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菩萨蛮·玉皇宫殿高无极

菩萨蛮·玉皇宫殿高无极

清代 洪亮吉

玉皇宫殿高无极,东西龙虎更番舒。天上事偏多,仙人鬓亦皤。
麻姑空一笑,偶自舒长爪。掐破碧桃花,花光照万家。

洪亮吉菩萨蛮·玉皇宫殿高无极译文

玉皇宫殿高无极,东西龙虎更番舒。天上事偏多,仙人鬓亦皤。
玉皇大帝的宫殿高耸无边,威龙猛虎轮流坐镇东西边。天上事物繁杂,连逍遥自在的仙人都愁白了头发。
麻姑空一笑,偶自舒长爪。掐破碧桃花,花光照万家。
麻姑粲然一笑,轻舒长爪,掐破碧桃花,让美艳的花光照遍千家万户。

洪亮吉菩萨蛮·玉皇宫殿高无极注释

玉皇宫殿:暗指当时朝廷。
无极:无穷尽,无边际。
皤:白色。
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中国民间信仰的女神,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她的手指纤细似鸟爪,有人想让她来搔背痒,结果吃了苦头。

洪亮吉菩萨蛮·玉皇宫殿高无极赏析

  古代诗歌中,向有“游仙”一体,常借描述神仙境界,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亦有借以表现男妇爱情或政治生活的。远自晋 郭璞的《游仙诗》,近到龚自珍的《小游仙词》,都是此体的代表作品。南朝梁钟嵘《诗品》评郭璞云:“《游仙》之作,词多慷慨,乖远玄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后人也都以为其确系“有托而言”。至于龚的《小游仙词》,论者更以为是“既谈掌故(即有关清朝军机处的遗闻轶事),也抒感慨(即龚氏几次考军机章京均告落选的愤懑之情)”(参见近人刘逸生《龚自珍诗选》)。洪亮吉这首词,虽然未标“游仙”之题,但从内容看,也属此体,而且也是借天宫生活,仙人举止来表达某种政治寄托。
  这首词收在《更生斋诗余·冰天雪窖词》中。词集自序云:“岁戊午(清嘉庆三年,1782)自京邸乞假回,东箱无事,辄填至数十阙。及自塞外回里,亦时时作之。遂满一卷,名曰《冰天雪窖》”,从其后言之也。从集中的编次看,此词排在“时欲乞假南回”的几首词之间,可以推断,它作于洪氏写出“力陈内外弊政”的奏疏前不久。当时,词人五十三岁,已任翰林院编修,又出任贵州学政,期满返京,充咸安宫总裁,在上书房行走。此时他似乎颇为春风得意,但又屡有归志。据恽敬《前翰林院编修洪君遗事述》:“君初第时,大臣掌翰林院者网罗人才以倾动声誉。君知其无成,欲早自异,遂于御试《征邪教疏》内力陈中外弊政,发其所忌。”这也许只是个表面现象,而关键在于洪亮吉是个有见识、有抱负、有责任感、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目击当时官僚制度的腐败、经济的危机以及苗民、白莲教民的起义,不肯默尔而息,当“立仗马”,所以早就酝酿着要冒风险出来说话,宁可丢官回老家。应考作疏,不过是适逢其全罢了。因其疏中慷慨陈辞,无所忌讳,被“抑置三等”。这就是此词的创作背景,或者说是“本事”。
  现在我们具体来谈词的正文。“玉皇宫殿”分明是指当时朝廷;“无极”者,“天高皇帝远”也。“东龙西虎”,狰狞可怕。这是皇帝左右的权贵、亲信;“更番舒”,无疑是把持朝政、轮流坐镇了。“天上事偏多”二句点出了朝中矛盾重重,危机四伏,连逍遥自在的“仙人”也要愁白了头发。“仙人”指谁?可以是泛指朝中的有识之士,也不妨看作词人的自喻。他供职翰林院,属于“词臣”和“闲官”,仿佛是天上的“散仙”。他虽无言事之责,决策之权,但由于忧国伤时,不禁愁思满怀,大有“区区之心,不能自已”(见洪我以后所作的《极言时政启》)之慨。上片全写天上情事,颇有点戏剧性和幽默感。
  下片由前面泛说的“仙人”具体到了“麻姑”。她是有名的仙女,曾多次看到沧海桑田的变化,她的手指纤细似鸟爪,有人想让她来搔背痒,结果吃了苦头。这里说她粲然一笑,轻舒长爪,掐破碧桃花,让美艳的花光照遍千家万户。假如我们对上片的理解可以成立的话,那么这里应是表明作者不能再保持沉默,无所作为了。他将傲然一笑,无所顾忌地去揭一揭时弊,捅一捅“马蜂窝”。事情未必有成,所以用个“空”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用个“偶”字。但不管怎样,总能引起点轰动,冲破“万马齐喑”的沉闷空气。所以结拍以乐观自豪的调子唱出“掐破碧桃花,花光照万家”。下片集中写麻姑,设想甚奇,可称“神来之笔”。
  由于此词采用的是游仙诗的形式,因此词中的情事都比较朦胧,在理解上不宜过分落实。但结合其创作背景看,说词中有作者自己在,有一定“本事”在,该不是牵强附会。从艺术角度说,它形象生动,构想神奇,充满浪漫主义的情调,堪称古代游仙诗词中的佳作。

诗人洪亮吉的古诗

房公谋

清代 洪亮吉

房公谋,杜公断。不数萧曹在西汉,英公卫公逾绛灌。

君不见,魏征妩媚谁可方,西京庶比张子房。

闻孙大二女皆殇书此慰之并促入都

清代 洪亮吉

朝不见尔,暮不见尔。不能得尔书,使我烦忧不能止。

朝知尔,枕一书。暮知尔,入酒垆。鸦飞鹊翻门索逋,盘盘广文居。

今岁殇两女,陨一奴。缢魄复跳梁,掷此巨绠粗。赫然三重门,常有十幅符,长人鬼伯利弱徒。

其余精魄强,睥睨孰敢如?阳春倏然回,阴煞尽扫除。

丈人康强大母扶,行见妇归而将雏。尔既久失,偶又苦贫,曷不远游负粟以奉亲?

长安辈流中,近复无尔比。吾当属王三,为尔戒行李。

斗鸡行

清代 洪亮吉

灌园老人食无谷,家留一鸡啄人粟。呼儿饲鸡鸡苦饱,饱食鸡飞儿受扑。

灌园老人住无屋,秋雨穿墙漏床足。墙倾日引邻鸡来,矮屋疏篱看争逐。

家鸡飞鸣羽肃肃,采不外驰精在目。邻鸡据地有死心,阴血四周冠怒束。

微生偶然亦当局,顾祸翻怜杀机伏。屋上啼鸠看欲痴,草间蝼蚁骄难捉。

家鸡飞鸣众鸡怒,归引群雌更呼族。雄来成队雌挈尾,争磔鸡毛洞鸡腹。

人生快意纵一观,宁知强者弱之肉。老人呼儿掩蓬户,双泪阶前抱鸡哭。

得失应知感塞翁,安危何事看蛮触。君不见,屋外连村菜甲黄,年来鸡啄菜多荒。

衰龄尔亦忘机好,卧看青山下夕阳。

行抵伊犁追忆道中闻见率赋六首

清代 洪亮吉

嘉峪关前夕雾收,布隆吉后晓星浮。马毛作雪明千里,龙气成云暗一州。

冰谷对床声乍噤,火山当户汗仍流。平生每厌尘环窄,天外如今一举头。

夜起登蓬莱岛看日出不见

清代 洪亮吉

成此独往心,孤猿屡窥户。闻钟念初觉,出寺仅数武。

沉沉壑光断,荒荒白云阻。昏晦持一灯,幽林变溽暑。

流星掌边下,宿羽岩际数。朝霞信清华,残魄虚卓午。

坡回屡心掉,峰中始轩举。荡此衣袂云,还成吴会雨。

沿䡮草抽蔓,绝壑风振绪。亦感筋力疲,孤筇设迎拒。

谁行深谷中,泠泠出疏语。

安金藏

清代 洪亮吉

中兴唐祚说五王,论功不及安金藏。

生张说

清代 洪亮吉

才脱稿,已立碣,死姚崇算生张说。

檀江州

清代 洪亮吉

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万里长城君自毁,明年饮马长江水。

长江饮马君有知,目光裂电神骓驰。

沐谦刺

清代 洪亮吉

一尺七首三尺云,首提革囊飞入秦。飞入秦,杀龙子,感恩茫茫复中止。

君有疾,吾侍之,君有药,吾奉之。涔涔泪下不能止,义士今时为君死。

匣中夜半风飕飕,恨不飞斩仇人头。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二十二

清代 洪亮吉

万死方来西海头,别司锁钥领兜牟。关中老守疏狂甚,尚忆东风燕子楼。

度赤金峡

清代 洪亮吉

兹山多赤云,石石悉灵异。冥濛当月午,宝气烛天地。

丹砂亘南北,碧涧分巨细。绝顶辟石房,玲珑逼天际。

青羊及驯鹊,一一向空睇。稍南盘一径,石古路如砌。

森森女娲庙,客户竞私祭。儿童聚乡塾,师出尽儿戏。

黯黯神烛昏,脂车作行计。回坡何杂沓,足滑沙石腻。

出峡月已高,惊闻鼓声沸。

涉汉欲至岘首舆丁误入九宫山时日已将暝因小憩而返

清代 洪亮吉

山光欲雨江欲晴,云黑复白波微明。此时击楫涉江去,薄暝始向前山行。

林梢一抹斜阳色,高下山溪一千尺。云中道士来远迎,语不分明指碑石。

累累林果红一山,倾耳祇觉禽声蛮。道旁䃰石削如铁,山溜滴沥苔花斑。

沿冈久立怯北风,送客出户闻敲钟。昏江棱棱水声起,却喜一星明舵尾。

槐树赋

清代 洪亮吉

槐树赋,述志赋,撰作遐方一何富。上马能杀贼,下马作露布。

龙吟夜半兴真人,谱系乃出飞将军。彼夫人兮亦清节,三年不言似亡息。

夜行宿迁道中

清代 洪亮吉

荒原真厌马行迟,不定阴晴四月时。破涧怒雷分雨势,断厓高树表风枝。

无家已绝经年梦,有约先悬出世思。他日故巢相忆处,好寻芳草寄卷施。

赵大至得孙大入关之信兼闻蒋表弟良卿欲入都城东酒徒无一人居里者 ...

清代 洪亮吉

一岁居里倾千壶,两年为客偿宿逋。城东日日添酒垆,城西时时出酒徒。

城东酒楼一十六,城中少年出相续。酒翁叹息酒妪愁,可惜少年皆远游。

少年谁最狂,雅数孙与黄。就中短赵差有检,结束身手趋吟场。

东风吹春入酒楼,当时年少百不忧。三更酣春楼上头,红烛光满楼前洲。

骑龙弄凤世不惊,只有酒家知姓名。城东城西路回惑,只有酒家门径识。

酣嬉落魄非可常,一朝饯我束急装。浓云浮江雨暗海,海风吹人颜面改。

离家岂独无酒筵,太息总无诸少年。出门各历路万千,前后差喜皆游燕。

酒徒十辈五得官,余者不免谋饥寒。孙郎苦恋里中乐,昨亦襆被辞江干。

新春忽梦晴溪曲,暗识溪南草应绿。醉尉衙前碧月圆,蘋风乍转春流足。

花枝纵好酒纵醇,我识一城无酒人。岂惟花发无酒人,兼恐减却楼头春。

春去春复来,春情忽然失。朱颜变苍颜,黄金铸不得。

君不见,少年虽归非昔日,又有城东少年出。

山坑

清代 洪亮吉

山根竹鸡啼向晨,催客远梦辞风尘。柔桑翳村出朝日,春水对户思幽人。

山川西来忽平旷,锦石都随乱流漾。三家飞雨屋上鸣,四月桃花谷边放。

出关作

清代 洪亮吉

半生踪迹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

泰山道中 其四

清代 洪亮吉

山形非徒高,远莫测所届。沧溟三万里,石脉透海外。

当其势奔腾,显越齐鲁界。低瞻饶岳渎,并此析支派。

巍巍兼荡荡,克配天体大。其标难正视,万象怵光怪。

支峰皆整肃,略不涉奇态。风递沧海涛,山前作清籁。

作佳传

清代 洪亮吉

一丸药,劳侍婢。千斛米,作传纪。彼哉谯周及门弟。

三分窃据孙兴曹。正统那付当途高。君不见一士已没赖半士。

定论早出习凿齿。

孔吏部

清代 洪亮吉

孔吏部,不乐居朝当有故。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26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