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赵任卿至北苑二首 其二

次韵赵任卿至北苑二首 其二

宋代 韩元吉

好雨惊连夜,疏钟喜报晨。池心春涨绿,花面晓妆匀。

野渡经年别,官茶几焙新。风光为传语,何事曲江滨。

诗人韩元吉的古诗

李彭元携曾吉甫诗卷数帖见过

宋代 韩元吉

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诗声旧将坛。
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
闭门久咏高轩过,弹铗今嗟行路难。
我亦凋零旧宾客,遗编聊共拂尘看。

送温伯玉二首

宋代 韩元吉

牛渚青山路,衰迟旧往来。
西风动黄叶,朔雪记寒梅。
戍鼓边城近,楼船猛士催。
然犀不用照,拔剑忆澹台。

题张几仲所藏醉道士图

宋代 韩元吉

何须坐客总能文,呼酒相逢日暮云。
醉倒尽如狂道士,夜归谁问故将军。

送沈千里教授邵阳

宋代 韩元吉

縠纹江畔得君诗,俊逸清新字字奇。
一笑偶成归妹约,几年还见外孙辞。
横经绛帐地虽远,给劄金门天未迟。
痛饮离骚吾事尔,湘山风物与春期。

李子永惠道中诗卷

宋代 韩元吉

踏雪冲寒遍几州,岂妨乘兴作清游。
风横白鹭乘琼树,月满青山问钓舟。
梦绕征途浑历历,老谙世事总悠悠。
尘埃鞅掌君休恨,自有诗轻万户侯。

送杜少卿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七首 其五

宋代 韩元吉

灵旂出江淮,犀甲下秦陇。天声毙狂酋,百战有馀勇。

手敛权贵避,胆落将士愯。谁欤任司直,用舍系轻重。

减字木兰花(次韵赵倅)

宋代 韩元吉

风梳雨洗。玉阙琼楼何处是。万里秋容。唤起嫦娥酒未中。
相逢且醉。忙里偷闲知有几。况自丰年。须信金华别是天。

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

宋代 韩元吉

登临自古骚人事。惨忄栗天涯意。金华峰顶做重阳。月地千寻风里、万枝香。
相君携客相应记。几处容狂醉。双溪明月乱山青。飞梦时时犹在、最高亭。

菩萨蛮(青阳道中)

宋代 韩元吉

春残日日风和雨。烟江目断春无处。山路有黄鹂。背人相唤飞。
解鞍宿酒醒。彩枕残香冷。梦想小亭东。蔷薇何似红。

建德道中

宋代 韩元吉

风雨回头已十日,野花狼籍春可惜。
水深泥滑行路难,但见千山畦颜色。
青青稻畦初布秧,人家掩扇弄事忙。
驾言有咯不可驻,鶗鴃一声归梦长。

闻吴端朝作真率集

宋代 韩元吉

他年曾作社中人,肮脏归来白发新。
阔别常思共杯酌,旧交那得更比邻。
黄鸡白酒可劳劝,青笋乌椑未绝贫。
恨不从君语终夕,空斋愁坐独伤神。

初见龟山塔

宋代 韩元吉

烟里微茫第一山,眼明白塔俯沧湾。
尘埃满面三千里,一笑相看似梦间。

武昌春色

宋代 韩元吉

樊山宫殿已成陈,烟雨阴晴到处春。
花柳不知兴废事,隔江相倚斗时亲。

南柯子(广德道中遇重午)

宋代 韩元吉

野杏抟枝熟,戎葵抱叶开。村村箫鼓画船回。客里不知时节、又相催。
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去年今日共传杯。应捻榴花独立、望归来。

又次韵子云春日绝句三首

宋代 韩元吉

乱离谁意有新春,共醉春盘能几人。
但道少场无匹马,便惊罗绮总争新。

送子云五首 其四

宋代 韩元吉

别意能凄楚,骊驹且缓听。百年三过一,万事醉还醒。

策马身犹健,看山眼倍青。东风有底憾,吹柳暗长亭。

雨中伯恭至湖上

宋代 韩元吉

莫嫌鞭马踏春泥,茶鼎诗整偶共携。
山色雨深看更好,湖光烟接望远迷。
连天花絮飞将尽,夹道蒲荷长欲齐。
官事得閒须洗眼,蓬壶只在帝城西。

毛文仲惠文编

宋代 韩元吉

平生毛公诗,训传固已久。纷纭齐鲁失,浪自开户牖。

至哉一言蔽,可用严墨守。渊源见云仍,梦泽吞八九。

雕章与棘句,锦绣间琼玖。嶷如犀始擢,粲若蚌初剖。

肉食乃闻韶,昼日或见斗。三百篇未忘,七十子何有。

应如摩天刃,要是修月手。时来岂无用,妙处端不朽。

君看夸夺儿,在后熟顾叟。喧啾蛩负户,嘈囋蝉荫柳。

谁令口鸣悲,正使心欲呕。岂无熊罴士,底问牛马走。

岧峣金闺门,豪杰自先后。而君尚穷滞,履敝衿见肘。

才名三十年,肮脏惊白首。我惭拜嘉赐,幼妇连齑臼。

相望百里远,曾未共樽酒。期君颂中兴,步出次山右。

题金元鼎至乐堂

宋代 韩元吉

百岁休论七十稀,羡君林壤得熙怡。
赋归已久林元亭,至乐真能慕启期。
一壑过人聊自足,万钟于我亦何思。
故应不羡纡朱贵,带索行歌世未知。

墨梅二首

宋代 韩元吉

影落寒塘月照时,梦为蝴蝶绕高枝。
画工欲画无穷意,不道幽人圣得知。
韩元吉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47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