家又得宁馨子,衣绣乘骢在帝邦。

题徐高士祠诗 其一

明代 韩雍

一束生刍吊古人,荒凉陈迹竟谁伦。南州堂上空悬榻,北岳山中总滥巾。

传列逸民风世教,坊题高士式儒绅。夜来间向东湖望,几许清光接富春。

题控粤亭 其一

明代 韩雍

高亭徙倚望西东,两镇平分一水通。诸将雄兵分节制,百蛮残孽任牢笼。

阳回阴谷穷厓内,人在光天化日中。翘首何堪倍惆怅,思乡怀国此心同。

九江候孟诚李都不至而回留此寄情

明代 韩雍

同年复同官,别久重相忆。闻君北堂讣,使我增恻恻。

远来致生刍,兼之慰忧戚。山头侧身望,十日未能即。

试问东来船,杳然无踪迹。匍匐无计往,而且乏羽翼。

况奈心事牵,匆匆逼行色。空须怅然归,欲候那可得。

莫嗔南风狂,莫怪江水逆。古称会面难,何时此情释。

愿言节哀痛,终图报深德。

宁波周御史父母双挽

明代 韩雍

士行无亏女德充,笃生佳器见登庸。人誇偕老同观化,帝念齐贤并锡封。

七尺冢棺埋对玉,一抔新土种双松。幽光更有铭文发,长夜神游总笑容。

挽崔亚卿父

明代 韩雍

孝廉为行义为方,衍庆生贤入庙廊。天上锡封恩愈厚,玄中观化梦何长。

武陵溪杳迷尘世,少室山空闭草堂。数尺高坟三酹酒,千年宠渥有馀光。

访沈南斋东禅无闻上人方丈有作

明代 韩雍

昨曾访东禅,东禅方丈居西偏。群僧琐琐不足数,但觉玉田和尚贤。

今晨复访东方丈,无闻长老尤高尚。三寸庞眉映雪颠,纯诚实有真僧相。

人言无闻世少双,一生戒行如冰霜。沾泥柳絮吹不动,春风上下空颠狂。

南斋诗伯常来住,好诗好画留无数。促我题诗警众僧,众僧酣卧知何处。

送同年卢黄门祥起复之京

明代 韩雍

十年禁闼著贤声,三载终堂尽孝情。黪服著来痕血泪,画船乘去挂风旌。

丈夫大志图忠节,圣主中兴重老成。莫叹前程遭遇晚,金瓯已复子龚名。

文会堂为姑苏唐以敏题

明代 韩雍

新筑茅堂傍竹林,茅堂隐隐竹森森。朋簪累盍薰陶久,丽泽相资造诣深。

明月半窗无俗侣,清风一曲有知音。何时归棹吴江上,共挹沧浪洗渴心。

谒芳洲陈先生墓 其一

明代 韩雍

玉华山下石苍苍,感德门生奠一觞。邱垄虽荒清节在,回头却笑李南阳。

赠别钟职方鼎

明代 韩雍

远统王师伐叛夷,犒师深喜是心知。联舟一月多谈笑,解缆明朝尘别离。

岭表风尘君莫虑,江东云树我常思。凯还有日重相会,应说欢情胜旧时。

陈缉熙修撰先陇十咏 其九 沃壤西成

明代 韩雍

平畴万顷馀,多稼垂秋成。农人毕收穫,坐见百室盈。

比屋既足食,公家亦宽征。孝子荐时羞,取以供粢盛。

分少陵诗句寿渔乐先生七十 其六 来字

明代 韩雍

新秋绂麟期,清风自天来。烹龙且炰凤,华堂寿筵开。

有客海上至,自云出蓬莱。喜君寿且康,为献流霞杯。

主人心孔欢,须臾玉山推。遥遥故乡心,何当一追陪。

张廷慎怡梅卷承钱学士命来索予题为赋三绝 其三

明代 韩雍

别馆梅开日自娱,高邻学士可曾俱。骊龙暂卧华亭上,好去多求照乘珠。

七月六日与寅友登紫薇楼小酌和雷大参韵 其一

明代 韩雍

蝉噪夕阳残暑天,高楼同上思茫然。几株古树当窗外,一带吴山在目前。

知命已甘居草野,置身不觉到峰巅。酒阑莫道休衙晚,醉眼犹思望日边。

东园偶成 其二

明代 韩雍

百粤兵收鬓已斑,逢人那敢说平蛮。非才只可填丘壑,何日天边得放还。

屏山楼胡御史拱辰为舒安求

明代 韩雍

名山相对搆层楼,山势如平翠欲流。云捲半帘天影近,风来满座雨声浮。

羊元独卧筠床晚,苏轼重游赤壁秋。千载芳名今并美,好传家业振箕裘。

韩雍

韩雍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4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