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沈千里玉山道中风寄

次韵沈千里玉山道中风寄

宋代 韩元吉

霜晴怀玉自生烟,寒色凄凄过雁边。
路转湘南知几日,山连楚尾黍穷年。
相期鸡黍情欢甚,惜别尘埃意黯然。
马上哦诗冲暮雪,甭风怀我北窗眠。

诗人韩元吉的古诗

次韵石林见贻绝句四首

宋代 韩元吉

先生德业万人雄,寻尺犹收爨下桐。
乞与朱弦弄流水,坐听岩壑起松风。

次韵赵任卿至北苑二首

宋代 韩元吉

行乐须春事,微官日自忙。
轻云弄天色,细雨出风光。
筠甲连山破,林髯夹道苍。
拟寻花岛去,更待茗芽香。

史十伯强浮沈市廛自号道人而笔力议论不可掩

宋代 韩元吉

未容君识得君诗,添我幽栖一段奇。
会有吹嘘天上去,沈香亭北要新词。

次韵中甫兄九日同集张园

宋代 韩元吉

湖山秋尽作幽期,未觉浮舟菡萏衰。怯酒自怜多病后,强歌还忆少年时。

平芜半绿烟犹接,好菊微黄雨更宜。单父层台在何许,一樽怀古少陵诗。

点绛唇 十月桃花

宋代 韩元吉

木落霜浓,探春只道梅花未。嫩红相倚。灼灼新妆腻。

莫问仙源,且问花前事。休辞醉。想君园□。总是生春地。

次韵张亚彦书事

宋代 韩元吉

颉利何时缚,康居久未灰。
天威如自震,敌势不难摧。
日月丹心在,风尘白眼开。
受降城旋筑,且缓羽书来。

次韵赵文鼎同游鹅石五首

宋代 韩元吉

长忆湖山天意新,诏恩大尹宴群臣。
休寻辇毂纷华梦,且作林泉自在人。

清明前一日与客自光孝登般若庵观铁塔旧基因至铁狮顶

宋代 韩元吉

青鞋藜杖破层云,胜日犹能眼界新。窣堵已摧豪士手,狻猊犹现法王身。

寺藏松竹疑无地,路接烟霄不到尘。车马憧憧城市客,举头相望几由旬。

次韵王季夷时同宿蒋山

宋代 韩元吉

亭亭石塔宝公龛,剩喜僧床得对谈。坎壈词场君亦滞,驱驰世路我何堪。

军书又见纷南北,敌势由来说二三。淮岸西风晚更急,似传烽火过江南。

交韵赵文鼎雨中

宋代 韩元吉

老病幽栖不厌閒,未须消息梦长安。
一春意淡连墙竹,终日清香小槛兰。
红蕊便惊风里尽,青林犹惬雨中看。
故人诗卷从头读,似酌芳樽为解颜。

次韵李平叔直舍竹二绝句

宋代 韩元吉

诗翁爱竹有佳句,诗就移官可奈何。
密叶岁寒应更好,賸来和雪看婆娑。

尹少稷挽词二首

宋代 韩元吉

今作贤良策,中兴未一陈。
文章如汉士,家世亦齐人。
遇合嗟云晚,忠嘉慨莫伸。
朔风吹墓草,毁誉付千春。

毛平仲挽词二首

宋代 韩元吉

奥学穷千古,奇文擅两都。
功名一杯酒,身世五车书。
未奏扬雄赋,长怀仲举舆。
溪塘岩下水,岂羡石为渠。

送庞祐甫五首 其三

宋代 韩元吉

濯濯机中丝,粲粲锦绣段。自非同心人,千金孰肯换。

减字木兰花(次韵赵倅)

宋代 韩元吉

风梳雨洗。玉阙琼楼何处是。万里秋容。唤起嫦娥酒未中。
相逢且醉。忙里偷闲知有几。况自丰年。须信金华别是天。

诉衷情(木犀)

宋代 韩元吉

疏疏密密未开时。装点最繁枝。分明占断秋思,一任晓风吹。
金缕细,翠绡垂。画阑西。嫦娥也道,一种幽香,几处相宜。

送沈千里教授邵阳

宋代 韩元吉

縠纹江畔得君诗,俊逸清新字字奇。
一笑偶成归妹约,几年还见外孙辞。
横经绛帐地虽远,给劄金门天未迟。
痛饮离骚吾事尔,湘山风物与春期。

送王德和赴调改秩

宋代 韩元吉

樽酒盘蔬语夜阑,三年犹得几追欢。
海棠半折春方好,杨柳都青社正寒。
筹画定应瞻武帐,文华端合待金銮。
割鸡底用磨天刃,迟日湖山满意看。

七夕亚之置酒再用前韵

宋代 韩元吉

乌鹊无声夜向阑,空庭插竹巧谁看。
长生殿里金钗暖,百子池边五缕寒。
梦破清风吹雨脚,醉余新月上林端。
閒来不辨论时节,賸喜秋花共夕餐。

毛文仲惠文编

宋代 韩元吉

平生毛公诗,训传固已久。纷纭齐鲁失,浪自开户牖。

至哉一言蔽,可用严墨守。渊源见云仍,梦泽吞八九。

雕章与棘句,锦绣间琼玖。嶷如犀始擢,粲若蚌初剖。

肉食乃闻韶,昼日或见斗。三百篇未忘,七十子何有。

应如摩天刃,要是修月手。时来岂无用,妙处端不朽。

君看夸夺儿,在后熟顾叟。喧啾蛩负户,嘈囋蝉荫柳。

谁令口鸣悲,正使心欲呕。岂无熊罴士,底问牛马走。

岧峣金闺门,豪杰自先后。而君尚穷滞,履敝衿见肘。

才名三十年,肮脏惊白首。我惭拜嘉赐,幼妇连齑臼。

相望百里远,曾未共樽酒。期君颂中兴,步出次山右。

韩元吉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47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