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吾驺
野草寒螀伴客眠,愁心何处对江天。芦沙一碧闻孤雁,欲写閒情不记年。
七夕同黎君选徐六出吴孟浚罗子开陈迪先家从兄弟儿侄饮于濯魄台 ...
童时乞巧老何言,阶下儿孙瓜果繁。六十年来经七夕,都无人笑老天孙。
戴安仲新婚赋得引凤曲 其二
绮疏金幌锦为扉,玉宇丹霞望不违。露冷羽衣箫转咽,月移楼影凤频飞。
得乔生初集兼读兄寄之作赋答
绝盛难为继,何因见二难。云中双华出,天外一峰寒。
向月衫犹短,飞空翮共宽。乍闻流水调,按节待君弹。
园居吟十二首 其十一
乱编芦苇小亭西,苦竹千竿夹碧溪。听尽鸟声春未暮,隔林还有杜鹃啼。
戴安仲新婚赋得引凤曲 其一
侣得瑶池跨凤群,半天彩谷夜缤纷。可知鸾羽飞如雾,故自箫声吹入云。
出山示诸子并别社好里父九首 其四
将发屡忘寐,宁因行李违。图书聊数卷,缣素取充衣。
祖馔春苗长,离津候雁飞。诗书喧里社,吾意待芳徽。
送准儿公车北上禺峡舟中赋时亲友咸集二首 其一
晓望荣光送帝畿,云来宫阙旧恩晖。亦曾携手看花入,犹自将行负背飞。
三径种瓜时著膝,一江醉月览牵衣。圣明孝治思贤切,好策天人答北扉。
李豫石常吉得旨归养赋赠 其四
前贤谱里定盘针,我母觞馀更问心。但念慈乌须返哺,不知八表已为霖。
赠张老师九首 其一
仙郎声价重贤书,气有淩云岂子虚。初见三湘翔凤翥,更看南国化驺虞。
访子建淡圃二首 其一
烟雨寻盟至,名园开几时。楼光浮水映,台影入云欹。
绕径疑无路,穿林欲折枝。薜萝纷晚色,絺绤坐相披。
峡山杂咏十三首 其七 栎社
好似陶彭泽,为民拟葛天。余亦不材者,因君寄大年。
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 其六 得头字
长安太液赋牵牛,底事于今二十秋。溪桥也是天河水,不信牛郎有白头。
夏日同侯若朴金元甫陈居一陈集生饮陆氏山园分赋以名园依绿水野竹 ...
主人能载酒,客到卧林园。松风和竹影,相对水禽喧。
题柳别友人
笼雾笼烟渺不禁,何当著雨复沈沈。秋风一夜愁眉扫,空有长条绾去心。
定心泉
快哉定心泉,一饮清彻骨。至人以此洗,胸中无一物。
隐之云贪泉,夷齐终不易。假使盗蹠来,饮此将安适。
我心如琉璃,与水澄一碧。若向泉觅定,定泉何处觅。
代柬答襄武家兄 其二
梦里离家已六年,不堪人事怅烽烟。閒商鸡肋浑无著,相待雄文碧汉边。
览家宗伯古林公天山堂集
閒披金鉴许谁同,每忆先朝指佞忠。九庙有灵留铁面,千秋遗草照丹枫。
天山堂外人犹昨,风月楼头韵转工。姜桂祇今馀辣性,秩宗南去有如翁。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一 脩竹馆
澹澹复疏疏,宜风更宜雨。主人卧碧茵,饱餐苍翠乳。
送侯若朴同年还商丘三首 其三
共赏长安月,同寻静竹盟。遽随秋色去,其奈客愁生。
分柱弹孤鹤,留笺赋早莺。未须金马是,君自宝鸿名。
庚辰初秋日同黎君选徐六出罗子开家从儿侄赋别门人吴孟浚比部于宝 ...
秋空万籁韵如箫,盘礴单衫听海潮。我以宝莲为别业,君参文佛步崇霄。
旧游还忆张灯夜,初地何堪赋别朝。半枕僧床秋唤醒,满堂新句坐淩歊。
何吾驺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520篇诗文
韶阳除夕承李湛一太夫适馆授餐赋谢 其三
赠王黎公大行
闰三月晦日荻港舟中
戴安仲新婚赋得引凤曲 其三
赠欧子建三首 其三
口占赠友人
长安尘 其二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七
为方生伯情赋白鹦鹉篇
临江赠高德音还粤 其一
癸未岁暮纪怀
二帝子读书处 其一
韶州岁事十首 其九
春日同孔玉横姜燕及倪鸿宝黄石斋集高梁桥台馆分赋
却寄魏仲雪督学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七 文杏亭
邸中种竹十二首 其二
上元日与长发弟口占
望珠江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二
七夕宫词四首 其三
七十开帙二首 其二
次韵答黎缜之
冬日同李伯襄戴公纶过伍国开兄弟园折得八出梅花分赋 其一
舟中留别天竺和尚 其一
戊寅中秋五首 其三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十 萍池
登瀛行
园居吟十二首 其十
冬日病起过凤山园见梅花四首 其二
思妇吟五首 其四
题黎缜之蓼水居
乞青方竹二首 其一
送韩太史还朝
曹溪道中二首 其二
秋悲四首 其四
漫句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 其一
八月十四影同诸子酌荔枝湾暴雨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十三
丁未归舟见新燕同诸子赋
沈云升开府入闽寄赠二首 其一
寄欧子建四首 其一
丁未同诸兄弟过石门
邓宁极过访索赠丛竹园诗
夏日登楼
出都二首 其二
出山示诸子并别社好里父九首 其一
午日马伯起区启图戴公纶过邸中时方雩祷清斋竟日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八
寄亦非上人
辛酉使道宿涿州饮赵漳侯宅四首 其二
代柬答伍国开 其二
甲申冬漫占
赠斗初山人种水松
九思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