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任洪器草亭四首 其二

任洪器草亭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蔷薇深院无行迹,风到闲门扫绿苔。明月满庭香袭袭,野塘新水藕花开。

诗人何景明的古诗

八日王宗哲宅见菊

明代 何景明

燕台菊树艳秋堂,楚客乡心益渺茫。人世几回逢一笑,天涯明日过重阳。

高云锦石寒相映,细雨清沙湿不妨。况是右丞多雅咏,可能无兴醉花傍。

行路难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天河荧荧西北转,织女牵牛不相见。由来天上亦别离,何怪人间有悲怨。

世情磷薄恶衰贱,驾车骑马有人羡。少年不得君爱惜,红颜胜人亦何益。

易水行

明代 何景明

寒风夕吹易水波,渐离击筑荆卿歌。白衣洒泪当祖路,日落登车去不顾。

秦王殿上开地图,舞阳色沮那敢呼。手持匕首摘铜柱,事已不成空骂倨。

噫嗟嗟燕丹,寡谋当灭身。光也自刎何足云,惜哉枉杀樊将军。

高城行

明代 何景明

高城巀巀山百堵,白日树旗夜悬鼓,将军戒严太守武。

城下贼来,城上彀弩。楼军转石,城人负土。噫嗟嗟,城完家可全,城破家为虏。

传与城中人,但保城,莫闭户。

诸将入朝歌十二首 其十

明代 何景明

战士归来皆武冠,紫缨骝马跨金鞍。可怜万国城头月,照见沙场白骨寒。

慰任宏器诸友失第二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青云白发太难平,去雁来鸿亦世情。我亦少时曾得意,十年回首是浮名。

别寺僧是日立春

明代 何景明

别寺逢春日,山盘野菜长。老僧朝具饭,留客更焚香。

雨暮枫花静,云寒柏树苍。独惭骑马去,尘事未能忘。

采葛篇

明代 何景明

野风吹葛葛逾好,绾雾萦烟青袅袅。溪回水白云石苍,石根吊蔓百尺长。

越妇腰镰赤双足,褰裳行歌入中谷。朝日未出雾露寒,花繁叶密采掇难。

年年绩丝作絺绤,奉以服君君莫斁。君知衣葛好,不知采葛苦。

白日畏逢蛇,月黑畏逢虎。君不见吴王宫中细腰女,日向歌筵著白苧。

闻河南寇

明代 何景明

檄书近报河南寇,楚塞梁关转战空。岂有兵车能远救,即愁道路阻难通。

江淮城堑西南险,嵩洛山川天地中。今日至尊忧不细,几时诸将捷音同。

赠望之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良时不克俱,悠悠子行迈。行迈之何方,乃在万里外。

汎舟涉江湘,道远阻湍濑。我心思桂林,倚立增叹嘅。

河清岂无期,奈此日月逝。所愿芳未歇,及兹采荃蕙。

李户部梦阳

明代 何景明

李子振大雅,超驾百世前。著书薄子云,作赋追屈原。

新章益伟丽,一一鸾凤骞。华星错秋空,爝火难为然。

摛文固无匹,投义罕比肩。抗志冀陈力,危言获罪愆。

握瑜不得售,宝弃谁为怜。仲舒贬胶西,贾生亦南迁。

古来有遗愤,非君独哀叹。

葡萄二首 其一

明代 何景明

晴阑袅袅风须动,暑架垂垂露乳寒。却忆高楼清夏日,美人常对水晶盘。

六子诗六子者皆当世名士也予以不类得承契纳辅志励益者多矣病归值 ...

明代 何景明

王君青云姿,志岂屑丘壑。名家出杜鄂,少日游宛洛。

奋身匹文鹓,战羽巢鸾阁。兴文烛雕龙,挥翰凌玄鹤。

雅志在四海,随时偃经略。驰情继谢眺,日晏吟红药。

阁直立春日雪

明代 何景明

天门望雪瞻华盖,御苑迎春试碧桃。窗色向明通散帙,炉烟当昼引挥毫。

云连睥睨银城迥,风绕罘罳玉殿高。綵仗数移西阙宴,金花虚映北宫袍。

任洪器草亭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蔷薇深院无行迹,风到闲门扫绿苔。明月满庭香袭袭,野塘新水藕花开。

和献吉送公顺

明代 何景明

君不见池中鱼,君不见泽中蛇,一朝羽翼起烟雾,向时头角盘泥沙。

神物舒卷各有时,男子岂得常在家。君今年才四十馀,双

王君宿邀蔡大尹过予舍至期雨候蔡不至作诗促之

明代 何景明

招邀数费主人迎,枉顾何惭令尹情。祇为泥途妨出郭,未应风雨却寒盟。

云间不见仙凫下,花外如闻骏马鸣。玉舄凌空休更怯,银鞍傍险亦须行。

袁惟武山水图

明代 何景明

源潭窈窕开层岛,叠岭撑空互倾倒。人家万树隔村原,细雨冥冥春更好。

清江柴扉映春草,樵歌渔唱归林早。帆色遥随返照回,岸沙却被垂杨扫。

袁侯此图爱藏护,画手莫识马与顾。挂壁盘纡见岩壑,开窗拂拭生云雾。

呜呼此图侯当珍重留壁间,万金莫买真江山。

赵生书屋

明代 何景明

城中无日不尘埃,骑马寻朋此地来。篱落过人惊鸟雀,庭阶留客扫莓苔。

不妨浊酒缪绸醉,况有秋花烂熳开。人世相逢元未易,高城钟漏莫频催。

大石关行

明代 何景明

青山千仞城百尺,云中嵯峨列万石。关门控险铁不如,万人可望不可踰。

蛮兵一朝杀关吏,驱马入关履平地。山头矛戟多于草,弩箭射甲如射缟。

当关秪用一夫力,胡为万卒犹难保。君不见山上城堞毁,楼倾四壁立。

青狸苍兕朝对啼,白蒿黄云暮愁入。

何景明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5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