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梁生

寄梁生

明代 何吾驺

幽居性不喜宾客,杜门焚香调水墨。閒来欹枕时作梦,梦同宋玉游九泽。

归来萧疏见子猷,柴荆更向渊明入。醒来一段冷香风,玉兰衣兮琅玕骨。

吾于梁生何所遗,聊此数行寄恍惚。

诗人何吾驺的古诗

为王生题葡萄

明代 何吾驺

浓烟三径荫门墙,不为东风引蔓长。试向紫瑛盘外望,乍惊颜色染衣裳。

代柬答襄武家兄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梦里离家已六年,不堪人事怅烽烟。閒商鸡肋浑无著,相待雄文碧汉边。

弟长发孝廉至

明代 何吾驺

三载怀归日,春深见汝来。牵衣方大笑,入坐遽衔杯。

乡事频难问,家书怯未开。长空凭接翼,梦往碧云隈。

初冬同诸子载酒白云洞五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屡扪松壑纵凭陵,更度阆华得未曾。天上玉关吴苑练,云间铁壁雪门僧。

悬崖倒影愁倾绠,扫石孤瓢引裂冰。促膝流觞千古意,罡风吹送酒如渑。

初冬同诸子载酒白云洞五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山如复阁也淩烟,玉笏千枝礼碧天。跨鹤人归玄圃夜,浮槎客到白云边。

大声钟鼓小声笛,长幅银河短幅川。活火向僧留半偈,饮泉高诵法华篇。

端州文来阁偶笔

明代 何吾驺

閒云野鹤自乘风,偶度瑶台感郁葱。四海一肩留著眼,五湖三亩到飘蓬。

烦情不到无言处,高论应归有漏中。碧荇田田天点点,巢由还听济川功。

园居吟十二首 其十一

明代 何吾驺

乱编芦苇小亭西,苦竹千竿夹碧溪。听尽鸟声春未暮,隔林还有杜鹃啼。

邸中种竹十二首 其十一

明代 何吾驺

以兹数尺茎,参彼上下际。伟干与虚中,君子隐而费。

戴安仲新婚赋得引凤曲 其一

明代 何吾驺

侣得瑶池跨凤群,半天彩谷夜缤纷。可知鸾羽飞如雾,故自箫声吹入云。

净业寺莲花

明代 何吾驺

红尘面面送皇都,净业亭头别一区。胜景不曾离北郭,清光如已到西湖。

绿荷叶下维舟小,只萏花边望月孤。可有宰官身是佛,采莲洲畔拥跏趺。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七 文杏亭

明代 何吾驺

千百年之间,辋川图若见。不到文杏亭,那识王维面。

答王觉斯见寄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山鸟鸣间关,林风静容与。携将青玉案,行歌少俦道。

古谊日以疏,德毛鲜克举。大道本康庄,斯人独古处。

何以报琼瑶,萧萧就汀渚。

洞房曲为伯望赋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炉烟缥缈篆烟长,入户应誇玉署香。却道李花春固好,何郎能赋早春芳。

送姚司理座主赴内召六首 其四

明代 何吾驺

千年爨下得逢君,坐使孤弦绕白云。此曲祇今歌未得,感恩空自指秋雯。

赋黄芍药

明代 何吾驺

药栏色色碧初馡,更剪轻槐入锦机。宫瓦晓晖摇锁甲,御袍斜积上名妃。

淡开池上笼鹅入,学舞楼头绘鹤归。未许牡丹题好友,莫矜宫粉尚新衣。

丁丑生日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揽镜频看昼掩关,岁华几许度秋颜。人生遇合大都尔,半世勋名微梦间。

玉露微微滋海树,蟾光耿耿照河山。青沙白石烟霞骨,且喜祇林佛日閒。

陈秋涛宗伯云淙书院杂咏四首 其三 馀箫阁

明代 何吾驺

达人后万物,妙音取其馀。异心造灵景,架阁临清渠。

开窗凉飒飒,万籁相笙竽。孰为黄钟鼓,孰随洞箫嘘。

每每闻一声,怨慕动斯须。风雨关长叹,馀情曷告予。

为想凤皇至,遐哉追皇虞。

梅花篇送李宫庶还朝

明代 何吾驺

自昔君爱梅花好,相期共住梅之岛。每岁将开并骑寻,一朵两朵争春早。

君行得意金马门,几赋梅花忆故园。尺素时缄珠字字,长安花信满江村。

岁在丙辰君请沐,一封借睡罗浮足。万树花神千首诗,玉女峰头影摇玉。

旋起簪毫螭陛前,百花不敢斗芳妍。太液春风挹六出,其时小子执君鞭。

壬戌之春君校士,眼光收得探花使。登龙巨浪拥天涛,一日门中五太史。

君念梅花奉剪桐,一归江海傲苍龙。高谈未肯开稷下,时时课睡比隆中。

天子五云诏速起,一代董狐亦劳止。如烟芳草送征轮,坐惜岭梅神黯尔。

临歧手献梅花卮,莫讶青青梅子时。看君早办调羹手,帝曰为梅汝宰之。

江上泛舟有赠

明代 何吾驺

江上微风渐似秋,荷衣初曳木兰舟。云光乍送千家雨,海气时披五月裘。

两岸山青芸阁远,一声猿啸竹林幽。谁人酒罢还登眺,檀板秦筝到上头。

秋日同黎君选徐木之侄明公儿准集愚公楼时方延僧诵法华经分赋四首 ...

明代 何吾驺

近学无生偈,莲华染佛香。避人云欲懒,就水野偏长。

鱼以听经跃,花滋微笑芳。燕山巫峡意,耐可泪沾裳。

何吾驺

何吾驺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52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