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许伯缄丈重游泮宫画册 其三

题许伯缄丈重游泮宫画册 其三

清代 翁同和

恻恻西风上客裳,掩蓬重炷影前香。黉宫子弟垂垂老,早被人呼白发郎。

诗人翁同和的古诗

小游仙 其四

清代 翁同和

雾阁云窗事渺冥,蛾眉无计学娉婷。姮娥毕竟人间样,怎比银河织女星。

吴又乐名父以先世橙斋公种菜图册见示敬和册中原韵 其四

清代 翁同和

秋夜题诗字半斜,故应敛手学畺芽。近臣踪迹孤儿泪,默数归期已及瓜。

题陈鸿文先生蓑笠图 其三

清代 翁同和

汝南清德媲前贤,卖到城西屋数椽。再拜敬题先友记,伤情二百八年前。

吴又乐名父以先世橙斋公种菜图册见示敬和册中原韵 其三

清代 翁同和

补衲庵荒曲径斜,年年丛桂发新芽。楹书读遍三千卷,别有农书教艺瓜。

题王椒畦画册 其二

清代 翁同和

易画轩中老画师,先人气谊最相知。湖山中有渊源在,相见金陵寄扇时。

从梅里至许浦口口号四首选一

清代 翁同和

北去溪流曲似之,长桥活板最相宜。潮来潮去浑无定,客与舟人两不知。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 其四

清代 翁同和

多病偏僧热,今朝又怯凉。秋阴含雨重,野树划沙长。

马矢煨茶苦,骡纲载果香。一餐吾隗汝,底事宿舂粮。

谢崇受之赠苏斋写明人诗 三首选二 其一

清代 翁同和

谁写明贤塞下词,九边月落雁飞时。论诗不及嘉隆后,风格矜严世未知。

小游仙 其十

清代 翁同和

阆风妙圃剧清凉,不愿升天便退藏。留取世间真道德,看人扼腕献奇方。

己丑二月偶见文文水龙舟图发兴摹之既录原诗于上并和一诗

清代 翁同和

具区三万六千顷,容我山椒著一村。小拓轩窗临绝壁,更栽桑竹起平原。

琼靡讵起湘累魄,玉磬难寻学博孙。从此入林甘寂寞,尚嫌箫鼓隔江喧。

仿石田送行图画一扇付筱珊侄

清代 翁同和

别君千万里,郑重此一揖。不画浔阳江,琵琶大呜咽。

小游仙 其六

清代 翁同和

托根端要傍瑶台,未必仙姿胜众材。祇为玉皇亲手种,大家推作百花魁。

题陈司业祖范诗册

清代 翁同和

知止斋中听讲时,儿能执笔父哦诗。白头侍直今何用,惭负寒机千丈丝。

和伯寅旒子韵

清代 翁同和

玉几惊承被冕旒,千艰万阨一时休。微躯甘做兰亭殉,清血徒凭更宇流。

馈奠已更犹似梦,上书无术感言愁。麻鞋风雪桥山路,早有神光烛帝邱。

题自藏石谷仿董巨画卷题自藏石谷仿董巨画卷

清代 翁同和

鹓行人杰未全无,文学居然胜大夫。互市忽来回纥马,割城谁献督亢图。

春申舟次偶成

清代 翁同和

春申浦畔子胥祠,正是山寒木落时。四裔竟将魑魅禦,寸衷尚有鬼神知。

老韩合传谁能辨,刘李同官莫漫疑。此去闭门深谷里,会须读易更言诗。

题戴文节画扇

清代 翁同和

愈涩愈生笔愈灵,当年妙语我曾聆。可怜十月江南景,一角残山分外青。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 其一

清代 翁同和

吾生辞墓不辞家,未敢忘情且避哗。畏此简书行有日,溷人笔劄浩无涯。

君亲担荷微躯弱,身世艰难去路赊。正合迟迟偏汲汲,辛峰凄断白云遮。

游西山见宝竹坡题名因书其后

清代 翁同和

衮衮中朝彦,何人第一流。苍茫万言疏,悱恻五湖舟。

直谏吾终敬,长贫尔岂愁。何时枫叶下,同醉万山秋。

沈石天花药盦和尚属题 其三

清代 翁同和

徐公铁笔写梅花,遗迹多留浙水涯。此画曾陪诗县令,故应供养梵王家。

翁同和

翁同和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9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