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槎溪

槎溪

元代 何中

岸断风敧柳,村寒雨病花。妄心贪自适,危路得长嗟。

别壑乱云散,危滩归鹭斜。平生谢康乐,幽意满天涯。

诗人何中的古诗

吴仲谷来喜雨

元代 何中

山居难适俗,到县动经年。偶出成奇事,相看各粲然。

酒深孤匊外,灯淡小楼偏。草草荀陈夕,他时倘有传。

閤皂山鸤水台

元代 何中

两山阨一峡,几丈落寒水。蜀滩春涛壮,吴江夜潮起。

静听得天韵,冥参洞玄理。遽得还末能,淹回成自喜。

幸兹有台亭,绿荫极清美。霏霏林香生,郁郁山光委。

本非尘土胸,偶此一流憩。所闻尽心闻,我耳毋烦洗。

辛亥元夕二日

元代 何中

顽坐故贪默,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读史三首 其二

元代 何中

嬴法四海热,震荡昏三光。云飞大风起,赤子沐清凉。

当时周旋人,一瞰罹身殃。悠悠赤松子,不识为何祥。

千年有崔浩,前修持自彰。岂知愧所事,乃是元家王。

恐非凤衔图,但见雁求梁。伊尔山中人,勿弃兰蕙芳。

读晋史九首 其五

元代 何中

高平释时论,鲁褒钱神篇。晋辙固难挽,犹胜谈虚玄。

夷甫晚良悔,将死复何言。谁登平乘楼,尚能议诸贤。

老庄异端学,冥合归自然。萧曹相业大,文景王道便。

尊尚本非异,兴衰由此迁。信知浮论者,亡国有馀愆。

南浦旅怀

元代 何中

乡近岁已阑,犹为候风客。落霙盖篷深,三日不知息。

浦树分城烟,水明远沙色。满筐红竹枝,渡人隔村夕。

久滞妻孥望,孤还友朋惜。音形两暌离,情生自难抑。

雨后晚行二首 其一

元代 何中

谩适閒中兴,应知事外情。江山归钓影,天地入笳声。

小市风烟合,孤村竹树清。眼中赊小景,收拾即诗成。

游芙蓉山八首 其三

元代 何中

春风吹众树,春唤如鸣梭。平烟带远村,时闻樵者歌。

田父有真乐,东皋牧群鹅。烟暖众草合,艳绿如流波。

搔首负白日,欢然得婆娑。事立或福的,识深乃愁多。

西家酒正熟,况此天气和。

访程汉翁不遇赋寄

元代 何中

高躅洽冥栖,钝资得暌阻。逢人问来期,指日往城府。

俄闻幽軨至,迎候急江浒。沙柳归流风,阴虹割飞雨。

还同骑马客,寻竹叩深户。多蕴喜顿倾,失觏还茹苦。

度鸟遗还声,缄情促归武。怊怅新城云,秋山事晴妩。

幸因揭阳侯,日日閒玄悟。

早发东阿午经东平晚宿汶上是日雪

元代 何中

严装齐地晓,投馆鲁乡暮。天寒客心速,雪下车声去。

迷兽出桑畦,流人披野路。浅霭须城山,斜桥汶津树。

前圣有遗业,惝惘经行处。荷蓧与耦耕,何其得深趣。

招仙观

元代 何中

逶迤溪南路,窈窕招仙谷。
空堂两道人,残棋映深竹。
一叶响疏篱,双鸦啼高屋。
出门随归人,远烧在山麓。

送吴主簿之官石埭

元代 何中

簿领池州去,开帆带雨微。当令公事简,见说县人稀。

云入九华碧,雁惊秋浦飞。丁宁桥下水,官满载书归。

陈虚一尊师山房雨后

元代 何中

一片閒心倚石坛,千峰向背碧当轩。海门雨气悬虹影,洞府香风粲鹤言。

绝艳槿花深映户,生红荔子密围村。早知千里移家近,久办黄冈十亩园。

小斋独坐

元代 何中

老苏朱墨十分工,应笑林间远世踪。翠树玄蝉秋满院,更添何处一声钟?

洪都灵应观榜云径

元代 何中

厌烦取萧閒,随意入云径。上堂敲响板,山童质辞令。

地寂室生凉,体畅心逾静。出门看木阴,佳鸣发清听。

风光匀可爱,水色艳相映。真契成自怡,归路得新咏。

城市门滞留,将无失幽性。

高渊四时歌 其二

元代 何中

阳乌炎炎焦九土,老农吁嗟气如缕。山中神化出移时,一片閒云半溪雨。

谁家金谷有凉台?葵扇桃笙争自媒。清风却在长松下,不须用智不须才。

登李白酒楼

元代 何中

当时谪仙人,四海蜚英声。偶然此一醉,遂有无穷名。

叔世尊放旷,中度翻为轻。颓波浩难返,忧思谁能平。

高渊四时歌 其四

元代 何中

寒鸦万点落叶赤,山风萧萧野日白。池上梅花俱有情,林间茅舍元无客。

人言梅花知岁寒,花亦偶然冰雪间。向来群芳令欲尽,兰芽已动春将还。

新淦太平山

元代 何中

纵观不知远,言登太平山。诸峰卷秋雨,日射风霏间。

悬磴折古石,侧溪倒危潺。金灯如丹红,异卉相斓斑。

忽怅经丘绝,俄欣寻壑间。筠阴聚森爽,樵人指幽关。

声钟出晻霭,演梵作孱颜。静者足吾契,语莹冰珊珊。

厓东野月上,露华膏夜鬟。松杉炯玲珑,流飙过瑶环。

既静有馀听,焉知趺坐顽。偶然在尘表,非能悟无还。

安上人兰若

元代 何中

独寻小兰若,积翠森松筠。禽声悟禅家,幽花吐清芬。

晴日水光合,时飞野鸭群。娟娟前山秀,适来何处云。

清心欣有得,澹焉失腥氛。道人煮春茗,离坐与晤言。

亦忘此境邃,两耳天乐闻。何当脱世网,于焉穷朝曛。

何中

何中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18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