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学韩退之体赋虾蟆一篇

学韩退之体赋虾蟆一篇

宋代 洪刍

吾庐逼沮洳,蛙蛤宗生之。委委见蝌蚪,阁阁已在兹。

夜声一何喧,达旦乃寖微。月令纪蝼蝈,语默亦有时。

岂伊不平鸣,沓沓竟何为。那复当鼓吹,安能问官私。

吾闻昆崙下,厥大数十围。蟾蜍窟望舒,色胜金袅蹄。

痴騃反食月,吞吐谁能知。坎井我自足,跳梁而持颐。

鳖笑色无愠,鹑化理莫推。疥体不自惜,或以调盐醯。

柳州味南烹,下箸甘若饴。在昔荐宗庙,乃与羔兔齐。

擅减几被坐,巨细不可遗。莫以腥臊弃,终将瑚琏期。

诗人洪刍的古诗

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理毛

宋代 洪刍

飘飘青田质,敛翼在亭皋。回此碧玉喙,刷我白雪毛。

顾影矜羽仪,孔翠非其曹。

上墨工

宋代 洪刍

子墨客卿妙一世,怀玉山中五大夫。峨眉老仙与推毂,谷量牛马斗量珠。

题云居寺诗

宋代 洪刍

双涧远输功德水,四山深閟法王家。曲肱聊寄吉祥卧,缓带来尝安乐茶。

亦有同行木上座,初无引路鹿衔花。孤峰顶上却归去,回首冥冥云雾遮。

冬日游宣岩

宋代 洪刍

杀鸡为黍见交情,步屦扶藜向此行。剖竹取泉来滴沥,疏岩剔薮到峥嵘。

一纶涵碧磻溪钓,千穗垂黄谷口耕。白水青山应笑我,抗尘走俗愧平生。

同师川至李氏涵虚阁

宋代 洪刍

阑暑追凉得佳处,笋舆乘兴入蒿蓬。乍停西岭三秋雨,得借东湖一曲风。

江上帆樯来雉堞,波间荷芰没凫翁。后车孺子贤孙在,吊古徘徊返照红。

泊女儿浦

宋代 洪刍

大孤山下两牛鸣,女儿浦口一苇横。已隔云烟五老面,犹梦雷霆三峡声。

高宗皇帝挽词 其十

宋代 洪刍

仙仗葳蕤去,行行浙水东。稽山元禹穴,吴岫见尧宫。

帐殿凄寒露,笳城起暝风。霓旌不可望,应在彩毫中。

曾内相以绝句诗还予诗卷和其韵五首 其五

宋代 洪刍

世味著人浓似酒,交情向我薄于罗。古今混混东流水,听取踏歌蓝采和。

宿翠岩寺呈声彦若徐师川

宋代 洪刍

不到翠岩如许久,朅来聊复破春愁。已闻高士徐孺子,更约平生声少游。

梦里钟声惊客枕,静中玉子落纹楸。非关风雨留连我,要作山间十日留。

还张阅道文编

宋代 洪刍

只今天下张公子,邂逅论文得琢磨。顾我笔端无绮丽,爱君胸次粲星罗。

嗫嚅元白何劳压,卓荦曹刘不啻过。鱼目珷玞空自愧,敢将光价敌隋和。

高宗皇帝挽词 其六

宋代 洪刍

翼善能传圣,巍巍又见尧。才逾知命岁,已禅拱辰朝。

玉册三加峻,琼宫十闰超。大章传懿铄,稽古耀宗祧。

板屋

宋代 洪刍

西戎板屋诗所录,瓯闽万里同风俗,风吟日暴雨所沐。

巧匠引绳如解玉,溪民得之亟乘屋。既轻且坚尺度足,可怜童我南山木。

君不见曹瞒邺下铜雀台,陶土作瓦何壮哉。台倾基平瓦尚在,凿为大研奇且瑰。

君不见黄州使君誇竹楼,剖竹俛仰相绸缪。琮琤最宜雨中听,击考有类鸣琳球。

铜雀幺么何足摹,箨龙燥轻易焚如。不如杉屋寿且姝,风雨不动何渠渠。

嗟予抱衅谪蛮夷,如人体瑰欣解衣。数椽破屋亦不恶,仰见星宿相参差。

鸱鸮作室庇风雨,鹪鹩巢林安一枝。凌云大厦鬼所窥,衡门之下可栖迟。

次韵和南山即事呈使君

宋代 洪刍

鸟啼花落奈春何,谩道春光特地多。不见饧箫寒食后,暂陪觞咏惠风和。

竹衫争醉丰年日,瓦鼓仍闻载路歌。五马来嘶莫愁雨,满堂冠弁共峨峨。

道中即事八首 其四

宋代 洪刍

笋舆沙路裌衣轻,小雨斑斑落又晴。三月尽头穿岭去,万松阴里踏莎行。

次韵和成道人山中即事二首 其一

宋代 洪刍

香城高绝剩春寒,桃李青青一破颜。俗子车尘随水远,野僧心事与云闲。

花从风雨飘零去,寺在烟霄缥缈间。往日寻源到幽处,至今犹复梦潺潺。

闻东湖上荷花盛开畏触热未得往

宋代 洪刍

五贤祠下古城隅,一昔来游俨画图。传道荷花映荷叶,只今东湖连北湖。

想见波间浮属玉,谁撑艇子入菰蒲。欲将鼻观偷香去,火伞炎官不贷吾。

道中即事八首 其五

宋代 洪刍

春风岭上春风颠,杜鹃花下啼杜鹃。花开花落春事晚,归欤当及秋风前。

小桃晚发 其一

宋代 洪刍

深深浅浅小桃枝,苦被蛮风瘴雨欺。莫恨春工开最晚,却应孤艳落还迟。

局中即事用壁间韵 其一

宋代 洪刍

老屋疏窗窈窕深,铺松缚竹作清阴。数竿风筱天然笑,惟有此君知我心。

石耳峰

宋代 洪刍

朝踏红尘暮宿云,往来车马漫纷纷。猴溪桥下潺湲水,惟有峰头石耳闻。

洪刍

洪刍

宋洪州南昌人,字驹父。洪朋弟。哲宗绍圣元年进士。放意江湖,不求闻达。徽宗崇宁中坐元符上书邪等,降官监汀州酒税,入党籍。钦宗靖康中为谏议大夫。汴京失守,坐为金人括财,流沙门岛卒。有《老圃集》、《香谱》。► 11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