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送金亨甫别其兄元甫还楚二首 其一

春日送金亨甫别其兄元甫还楚二首 其一

明代 何吾驺

绿酒离亭雁北飞,送君南国理春衣。明朝马上逢寒食,可是还家不当归。

诗人何吾驺的古诗

姚孟长顾九畴侯木庵杨慕垣雷伯鳞过集分得乡字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梦隔关河后,浮云变复常。来过迟皓月,坐久爇名香。

良晤怜多别,深杯惜未狂。灯光纷去马,投辖赋流黄。

戴安仲新婚赋得引凤曲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高捲冰帘引凤仪,凤声还似管中吹。不须席上求凰曲,自有和鸾绝妙辞。

为方生伯情赋白鹦鹉篇

明代 何吾驺

天下禽鸟何最奇,凤凰之外鹦鹉绝。黄冠缟带芳草青,白衣飞彻陇山雪。

陇山年年草色萎,西域远来孤飞啼。一朝振翮事君子,感恩图报遂忘归。

当杯进酒浑欲年,和歌枝头情栩栩。慧性未甘凡鸟趋,幽怀肯向世人语。

主人作赋何翩翩,若非处士即谪仙。会当长风九万里。

相期一举绝云天。

开元寺试泉和伍国开韵 其一

明代 何吾驺

楼悬明月夜深归,访得山泉碧在衣。乍语当垆神欲洗,赠来试火露方晞。

新诗嚼去偏调渴,秋色筛将可耐饥。此后秫田还种否,欲携茗碗醉烟扉。

御赐菊露清

明代 何吾驺

东篱漫拟摘如金,未识皇家秋色深。满酌黄花元是露,九瓶天上一般斟。

玉山南楼对月

明代 何吾驺

一自扁舟别故园,几逢明月不成圆。玉山今夜还逢月,依旧蛾眉到帐前。

刘是庵老师生日

明代 何吾驺

圣历如天永,台星傍日明。西山来玉乳,北极浥金茎。

恭遇生申旦,政逢转泰亨。春开傅内瓮,乐奏和朝莺。

夫子文章主,当今礼乐衡。百川同学海,万国待于京。

民望夔龙相,天高辅弼名。世家传作楫,公子学调羹。

绕户生荣气,通元懋德声。筵排三乐畅,瑞蔼五伦呈。

忆昔廷抡士,当时物望倾。惧为后世颂,愿展帝廷赓。

柳色晴初发,韶光淡不盈。调元方寿国,千载有长庚。

出都留别倪司成鸿宝二首 其一

明代 何吾驺

当行飞雪冻寒侵,是夕把君诗细吟。若为泰交增赤泪,如追携手发孤心。

浮云千古何须恨,多垒四郊谁独深。路出芦沟还好月,待看天上起凝阴。

九日同家伯子叔子暨诸社人登驼峰

明代 何吾驺

秋色萧萧桧柏林,低回转自觉情深。出门何处无风雨,一望平原自古今。

猿啸野云山谷暗,鱼吹海气日华阴。楚骚摇落堪同赋,痛饮方知思不禁。

送林道生父母赴金陵应选

明代 何吾驺

鸣榔江极波,江水朝宗广。王气眺金陵,真人起草莽。

五载冰雪姿,言附龙鳞极。皇极顿纲维,君子道自长。

白笔耀丹垣,湛露分仙掌。最哉素心人,企赓虞弦响。

柳馆漫作

明代 何吾驺

窗前风送每幽兰,堂上孤吟竹色寒。却倩东方支麈柄,近迁司马作衙官。

送准儿公车北上禺峡舟中赋时亲友咸集二首 其一

明代 何吾驺

晓望荣光送帝畿,云来宫阙旧恩晖。亦曾携手看花入,犹自将行负背飞。

三径种瓜时著膝,一江醉月览牵衣。圣明孝治思贤切,好策天人答北扉。

丙午元夕六首 其一

明代 何吾驺

紫陌华灯媚午天,南头挝鼓北锄田。耕牛欲办无薪米,卖却梅花作社钱。

韶阳除夕承李湛一太夫适馆授餐赋谢 其四

明代 何吾驺

多少风光总未匀,荔枝红艳荐时新。旧家燕子重来少,肯信江村有送春。

过许四首 其四

明代 何吾驺

高踪一过洗尘羁,世事多应任醉痴。若以巢由论大节,栖栖何自慰吾师。

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驼峰平似掌,重九屡开筵。为念游人满,何妨选胜偏。

菊因霜早白,天为雁多烟。散步溪山得,毋须戏马前。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尽道词垣昼锦归,锦衣何似旧斑衣。潘舆白发双辞阙,不怨云边去住违。

山中歌

明代 何吾驺

山中歌,山高水深哀情多。天寒日暮少相过,俯仰一世将奈何。

只今自悟一生事,曲径为泉石为几。镜中无发不白头,枝间有鸟堪相求。

东邻少年不少钱,朝朝暮暮负郭田。晨出及夕夜未眠,不信伯夷叔齐贤。

园居吟十二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山头月出是蛾眉,舷底歌声扣玉卮。一笑白云山际晚,隔溪齐和采芝辞。

游南池读杜甫诗望太白酒楼

明代 何吾驺

倦游经齐鲁,波激冯夷怒。维舟海上客心驰,独上南池寻李杜。

李也酒楼杜诗碑,诗耶酒耶尚依稀。古来饮酒自不少,今人赋诗多是非。

一时诗酒地,千秋楼与碑。为之慷慨长叹不能已,欲右与拈管左倒接䍦。

超忽八荒何茫茫,风长万里吹人衣。俯仰无处见李杜,唯看灵气吐二仪。

嗟哉二子可齐名,鞭云逐电共所之。

何吾驺

何吾驺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52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