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崔氏四首 其二

送崔氏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畴昔衣冠士,同游若云烂。欢宴未及终,存亡在转盼。

亡者长沉埋,存者各飘散。俯仰天地间,念之一惋叹。

出门送我友,言返故乡县。登高望古疆,河卫浩以漫。

山川白日冥,匹鸟鸣相乱。怆恻怀征途,令我肠中断。

诗人何景明的古诗

八日王宗哲宅见菊

明代 何景明

燕台菊树艳秋堂,楚客乡心益渺茫。人世几回逢一笑,天涯明日过重阳。

高云锦石寒相映,细雨清沙湿不妨。况是右丞多雅咏,可能无兴醉花傍。

裕州行

明代 何景明

今年春夏雨不绝,黄河以南渐杀麦。裕州城中十万家,自经寇盗惟黄沙。

名商大贾岁不集,新丝旧谷嗟何及。郝侯五马天上来,褰帷露冕开风霾。

教农服田贾服贾,只有牛马无豺虎。

子昂画马歌

明代 何景明

学士宋王孙,画马皆龙姿。曾写飞黄出天厩,尚留云影落瑶池。

池头马官锦靴裤,缓鞚长牵时拂顾。万里精神开绢素,百年毛鬣生风雾。

吁嗟内乘无人识,想见奔腾过都国。翠仗朱轩数往来,金羁玉勒增颜色。

只今天子罢南征,又闻东巡辽海城。安得四马忽然生,登台一顾千金轻,天上常随八骏行。

邀刘文直不至

明代 何景明

刘郎招不至,嗜酒世间稀。尔是刘伶后,何妨荷锸归。

玺上人送茶

明代 何景明

郁郁云中秀,山僧采相馈。我有毒热肠,此是清凉味。

艳曲八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日出洛城里,歌钟起四邻。朝游桃李蹊,暮踏车马尘。

游丝罥白日,冉冉愁阳春。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 其六

明代 何景明

大壑百馀尺,流水浩汤汤。我行路中断,欲渡无桥梁。

谁为理舟楫,石乱不可航。改辙上危栈,登兹千仞冈。

临深古有戒,侧足以傍徨。

赠李献吉三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东风吹我衣,白日何杲杲。整驾出郭门,脩涂浩横潦。

登山采幽兰,日暮不盈抱。采之欲何为,遗我平生好。

岂无艳阳花,言子好香草。丈夫有本性,安得不自保。

寸心苟弗移,可以鉴穹昊。

吾郡古要害地也闲居兴怀追咏古迹作诗八首 其五

明代 何景明

郡西山畔旧禅宫,朝暮风烟多不同。已见楼台翠微里,更闻钟鼓白云中。

悼亡三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鸣鸡报早朝,出户履长霜。仰视东方星,三五不成行。

念子当此时,灯前理衣裳。恍然失所在,零泪空滂滂。

和张子纯白发

明代 何景明

我见秋风惊壮心,君悲白发苦相侵。愁多不道潘年少,吟苦谁知越思深。

客里岁时供览镜,天边霜雪助沾襟。平生浪说如云盛,蓬鬓稀疏式似今。

赠田子三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苍苍季冬夕,积雪委中衢。三星出东户,纤月扬西隅。

主人乐行觞,众宾且停车。何况平生友,夙昔共欢娱。

惨恻高堂上,为子重踟蹰。山川缅以邈,岐路在须臾。

出门慎自爱,慰我恒相于。

丛台

明代 何景明

邯郸多侠士,赵地产名娼。日夕高台上,欢宴殊未央。

黄金饰舞榭,白璧缀砍梁。安见千年后,空令春草长。

寄张别驾

明代 何景明

苦忆朗陵张别驾,尺书念忽到林丘。江东亦起秋风兴,溪上难忘花夜舟。

山郭有花空怅望,水亭无客自淹留。汀兰岸柳俱相待,莫负清樽此日游。

三山春宴图歌

明代 何景明

自有三山镇京口,形势跨绝东南山。江吞海吐互变见,参天峙地何巑岏。

凭风倒影万楼阁,动摇缥缈虚无间。色开岛上金银阙,气接天中龙虎关。

我从唐翁画图见,大夫指点三山宴。仙人骖鸾倏来往,烟鬟雾佩流云霰。

江桃千春一放花,海桑亘古终难变。开图为雁长生词,却讶丹青山水奇。

白浪闪灼金芙蓉,青天静拭青琉璃。蓬莱下用六鳌载,缑岭遥将双凤骑。

地灵生人本非偶,祷尼降岳理亦有。大夫家住三山口,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席上分得时字送豫斋二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花影晚离离,迢遥动远思。清宵不成寐,山雨到窗时。

苦热行十首 其四

明代 何景明

午门朝罢午时过,千官万马汗成河。莫道宫中爱长昼,长昼宫中乐事多。

除夜二首 其一

明代 何景明

今夕复何夕,偃仰兹岁周。恋膏耀室隅,中馈进芳馐。

虽无车马客,亲戚自相酬。游鱼安深渊,翔鸟止故丘。

所欢在桑梓,馀者何复求。逝节不重至,来者难预谋。

长跪奉此爵,延年乐千秋。

送以正归其兄衬还关中二首 其一

明代 何景明

贤兄客死在燕山,令弟将归陕路难。哭向北云扶旅衬,望穷西日见乡关。

原鸰雪羽飞偏急,屋树春花发自斑。岐路断肠生死别,暮天回首泪潺湲。

赠颍川张子辰秀才

明代 何景明

闻君已是青云翼,万里飞腾竟若何。纵有当时许由耳,莫教更洗颍川波。

麒麟自掣黄金锁,騕袅终鸣白玉珂。知尔匣中双宝剑,尘埃他日为谁磨。

何景明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5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