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冬雨叹三首 其一

冬雨叹三首 其一

明代 何景明

季冬十日雨不娓,寒烟冻雾何凄凄。城头无由见白日,坂下秪是愁黄泥。

乡中饿叟纳官赋,白头赤脚行中路。薄暮临河望郡城,水深岸滑何由渡。

诗人何景明的古诗

拟古诗十八首 其八

明代 何景明

郁郁山上松,高枝布天涯。上有女萝草,缠绵誓不移。

葛生蒙于楚,浮萍寄清池。贵贱虽殊途,附托各有宜。

伊昔侍君子,朝夕奉恩私。驰心在皓首,何意中暌离。

穷年守房室,常恐踰良时。思君如日月,所冀光不遗。

陇右行送徐少参

明代 何景明

陇右地,长安西行一千里。秦日长城号塞垣,汉时故郡称天水。

圣朝扫荡无烽烟,射猎之地为桑田。熟羌卖马常入塞,将军游骑不出边。

知君风采古遗爱,扬策传符度关内。父老三秦望节来,犬戎诸夷遮马拜。

开藩分道镇边尘,居守巡行历几春。熊轼朱幡今岳伯,豸冠白笔旧台臣。

瓦亭之西半山谷,土室阴阴连板屋。落月孤城清渭源,寒云古碛黄河曲。

十年此地曾游歌,别来风物今如何。竹花秋临鸟鼠穴,杨叶夕渡鱼龙波。

回看万里风云色,少小趋庭泪沾臆。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

登谢台

明代 何景明

故国萧条登此台,暮云春色转相催。蓬蒿满地悲风起,楼观当空倒影来。

山鸟不随歌舞散,野花曾傍绮罗开。今来古往无穷事,万载消沉共一哀。

雪中漫兴

明代 何景明

长安雪花乱如云,复道层城望不分。行客遥传五侯宅,画楼丝管昼纷纷。

野屋

明代 何景明

野屋双飞燕子低,短檐千尺柳条齐。桃花片片红临水,小麦纤纤青映泥。

题叶邦重山水画限韵

明代 何景明

我爱君家画里峰,更看茅屋傍双松。白云不是人间路,沧海终期物外踪。

野径一春无驻马,石潭深夜有蟠龙。移家欲向溪边住,坐听青山日暮钟。

秋日杂兴十五首 其十二

明代 何景明

斜日村原秋水多,家家门巷好经过。繁弦急管休相聒,田父山妻自解歌。

除夕述哀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别离今几何,墓树亦已青。徒褰素帷泣,奈此玄室扃。

古城积阴雪,虚牖临寒星。岁暮兴慨念,愁立空屏营。

谁谓河广行

明代 何景明

谁谓河广,浊不见泰山。盂水之清,可别媸与妍。清浊苟异,小大安足言。

君子知之,众人皆茫然。

东岩亭

明代 何景明

卜筑东岩白石矼,孤亭袅袅出烟江。细分杨柳开风槛,倒影扶桑坐日窗。

莫罗燕

明代 何景明

罗雀莫罗燕,燕飞在高殿,殿高且深谁得见。主人垂幕高殿中,燕来徘徊不敢通。

杨花落,燕出啄,童子张罗逐黄雀,黄雀入罗燕入幕。

题挂车驾画竹

明代 何景明

画竹忌屈不忌直,息斋由来有笔力。今之画图几百年,人间尚自留真墨。

空堂昼挂风雨寒,明灭纤雾生微澜。细观见竹不见画,何时石上削此三琅玕。

八闽高士挂司马,平生好文兼爱画。碧草停珂夏省中,白云捲幔晴窗下。

每逢宾客出评品,遂使破素增高价。开图似惜孤鸾丛,胡为写置荆棘中。

君不见洞庭之上潇湘岸,翠筱脩篁沙草乱,凤凰不栖鹧鸪怨。

诸将入朝歌十二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大将龙旗朝帝京,至尊亲遣贵臣迎。侍中独领嫖姚部,战马皆归龙虎营。

八日勤甫惠菊

明代 何景明

燕京明日是九日,庭下菊花无一花。岂意高人分玉树,遂令僻地有瑶华。

当轩独酌怜秋石,倚槛丛开映晚沙。便语南邻田给事,不妨就饮过西家。

诸将入朝歌十二首 其一

明代 何景明

北扫燕齐南楚吴,风吹杀气散舆图。蓬莱山下朝诸将,天子戎衣受虏俘。

赠子言

明代 何景明

张生神骏骨,一蹶在衢路。虽有万里才,未蒙千金顾。

腰佩白玉环,手掷金声赋。堂堂烈士身,勿为名所误。

哭以道

明代 何景明

激堕平生邂逅吟,想看垂死更伤心。天涯见面愁虽减,海上传书难已深。

万里艰难归葬日,百年哀怨绝弦音。他时若挂留徐剑,忍向桥山觅墓林。

少谷子行

明代 何景明

少谷子在武夷之山,二十抱策叩燕关。朝排阊阖暮湖海,九霄万里身翻攀。

岂徒声名冠帝里,要使踪迹穷人寰。朅来京华始一识,意气形神两相得。

肺腑真成水声痼,词章亦带烟霞色。龙姿鹤性不易驯,海思江清浩无极。

顷将东游观岱宗,便欲下泛沧溟中。鼍风奔浪岩洞黑,鳌日压山楼观红。

南浮红淮览吴越,复工会稽探禹穴。去鸟晴生雁宕云,飞虹夜蹑天台雪。

波涛窈渺岑崿移,遍访名山入武夷。仗剑不忧百怪出,采芝或得群仙随。

只今妙年始三十,辞官读书志何逸。九曲烟花对草堂,三山萝月开芸室。

已看凤凰在千仞,回首骅骝空万匹。八月高城气稍劲,流萤木叶交相映。

燕山游子落日吟,海滨归客秋风兴。他日遥寻少谷峰,武夷莫作终南径。

送卫进士推武昌

明代 何景明

少年佐郡楚城居,十郡风流尽不如。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

仙人楼阁春云里,贾客帆樯晚照馀。大别山前江汉水,画帘终日对清虚。

何景明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5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