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鲥鱼

鲥鱼

明代 何景明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应先。
赐鲜徧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
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筯金盘敢望传。

何景明鲥鱼译文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应先。
五月的鲥鱼已从江南运到北京,荔枝和卢桔也未能抢先。
赐鲜徧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
皇帝赏赐的时鲜食品遍及到宦官宅第,时鲜祭品已熟有谁来主持宗庙的筵席。
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尽管风沙满天,送鲥鱼的驿骑仍在奔驰,遇上炎热的暑天就在江上送鱼船里用冰雪护着鲥鱼。
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筯金盘敢望传。
白色的鱼鳞细嫩的鱼刺实在令人喜爱,又岂敢盼望皇帝赏赐那玉箸金盘。

何景明鲥鱼注释

鲥鱼:产海洋中,春夏之交为产卵期,方溯河而上,南方江河中多有之,以江苏镇江市之金山、浙江之桐庐县等处所产为最有名。
燕:指北京,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自南京迁都于此。
卢橘:《文选》注为枇杷。《本草纲目》李时珍注为金橘。此应指枇杷。先:抢先。
鲜:时鲜食品。及:到。中珰(dāng):宦官。珰,冠饰。第:宅第,府第。
荐:无牲而祭曰荐,指时鲜祭品。开:设,此指主持。
寝庙:即宗庙,前为庙,后为寝。筵:筵席。
风尘:风沙。驰:奔驰。
江船:江中之船,此指送鱼船。
玉筯(zhù)金盘:皇帝赐臣下食物所用器物。筯,同“箸”。
敢:岂敢。望:盼望。传:颁赐,赏赐。

何景明鲥鱼创作背景

  何景明于公元1502年(弘治十五年)登进士第,时年十九岁,授中书舍人,其任职期间,曾屡屡触怒宦官佞幸,以致九年间于中书舍人位不得升迁。明武宗在位间,宦官刘瑾专权。何景明上书吏部尚书,劝其秉政勿挠,言辞颇激烈,未被采纳,因告病还乡。刘瑾败后,何景明经李东阳荐举复职,不久,又上《应诏陈言治安疏》呈明武宗,针对其收养太监家奴钱宁为义子等弊端,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任”。此诗即是诗人针对宦官专横当道之时政所作的讽刺诗作。

何景明鲥鱼赏析

  此诗通过咏鲥鱼,讽刺君王重口体之养而劳民伤财,重宦官小人而忘祖宗远君子。诗以颔联为中坚,首联写鲥鱼被帝王看重,颈联写营运时情况,尾联抒发感叹,都为鲥鱼入宫后赐宦官而不及荐祖庙而铺设。全诗咏鲥鱼,但不是一般的咏物,而是重在讽刺,对比之中深含讽刺,讽刺中寓对比,相互照应。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桔未应先。”两句写江南鲥鱼,五月就运到北京。第一句点出了五月间船经过许多地方,才把这鲜美的鲥鱼运到北京。此时正是鲥鱼最鲜美的时候。但这时连南方的荔枝,卢橘都未能运到北京,可见鲥鱼之鲜。诗人运用对比,揭露了封建帝王的生活需要已达到穷奢极欲的地步。
  “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三四句写赐鲥鱼给宦官而不祭宗庙。这里用“中珰”来代称宦官。皇帝把新鲜的鲥鱼赏赐给宫廷中每一个宦官之家,从中可知“皇恩浩荡”,说明宦官地位很高,备受恩宠。从中也可知道鲥鱼的贵重、也反衬了宦官的地位和权势。各地贡给京都的时鲜土特产,封建帝王竟置宗庙于脑后,而先赏赐宦官,说明了封建统治者所标榜的孝道是多么虚伪。此联亦是下句同上句对照,讽刺意义鲜明。
  “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五六句写陆路水路送鱼忙。尽管是满天风沙,送鲥鱼的驿骑,仍日夜奔驰。在炎热的暑天,江上送鱼船里就用冰雪护着鱼,以保持其鲜味。鲥鱼运到北京其间历经千辛万苦。白天信使骑着马在风尘中奔驰,一路上不知累倒了多少匹健壮的马匹。一个“驰”字、“护”字,就足以说明封建帝王为享乐腐化的生活而不惜劳民伤财。
  结尾两句写受赐无望的愤懑。鲥鱼白鳞细骨很可爱,但只有那些“玉筯金盘”才有希望得到宫中传来的赏赐。由鱼论及朝政,表示了作者对明中叶宦官专横当道的莫大讽刺,亦表示诗人自己受赐无望。以此作结,既说明了诗人的愿望,也说明了诗人的不满。
  全诗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以突出主题。作者将讽刺性放在对比之中,用鲥鱼之鲜对比宦官之贵,用不祭祖先却先赐鲥鱼对比皇帝同宦官的关系,再用运鱼进京的千辛万苦对比宦官正举着玉箸夹吃金盘中的鲥鱼,对比之中深含讽刺,讽刺中寓对比,相互照应,因而构成了这首诗深刻的讽刺意义。

诗人何景明的古诗

送胡承之北上

明代 何景明

秦关迢递南山曲,汉阁嶙峋北极长。扬策耻誇终孺子,上书不学老冯唐。

斗边银汉仙槎影,天上春云昼省香。此去中朝才予列,定知词赋有辉光。

九月二十六日同贾广文刘举人任贡士高夔府先生宅内赏菊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秋来摇落倍堪嗟,喜见孤芳殿物华。深院护篱元密密,小堂穿径故斜斜。

清词屡动诗人座,白酒还逢处士家。老逐少来无住日,莫教空负满头花。

长安大道行

明代 何景明

长安大道如弦直,车马相逢不相识。金鞭玉毂共争先,日日红尘大道边。

七贵门前罗将相,五侯座上列神仙。五侯七贵同杯酒,万骑于夫尽奔走。

一言得意贱可贵,百计奉身无亦有。杯酒经过日共游,比权并势暗相谋。

才见黄金结兄弟,忽看白刃起仇雠。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

富贵谁言福作门,骄奢终与祸为邻。瑶台歌舞新更主,金谷池亭别与人。

豪宾贵客如风霰,鞍马当时倏雷电。得饱空闻鞲上鹰,附炎不见梁间燕。

寻常只道太山安,顷刻宁知沧海变。秋来春去互推迁,物理相寻是等闲。

岂知盛满衰仍至,岂识忧从乐极还。独怪梁生何感慨,拂袖长歌辞汉关。

溵之水

明代 何景明

溵之水,可以方,可以舟。子之归矣,可以斯游。溵之水,可以河,可以海。

子之归矣,可以斯迈。溵水有岸,白石有烂。斯迈斯游,桨也永叹。

送赵元泽之嵩明州

明代 何景明

日莫千花出汉园,秋深万水入湘沅。干戈喜见黄尘息,勋业愁看白发繁。

西域瑶琨常北贡,南天星斗似中原。一官万里何嗟叹,倚剑长歌行路言。

送刘御史按淮扬诸郡

明代 何景明

台臣令按地,圣祖旧开疆。白云万里来,千载还帝乡。

伊昔草昧初,血战尘茫茫。一马渡天堑,六龙飞淮扬。

尧阶起三尺,禹迹遗八荒。江海控形劫,邦家存纪纲。

遐哉百年馀,世变隳其常。城社穴孤鼠,当途走豺狼。

君埋都亭轮,再睹司隶章。述职属兹岁,巡狩代我王。

泛舟淮泗急,褰幕风日凉。鹰隼在寥阔,一击乘秋霜。

忆昔行

明代 何景明

忆昔长安相会日,君方壮年我年小。只今容颜有更变,何况世事无纷扰。

先帝衣冠半零落,十年宾友全稀少。君今始作紫薇臣,笑我金门落魄人。

冯唐上书亦叹冠,子云识字空愁贫。艳阳三月桃李耀,君非壮年我非少。

花开酒熟君远行,可惜春风阻欢笑。明星迢迢车关关,遥向楚水辞燕山。

但看朱绂在腰下,莫使白发生颅间。武昌城边江色淀,襄阳汉水尤堪羡。

东行何日访鲈鱼,南飞不得随鸿雁。少癖山水耽云松,两年楚上多行踪。

浮湘直下三千里,望岳遥瞻七七峰。知君跌宕轻驷马,顾予岂是功名者。

安得浮沉帝座傍,会须览眺苍梧野。苍梧风烟秋色开,武昌高楼吹笛哀。

帝乘白云去不返,仙人黄鹤何时来。君行访古兼化俗,长楫輶轩指南极。

岸上游穿罴虎林,潭中坐傍鼋鼍国。他时倘觅桃花源,北风为尔传消息。

得献吉江西书

明代 何景明

近得浔阳江上书,遥思李白更愁予。
天边魑魅窥人过,日暮鼋鼍江客居。
鼓柁湘江应未得,买田阳羡定何如?
他年淮水能相访,桐柏山中共结庐。

桃川宫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溪谷多青氛,朝暮不可知。鸡鸣洞中树,轻暾散华池。

白石流丹液,灵葩耀朱蕤。谁能学丹术,遂使尘网离。

拟古诗十八首 其九

明代 何景明

汎汎东流河,袅袅河上柳。春风暮飘摇,花飞不相守。

柔条欲攀赠,何堪入君手。惟有南山桐,可以遗我友。

雪中宴袁挥使惟武宅

明代 何景明

四郊飞雪暗高城,北风怒号天杳冥。将军宅中昼击鼓,哀筝鸣笛罗后庭。

我时冻吟在西野,忽见将军送书者。开书读罢喜即行,邀我入门方下马。

凝辉绚素开帘吟,流风回霰满堂中。青毡帐高雪不湿,兰灯夜照氍毹红。

卿家父子皆好客,能留对雪欢今夕。已看称寿奉千金,况复徵歌出双璧。

梁园宾客多交游,谢家兄弟尽风流。古人胜事长已矣,吾辈优游亦尔俦。

寄孙世其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对书当为读,对食当为饱。平生无限事,努力在远道。

东岩亭

明代 何景明

卜筑东岩白石矼,孤亭袅袅出烟江。细分杨柳开风槛,倒影扶桑坐日窗。

雨中红芍药

明代 何景明

百花堪独立,一雨更风流。日暮行云女,仙裳覆楚丘。

明添丹脸激,暗抱锦心愁。晴昼犹须赏,何人驻紫骝。

秋兴八首 其七

明代 何景明

袅袅西风歇众芳,天高溪谷迥烟霜。孤城落雁冲寒水,万树鸣蝉带夕阳。

尘满一区杨子宅,蓬生三径蒋公堂。相过未有裘羊辈,醉里狂歌亦自长。

赤壁图歌

明代 何景明

老暪横槊江之皋,眼中吴越一秋毫。吴人彀弩来江左,江头鸣笳昼举火。

旌旗飘扬北风前,舳舻化作江中烟。英雄一去音尘灭,断水残山吊词客。

白雪堂寒草烟暮,黄泥坂下临皋路。酒酣唤客吹玉箫,江风山月不待招。

昔时霸业那足数,鹤梦悠悠眇千古。回首东坡百世人,图画苍茫空有神。

古峰画梅歌

明代 何景明

空江月堕孤山晓,直干横枝疏更好。夜来梦破碧窗虚,残雪半庭寒不扫。

小桥水浅影初斜,野径风清香未老。霜蒐月魄独俜停,玉骨冰肌自枯槁。

溪头数点瘦花明,坞云漠漠林烟渺。逋翁湖山诗思闲,寂寂柴门春醉倒。

山亭昼午鹤飞还,一声长笛江门悄。

还至别业四首 其四

明代 何景明

弭驾及春暮,比屋事耘耕。时物展遐瞩,契我遗俗情。

故林茂以密,敝庐亦将成。芳兰冒紫葳,园柳尚垂荣。

泽葵蔓废井,瓜田依故城。策杖衡门下,仰偃遂平生。

所愿在怡亲,馀者奚足营。世情恶衰歇,天道递亏盈。

驷马岂不贵,翻覆坐相倾。

夜集刘德徵

明代 何景明

冬夜深杯醉减愁,北堂寒色坐幽幽。长安第宅频相过,海内冠裳此并游。

竹静风灯悬近牖,天清霜月起明楼。燕南楚北谁非客,旅雁宾鸿各自求。

寄粹夫四首 其一

明代 何景明

伊昔京室娱,安知岐路戚。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

同源异流上,抚事乖心迹。终尔返轮鞅,音尘慰岑寂。

何景明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5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