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忆仙姿(九之三)

忆仙姿(九之三)

宋代 贺铸

相见时难别易。何限玉琴心意。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憔悴。憔悴。蜡烛销成红泪。

诗人贺铸的古诗

九月十日寄潘邠老

宋代 贺铸

明月昔如许,怀人殊不来。
徒歌桃叶曲,又负菊华开。
尺纸缄愁去,扁舟载梦回。
它年鸡黍约,千里信悠哉。

题叶翰林道卿手书唐人唱和集后

宋代 贺铸

翰客文房万卷馀,诜诜翻是蠹书鱼。载薰载曝徒为尔,秦筑长城错备胡。

最多宜

宋代 贺铸

半解香销扑粉肌。避风长下绛纱帷。碧琉璃水浸琼枝。
不学寿阳窥晓镜,何烦京兆画新眉。可人风调最多宜。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宋代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伴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登乌江宝泉寺南山望金陵作

宋代 贺铸

我爱金陵望不厌,独寻微迳蹑晴岚。
柔桑浅草三月尾,踊塔飞楼一水南。
苒苒流云牵仿像,迟迟艳日助醺酣。
何须拊手歌桃叶,已觉王郎思不堪。

减字浣溪沙/浣溪沙 其十四

宋代 贺铸

清浅陂塘藕叶乾。细风疏雨鹭鸶寒。半垂帘幕倚阑干。

惆怅窃香人不见,几回憔悴后庭兰。行云可是渡江难。

东畿舟居阻雪怀寄二三知旧三首之三

宋代 贺铸

沄沄清川流,冉冉浮云阴。
天寒日云莫,鱼鸟方潜沈。
吾岂厌安隐,东浮违宿心。
一官未足养,老境行侵寻。
牛歌感白石,马骨要黄金。
慙无子虚作,万里悬知音。

题承天寺竹轩

宋代 贺铸

征衫初解就僧床,惠我翛然一枕凉。
赤日黄尘畏途里,此君风味可能忘。

璧月堂(小重山)

宋代 贺铸

梦草池南璧月堂。绿阴深蔽日,啭鹂黄。淡蛾轻鬓似宜妆。歌扇小,烟雨画潇湘。
薄晚具兰汤。雪肌英粉腻,更生香。簟纹如水竟檀床。雕枕并,得意两鸳鸯。

东华马上怀寄清凉和公兼简社中王拙居士

宋代 贺铸

鸡鸣紞五鼓,驱马东华路。
月落潮上时,云披日生处。
摇摇渔艇子,挂席淩江去。
送目思悠悠,横槊聊一赋。
鸿雁南飞江北流,亭亭双塔是升州。
前朝物色今何见,白鹭平沙接石头。
石头城上清凉国,中有弥天大比丘。
右军远孙傲时者,巾鉢久从莲社游。
吾亦明年及瓜代,一庵见寄外何求。

芜湖王敦城下作

宋代 贺铸

斗立孤城日四围,贼奴曾未慑天威。
风生虎帐豺声厉,尘犯龙颜鱼服归。
首揭大航遗臭在,歌流乐府旧音非。
当时不慕桓文举,草满中原胡马肥。

小梅花二首 其二 将进酒

宋代 贺铸

六国扰。三秦埽。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

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

高阳真得杯中趣。身到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

二豪侍侧,刘伶初未醒。

和崔若拙四时田家词四首之三

宋代 贺铸

鸡声犬吠远相望,社酒登槽唤客尝。
晓日晴明陂更阔,风吹荞麦蜜花香。

题海陵开元寺栖云庵

宋代 贺铸

道人犹浮云,发彼王屋岑。
朝见肤寸合,暮为四海霖。
造物一戏耳,浮云本无心。
永谢应龙召,深栖双树林。
苍生热恼地,千载仰慈阴。
皎月示弦晦,清风何古今。
谁举甘露颂,轰然海潮音。
支离病居士,和以无弦琴。

与张历阳追怀从禽之乐因赋

宋代 贺铸

宜秋门外养鹰坊,好草陂头射雉场。
油幕毡庐张野饮,锦袍貂帽结戎装。
兴阑落日黄尘断,梦後西风白发长。
谁念江湖独流寓,此情难话与渔郎。

金山游

宋代 贺铸

轻舠放中{左氵右霝},岸远春风壮。
楫师俯仰呼,天水争簸荡。
吾方扣其舷,聊赓小海唱。
梢回即东麓,侧磴联屦杖。
危刹表层巅,疲筋蹑牵强。
斜廊缭复殿,鱼脊分背向。
放日四垠宽,秋毫入吾望。
侵云铁瓮垒,崛起去缘傍。
映日海门山,不蔕沧波上。
吾虽百石吏,平昔有微尚。
俄得金仙徒,翦萝开岫幌。
誓投桑榆年,浮玉翁自况。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一初别後

宋代 贺铸

樽酒津亭别,还城何所投。
无情是流水,断送到南州。

乌江泛舟寓目

宋代 贺铸

沧江浩渺寄星槎,望极纷纷两眼花。
但见潮头澍木杪,直疑山背落天涯。
鸱夷信得平生乐,仲御尤宜抵死夸。
仓父慙非能赋手,渔郎若个是诗家。

忆仙姿(九之三)

宋代 贺铸

相见时难别易。何限玉琴心意。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憔悴。憔悴。蜡烛销成红泪。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宋代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7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