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雨过净慈寺契原山堂听岭云上人弹琴

雨过净慈寺契原山堂听岭云上人弹琴

清代 杭世骏

萧条桫椤林,一雨转清绝。颖师净名室,孤影澹行迹。

棱棱木叶衣,瘦骭遮不没。余事出声闻,结想渺林樾。

散作一指禅,触响动超忽。七条泠泠弦,不与山水隔。

晚花萎无香,幽径艳还灭。天高风露澄,戒缚破枯寂。

潭潭木石心,钩拨见古拙。老猿蹑月听,遥峰堕空碧。

诗人杭世骏的古诗

沂州道中忆故园梅信 其一

清代 杭世骏

买得梅花手自栽,清严标格共徘徊。荒城古驿人千里,一段生香拗不来。

酬丁处士钱送江口

清代 杭世骏

娟娟隔岸山,历历临江树。摇摇独客心,漠漠沙洲渡。

褰裳送行舟,劳子远来赴。去住各艰辛,川涂莽回互。

征侨嗟不逢,芳华怅迟暮。了思良会难,始省初心误。

纡威入晚烟,不辨烟中路。饥禽解笑人,投老去丘墓。

秋雨 其一

清代 杭世骏

晓起屏山掩画螺,惊风有意撼槐柯。空阶几日苔痕合,脱叶飞来雨点多。

出国门作 其二

清代 杭世骏

尘涨都亭失翠微,一行风柳扑人飞。蝶将晒午先垂翅,荷为延秋早褪衣。

七载旧游程可按,卅年壮志事全违。穷檐肯负名山业,史稿还堪证昔非。

题严光传后 其二

清代 杭世骏

一卷《尚书》受业新,买驴给费剧艰辛。庐江尚有韩同舍,只说先生是故人。

秋雨 其三

清代 杭世骏

岩扉过雨发寒皴,石色苍凉不见人。偶向翠廓閒倚拍,两枝红蓼漾秋鳞。

题陈元孝遗象 其四

清代 杭世骏

岭海论《风》《雅》,平生一瓣香。晓音动岩壑,幽意到羲皇。

掩卷惊波定,停杯落日黄。清高仰遗象,肃拜涕沾裳。

题陈元孝遗象 其五

清代 杭世骏

袁粲能无传,嵇康亦有儿。古人谁汝匹,信史岂吾欺。

寂寞徒看画,苍凉祇益诗。怀贤兼论世,凄绝卷还时。

过赵一清用东坡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韵

清代 杭世骏

岩岩酒阵朝飞檄,兔盏鸡缸纷不一。敬容残客罢周旋,特敕当关脱名籍。

筵前棋槊镇相娱,绝胜弯弧制鸣镝。横窗秋色弄幽姿,疑有花魂呼欲出。

为怜十指费诠排,相遣双鳌破岑寂。别雕秀句写欢悰,归咏声应出金石。

沂州道中忆故园梅信 其二

清代 杭世骏

吾家十笏小禅龛,清境迢迢梦亦谙。底事冰魂断消息,更无天气似江南。

书燉煌集后寄顾行人之珽三水

清代 杭世骏

指掌西陲聚米图,岩疆版筑集烝徒。天开敕勒穹庐远,地拓瓜沙戍垒孤。

鸡塞梦寒飞锦段,雁关烽息閟金符。冰霜诗句贤劳绩,补入《燉煌实录》无。

题严光传后 其一

清代 杭世骏

坚卧难教姓氏埋,至今严濑有高台。若为不著羊裘钓,更有何人物色来。

胡三应瑞爱皋亭山水有结庐之原诗以坚之 其一

清代 杭世骏

君如买宅皋亭住,须种梅花三百树。树里茅堂树外桥,杖策寒香袭衣屦。

大残叶大转阴浓,雨过苔黏更盘互。邻叟来传补竹方,幽禽唤与寻山路。

烟钟际暝答村大,渔火沿流破溪雾。眼前好景画难真,身外良图计非误。

瓜皮艇小载琴来,相访柴门月初吐。

沙口守潮

清代 杭世骏

泼火微微雨,推篷静候潮。春风斤竹色,吹绿过沙腰。

赠金观察志章 其一

清代 杭世骏

江上银涛滚滚催,草堂刚对曲江开。横襟坐揽千峰秀,放笔平添万壑哀。

海国苍茫徵故迹,霸图销歇出惊才。城南不少豪韩愈,眼见低头下拜来。

胡三应瑞爱皋亭山水有结庐之原诗以坚之 其二

清代 杭世骏

汲泉日日招僧雏,煎茶扫叶秋可娱。西林僛僛响凉雨,夹岸瑟瑟摇青芦。

长歌棹入藕花去,廿里即是临平湖。湖外家家粳稻足,况有鱼蚬兼茭菰。

长年饱饭一无事,不愧识字耕田夫。桃源已迷盘谷迥,投老舍此安归乎。

看君决计入寥廓,黄鹤云间呼。

春雨书事用寇忠悯韵

清代 杭世骏

一径濛濛地,端居感寸心。乱飘鱼火失,寒逐野塘深。

云阔迷新树,岩低匿暝禽。明朝阻幽兴,无分策疏林。

同籍有戍遣之事寄诗奉慰

清代 杭世骏

来日何当叹大难,生全须信主恩宽。三千碛道黄花古,一两轮啼素载寒。

去国定知无胜饯,破家岂为爱微官。东西南北惟君使,好作王程戴斗看。

雨过净慈寺契原山堂听岭云上人弹琴

清代 杭世骏

萧条桫椤林,一雨转清绝。颖师净名室,孤影澹行迹。

棱棱木叶衣,瘦骭遮不没。余事出声闻,结想渺林樾。

散作一指禅,触响动超忽。七条泠泠弦,不与山水隔。

晚花萎无香,幽径艳还灭。天高风露澄,戒缚破枯寂。

潭潭木石心,钩拨见古拙。老猿蹑月听,遥峰堕空碧。

禹城

清代 杭世骏

小市尘稀眼缬明,一街寒日筑球声。故人传说休官处,冷骑萧萧过禹城。

杭世骏

杭世骏

杭世骏(1695—1773),清代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阿骏,室名道古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鸿博,授编修,官御史。乾隆八年(1743),因上疏言事,遭帝诘问,革职后以奉养老母和攻读著述为事。乾隆十六年(1751)得以平反,官复原职。晚年主讲广东粤秀和江苏扬州两书院。工书,善写梅竹、山水小品,疏澹有逸致。生平勤力学术,著述颇丰,著有《道古堂集》《榕桂堂集》等。► 3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