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拈句为玄象上人

拈句为玄象上人

明代 何吾驺

蕤宾有跃铁,枯铜发逸响。夙因固甚微,握手动前想。

冥濛千载间,解衣认指掌。屡劫昧尘沙,真形宁有两。

偶展白也诗,至人洞玄象。无心道自尊,揽镜照孤尚。

一语发心花,空即是色相。

诗人何吾驺的古诗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四

明代 何吾驺

去年吟夏木,携酒听黄鹂。以我此时意,看君别后思。

弹琴流水远,击筑暮云迟。夜雨瀛亭后,怀人大海湄。

己丑诞日奉上敕赐白金文绮恭纪

明代 何吾驺

炎歊满座忽生春,五色金泥赐诞辰。拜捧君恩深汉帝,沽濡天泽瑞臣邻。

七襄辑瑞分官锦,九转还丹自鼎甄。安得世间仁寿者,与同嵩祝答鸿钧。

六十有一初度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迟回六十岁初周,岂待嵇康策可休。堕地一声留结果,翀天双翼总浮沤。

久知尘网无鸾凤,幸释名韬谢马牛。水落霞红千万里,桃花流水有扁舟。

园居吟十二首 其十二

明代 何吾驺

落日垂杨送去航,朝朝浦口断人肠。东流不尽人间事,结得愁缘万古长。

戴安仲新婚赋得引凤曲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绮疏金幌锦为扉,玉宇丹霞望不违。露冷羽衣箫转咽,月移楼影凤频飞。

庚辰初秋日同黎君选徐六出罗子开家从儿侄赋别门人吴孟浚比部于宝 ...

明代 何吾驺

秋空万籁韵如箫,盘礴单衫听海潮。我以宝莲为别业,君参文佛步崇霄。

旧游还忆张灯夜,初地何堪赋别朝。半枕僧床秋唤醒,满堂新句坐淩歊。

曹溪道中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夙昔怀真秘,褰帷访路微。一机原不二,是了更何非。

山即毗卢帽,云如坏色衣。天开能祖意,漫语道南归。

过青州五首 其五

明代 何吾驺

抱膝在鸿干,临风一解冠。数奇还落落,道拙竟漫漫。

隐去犹川涉,归欤叹路难。得还守穷巷,不敢问长安。

己卯八月十五夜大风雨赋示诸生并儿侄三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文光百尺拥登坛,电影交旂照画栏。愿得司衡心似月,天河一浣转芒寒。

答欧子建见寄

明代 何吾驺

摇落深怜白社盟,文章子建是吾兄。十年壮志还春梦,一夕生涯听雨声。

意气赠将生死谊,昂藏那傍古今名。此身未遽经沟渎,忍谓河流不复清。

花阡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吴姬花比越姬多,经宿其如落腻何。就解玉钗轻印落,一锄黄土马嵬坡。

李豫石常吉得旨归养赋赠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一经万里著金门,归拥朱衣尚泪痕。愿祝千龄衔舜日,徵书将母起輶轩。

为王生题葡萄

明代 何吾驺

浓烟三径荫门墙,不为东风引蔓长。试向紫瑛盘外望,乍惊颜色染衣裳。

送别陈子明 其一

明代 何吾驺

经年社事阻相期,乍可溪头挹酒卮。忽语漫漫从此别,愁心一夜绕江湄。

送侯若朴同年还商丘三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共赏长安月,同寻静竹盟。遽随秋色去,其奈客愁生。

分柱弹孤鹤,留笺赋早莺。未须金马是,君自宝鸿名。

月下同诸子发舟游西樵

明代 何吾驺

楼头月色映溪沙,大海潮生拥汉槎。有约浮山淹九月,偶来樵路访三花。

扬帆似借仙人驭,洗灶凭煎处士茶。岂为陟幽恣胜赏,他年吾尔共携家。

初冬同诸子载酒白云洞五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山如复阁也淩烟,玉笏千枝礼碧天。跨鹤人归玄圃夜,浮槎客到白云边。

大声钟鼓小声笛,长幅银河短幅川。活火向僧留半偈,饮泉高诵法华篇。

乞青方竹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翁竹妙天下,之子石如翁。不知文与可,一堂有米公。

置竹石林间,自然生清风。寄言屡邀予,徒苦梦魂通。

为我写千竿,笔补造化功。

午日同欧嘉可李代际高沛卿家从两儿观竞渡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盈盈箫鼓满江潮,猎猎旌旗耀汉霄。共著越罗看竞渡,四飞楚曲信兰桡。

倾阳葵萼迷蘩草,带醉芙蓉乱柳条。就里逃虚观自在,竹阴篱落小溪桥。

麦饼行

明代 何吾驺

燕京三月麦花肥,四月家家捆载归。方春祇祷甘霖至,闾阎欢诵丰年时。

圣主宠嘉下光禄,尝新阖用先春祠。明诏载颁赐广宴,湛露彤弓下禁闱。

仍用孟夏初五嘉,毋取不落策为词。天子楼头宣赐饱,百僚鞠躬俨巍巍。

首列上尊次珍馔,麦饼如环饱重携。盛典肃皇十三载,崇祯五载绍前徽。

公孤九卿暨百执,文鹓武鹭酣恩晖。辇下小民尽欢舞,四方观者咸祝釐。

自此帝心浃八表,何人不被春风嬉。百尔君子并载笔,声光芬郁满凤池。

小臣直讲既五稔,尝时尊馔遍恩私。幸及两班同饮福,载赓载和阐皇禧。

尚恐穷荒未尽识,最后据实纪此诗。

何吾驺

何吾驺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52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