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巩道
金貂七叶旧家声,心在三湘水共清。鲸浪静时誇柱石,雪花飞处待调羹。
南来岭树皆含润,北望燕云又送行。惭愧道傍虚报称,满江明月写离情。
宿伯玉庄寄梁芝五
落花村路暝生烟,客有羁愁夕未眠。树底壑深云不去,江心楼正月长悬。
青春得酒消残夜,白社无书隔一年。借问伯鸾今寂寞,五噫歌罢向谁传。
代友赠人
村家忽见野花开,几度微风拂草来。红泪暗添帘外雨,玉浆亲乞手中杯。
难教明月光长在,却恨秋波去不回。自失武陵无路到,一生心事化秦灰。
寄陈金吾元孝二首 其二
十年游客路多岐,玉面虬髯是所思。牢落故乡穷病日,风流当世盛名时。
轻尘过眼悠悠去,明镜观心默默知。待化碧天虹百尺,与君文字照南离。
夏日湖上口占二首 其二
猎猎西风吹海天,一群沙鸟逐渔船。浮生无限江山泪,何处逢人乞酒钱。
过易宣人故居
花闭空城草路非,重来庭巷认双扉。长沙赋罢年方少,孤竹歌成琴已违。
久挂绿琴弦自解,旧题红叶墨全稀。此情拟向邻人说,哀笛无端弄落晖。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二
笑剔银灯再赋诗,绿荷风起四边吹。湖心鸥鹭閒于我,镜里须眉老向谁。
一片夜痕浮树色,数重人影乱花枝。为欢自有平原约,何用劳劳更买丝。
舟上作
峡水牵情去复斜,江痕山影两相遮。白浮舟路怜沙鸟,红落蓬窗觉岸花。
远寺钟声沉野日,断桥松色锁微霞。旧游到此空惆怅,一片幽晖叫暮鸦。
楼居
渐欲离尘不住楼,入云终日倚秋阴。经时俯仰谁同立,双眼江山看自深。
天近易看朝日出,地高难禁暮蝉吟。仲宣词赋元规夜,不过登临一夕心。
寄李祁年
寂寥村落水篱空,吹落莲花钓艇红。几尺残潮行瘦鹤,半天疏雨见低虹。
吟成尽写当窗叶,酒醒长临过海风。不信思君双泪眼,夕阳江上看丹枫。
湖上白莲十首 其八
谁与众芳说是非,百年踪迹钓鱼矶。玉簪错认嫦娥赠,环佩分明洛女归。
无梦不曾离水殿,有情偏爱绕书帷。孤根带得瑶池种,不向人间乞紫衣。
怀李东苑
树里阴浓昼寂然,湿云蒸作一溪烟。愁中生计沉杯底,梦里功名到枕边。
野水流来初落蕊,江风吹起欲吟蝉。蓬门若肯停车从,经授侯芭或敢传。
寄郑野鹿
海气茫茫草阁虚,闻君归后复斋居。道人住世原无相,廉吏传家尚有书。
风惹竹花摇绿酒,雨倾菱叶放红蕖。物情处处生惆怅,定着残蓑问老渔。
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 其二
横放扁舟掠浅沙,却从波底见明霞。浮生尽日依渔父,旧梦今朝付酒家。
花谢已无重过蝶,城昏犹有后栖鸦。邵平本欲忘名姓,误向青门学种瓜。
寄李修容
红菱渡口水如天,独抱孤琴上酒船。十里草痕收岸雨,一时诗兴识江烟。
人非旧识知谁老,地是曾游忆往年。相隔乱山无路到,月华分作两乡圆。
惠阳书事
军兴三载急追呼,长吏曾知疾病无。不向田园触旧赋,又从瓜果索新租。
儿童入市愁心切,妇女提筐泪眼枯。一举义旗民日促,后人从此薄征诛。
滩上
云在高天月在波,两层清影照长河。重来烟树情何限,独宿孤篷恨自多。
万丈落星惊角枕,数声流水冷轻罗。临风欲咏心先折,空绕渔舟夜听歌。
暮投石子村
晚烟含树隐孤村,一水通船石有门。不见溪花开白昼,但怜渔火照青尊。
悲风尽脱临厓叶,落□争啼挂树猿。便欲回舟向沧海,秋波犹恐易锁魂。
冬夜与陈、梁二君咏物,各得三首 其三 灯
江城月黑路参差,夜火如星忽聚沙。乱拂晓风同客梦,远临江水断渔家。
□烟不断依山出,暮色无聊背雨斜。正好垂帘对孤影,酒阑开罢一双花。
九日重阳
岁岁重阳客在家,今年流落在天涯。茂陵多病惊秋雨,彭泽空尊负菊花。
乡远江关闻野雁,时危风雪起悲笳。故侯一去歌钟冷,谁复龙山醉孟嘉。
过零丁洋怀宋文丞相
漠漠寒烟返照时,文山当日此题诗。艰难早识谁无死,凭吊惟应我独悲。
欲写遗篇投逝水,难寻游迹荐江蓠。亦曾惶恐滩头宿,一种风涛两处吹。
何巩道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259篇诗文
过云梯山忆故人郑太泉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九
呈彭飞云太守
种秫
石湖送伍氏兄弟归羊城二首 其一
过羊城投汪鐏石先生
永夜同李祈年分赋
寄呈苍梧黄卧庵刺史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七
晚承式祖侄过话心曲快甚而此赋
秋夜寄黄龙山
秋湘堂偶成
归乡七首 其二
再泛甘滩
是夕乡心益切因寄潘剩水
湖上白莲十首 其十
上金鸿胪三首 其二
霜溪
咏草
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 其四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一
过武侯祠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三
过赠二白堂主人
寄杨氏兄弟
春寒次罗尊城韵
放舟甘滩寄王楚臣
归乡七首 其四
范湖口号三首 其二
寄易宣人隐居
舟次三山渡口
日日诗三首 其三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三
寿谢观察尊人双寿
登古冈城东山
重游小岭 其一
秋日集高氏园亭
昨日
过静莲女庵
舍弟归香山
悼更涉上人
寄曹本沂
舟次峡山
赠朗宁治中顾象之
上金鸿胪三首 其一
江门道中
□送王伯甫之山左省亲
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 其三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六
寄梁容若姊丈
送谢鹾使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四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