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

唐代 罗隐

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
长桥可避南山远,却恐难防是最灵。

诗人罗隐的古诗

金山僧院

唐代 罗隐

根盘蛟蜃路藤萝,四面无尘辍棹过。
得似吾师始惆怅,眼前终日有风波。

感别元帅尚父(一作病中上钱尚父)

唐代 罗隐

玉函瑶检下台司,记得当时捧领时。半壁龙蛇蟠造化,
满筐山岳动神祇.疲牛舐犊心犹切,阴鹤鸣雏力已衰。
稚子不才身抱疾,日窥贞迹泪双垂。

淮南送司勋李郎中赴阙

唐代 罗隐

中朝品秩重文章,双笔依前赐望郎。五夜星辰归帝座,
半年樽俎奉梁王。南都水暖莲分影,北极天寒雁著行。
不必恋恩多感激,过淮应合见徵黄。

乌程

唐代 罗隐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
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风度泫然。

献尚父大王

唐代 罗隐

数年铁甲定东瓯,夜渡江山瞻斗牛。
今日朱方平殄后,虎符龙节十三州。

过废江宁县(王昌龄曾尉此县)

唐代 罗隐

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漫把文章矜后代,
可知荣贵是他人。莺偷旧韵还成曲,草赖馀吟尽解春。
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寄张侍郎

唐代 罗隐

衰羸岂合话荆州,争奈思多不自由。争路重趋桓典马,
有诗曾上仲宣楼。尘销别迹堪垂泪,树拂他门懒举头。
一种人间太平日,独教零落忆沧洲。

中元夜泊淮口

唐代 罗隐

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秋凉雾露侵灯下,
夜静鱼龙逼岸行。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寄许融(一题作与于韫玉话别)

唐代 罗隐

多病仍疏拙,唯君与我同。帝乡年共老,江徼业俱空。
燕冷辞华屋,蛩凉恨晓丛。白云高几许,全属采芝翁。

冬暮城西晚眺

唐代 罗隐

谬忝莲华幕,虚沾柏署官。欹危长抱疾,衰老不禁寒。
时事已日过,世途行转难。千崖兼万壑,只向望中看。

许由庙

唐代 罗隐

高挂风瓢濯汉滨,土阶三尺愧清尘。
可怜比屋堪封日,若到人间是众人。

北固亭东望寄默师

唐代 罗隐

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
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唯有言堪解,何由见远公。

唐代 罗隐

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
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

唐代 罗隐

越岭千峰秀,淮流一派长。暂凭开物手,来展济时方。
旧迹兰亭在,高风桂树香。地清无等级,天阔任徊翔。
麈尾谈何胜,螭头笔更狂。直曾批凤诏,高已冠鹓行。
啸傲辞民部,雍容出帝乡。赵尧推印绶,句践与封疆。
水占仙人吹,城留御史床。嘉宾邹润甫,百姓贺知章。
席暖飞鹦鹉,尘轻驻骕骦.夜歌珠断续,晴舞雪悠扬。
化向棠阴布,春随棣萼芳。盛名韬不得,雄略晦弥彰。
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感深惟刻骨,时去欲沾裳。
想望鱼烧尾,咨嗟鼠啮肠。可能因蹇拙,便合老沧浪。
题柱心犹壮,移山志不忘。深惭百般病,今日问医王。

冬暮寄裴郎中

唐代 罗隐

晓发星星入镜宜,早年容易近年悲。敢言得事时将晚,
只恐酬恩日渐迟。南国倾心应望速,东堂开口欲从谁。
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野花(一作罗邺诗)

唐代 罗隐

万点红芳血色殷,为无名字对空山。多因戏蝶寻香住,
少有行人辍棹攀。若在侯门看不足,为生江岸见如闲。
结根必竟输桃李,长向春城紫陌间。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代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江南

唐代 罗隐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
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送沈先辈归送

唐代 罗隐

青青月桂触人香,白苧衫轻称沈郎。好继马卿归故里,况称山简在襄阳。

杯倾别岸应须醉,花傍征军渐欲芳。拟把金钱赠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

湘中见进士乔诩

唐代 罗隐

吴公台下别经秋,破虏城边暂驻留。破笑有情堪解梦,
数年无故不同游。云牵楚思横鱼艇,柳送乡心入酒楼。
且酌松醪依旧醉,谁能相见向春愁。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39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