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夏日同侯若朴金元甫陈居一陈集生饮陆氏山园分赋以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为韵十首 其七

夏日同侯若朴金元甫陈居一陈集生饮陆氏山园分赋以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为韵十首 其七

明代 何吾驺

居士解种竹,竿脩且新绿。莫把伶伦看,截作凤皇曲。

诗人何吾驺的古诗

赠张老师九首 其七

明代 何吾驺

桃李公门固自奇,南州孺子最追随。未论今日悬陈榻,尚忆当年倒屣时。

午日珠江杂咏四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倒捲江涛带雨飞,万人精气一人归。龙舟争得行吟者,仿佛云幡又羽旂。

咏史 其五 爰旌目

明代 何吾驺

意气何人似爰生,壶餐终不毁高名。只今何处非狐父,欲食低头不敢明。

赋别一路寒山

明代 何吾驺

古木千章杂薜萝,懒云苔径少人过。祇应著屐穿苔破,何意攀枝泫泪多。

春好佳朋同锦瑟,秋深后夜冷云和。山花如笑堪酬酢,铁壁天风起浩歌。

赠钱公子仲驭南还应试

明代 何吾驺

太乙燃藜引巨毫,夔龙接武更争高。文澜天上尝千尺,试纵吴江八月涛。

赠李伯襄北上

明代 何吾驺

香山昔有黄才伯,文章声名重五岳。宫詹夙侍至尊前,也冠诸生领解额。

懿铄先秦两汉词,大历开元供挥霍。尔时黎梁诸君子,铅椠执鞭欣所托。

道在山川气正王,岐海精灵应有作。卓哉此日李伯襄,五彩乍飞并眩愕。

握腕十年风雨中,雌雄与君斗卓荦。余也蚤飞飞未前,君今一飞绝寥廓。

淩峰濛雾穿青云,炫藻流晖仪凤阁。彩笔宁终第二人,奏赋定知冠上国。

经生壮志羡雕虫,亘古雄文怜寂寞。谁知吾党旧登坛,肯与中原论一掷。

虽然三载制科耳,底事千秋未萧索。今日后生不可量,才伯似君君胜伯。

临河挝鼓送君行,万丈虹光赴帝阙。

漫题五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上有萧萧树,下有茫茫水。水长灌树根,树老枝不瘁。

树底生茯苓,结根五尺里。仙人教我餐,胜于千日醉。

上元先四日过起时叔市门

明代 何吾驺

竹林大阮纷何处,最爱青帘隐市门。客子解囊群醉去,我携明月过开尊。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九

明代 何吾驺

山川流景别,顷刻幻晴空。客骑朝曦远,羁怀野望通。

吹篪流逸响,戴笠有孤踪。朔雪方偕计,能无整旆同。

午日同欧嘉可李代际高沛卿家从两儿观竞渡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盈盈箫鼓满江潮,猎猎旌旗耀汉霄。共著越罗看竞渡,四飞楚曲信兰桡。

倾阳葵萼迷蘩草,带醉芙蓉乱柳条。就里逃虚观自在,竹阴篱落小溪桥。

独泛十首 其六

明代 何吾驺

新丰春瓮斗千钱,得到唾津便似仙。若见朝来烟雨酿,一杯初宴已醺然。

秋日题画

明代 何吾驺

叠嶂多秋色,柔风木叶飘。忘机于治乱,得趣在渔樵。

似赴村前黍,还闻楼外箫。听空解忘味,镇日步溪桥。

癸丑村居除夕

明代 何吾驺

溪光冉冉独长眠,抱膝酣看树杪烟。风雨梦中过一岁,藤萝洲上送残年。

青山长得酬杯酒,白雪何人问简编。煮茗幽窗春亦好,深居宁肯受人怜。

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 其六 得头字

明代 何吾驺

长安太液赋牵牛,底事于今二十秋。溪桥也是天河水,不信牛郎有白头。

沈云升开府入闽寄赠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感君深意气,行复过相看。旂影摇云黑,星辉照海寒。

田家晞谷种,钓客理渔竿。引剑亲南斗,临春拥画栏。

题修竹馆

明代 何吾驺

生平王子猷,此君有神契。千亩不羡玉琅玕,数枝时想风雨至。

吾家大阮结园林,一幅飞空兰亭记。未伴丹凤鸣,政傲龙吟致。

兴来尊酒忆相携,翠筱如烟醉未归。一年重过名园下,萧疏犹复绿成围。

丈夫寄托如脩竹,看取枝枝云汉齐。

寄谢高硁斋相公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倚伏宁论逝水驰,孤忠天与赞昌期。熙恬文武无他技,吁咈夔龙只在兹。

绝似酂侯轻匹骑,愧非安道重相思。承筐此日烹鱼腹,饱食能生髀肉悲。

元气堂成 其八

明代 何吾驺

澄澄风月坐参寥,今古何人共此宵。绮里名高还昨日,黄粱梦醒已今朝。

楼台合倩壶公入,赋咏惟应惠远招。一并烟霞休傲世,只言衰老谢中朝。

答欧子建见寄

明代 何吾驺

摇落深怜白社盟,文章子建是吾兄。十年壮志还春梦,一夕生涯听雨声。

意气赠将生死谊,昂藏那傍古今名。此身未遽经沟渎,忍谓河流不复清。

寄梁生

明代 何吾驺

幽居性不喜宾客,杜门焚香调水墨。閒来欹枕时作梦,梦同宋玉游九泽。

归来萧疏见子猷,柴荆更向渊明入。醒来一段冷香风,玉兰衣兮琅玕骨。

吾于梁生何所遗,聊此数行寄恍惚。

何吾驺

何吾驺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52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