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除夕巴里坤客帐祀先

除夕巴里坤客帐祀先

清代 洪亮吉

昔日公孙瓒,临岐祀北邙。潸然感先德,忘却在殊乡。

烛借穹庐火,牲求牧泽羊。荒寒一瓯雪,聊抵奠椒浆。

诗人洪亮吉的古诗

山坑

清代 洪亮吉

山根竹鸡啼向晨,催客远梦辞风尘。柔桑翳村出朝日,春水对户思幽人。

山川西来忽平旷,锦石都随乱流漾。三家飞雨屋上鸣,四月桃花谷边放。

自颍水入淮

清代 洪亮吉

我为颍川谣,忽与颖尾别。君歌月映清淮流,不识孤篷已飘雪。

长淮岸头村树斜,短棹系岸惊栖鸦。可怜人鸟共凄绝,天水阔处难为家。

操舟者谁北风劲,十五吴姬寄身命。风波到眼不识愁,妆罢只照长淮镜。

自嵊县至天台山行杂诗 其三

清代 洪亮吉

青溪多道士,华栋祀仙人。绿屩封君达,酡颜贺季真。

林腰束云岫,谷口入风绿。川绿疑成雨,岩红忽觉春。

开窗怪禽集,系槛野猿驯。无由乞灵药,终此驻闲身。

呼陆九

清代 洪亮吉

唐宰相资格可弗论,翰林学士须得人。君不见,九重待若师举友,天子并闻呼陆九。

渡淮

清代 洪亮吉

长淮千里何溯洄,远自桐柏之山来。洪纤巨细络诸水,汇此四渎通八垓。

东南巨浸古所说,原野气尽岩峦回。傍淮田下赋亦下,生计恃水无余财。

长年挐舟送行客,楚女击楫中流哀。云浮三时蚌开合,水结五色龙胚胎。

阳嘘阴吸有至理,水上白昼层宫开。要令幽险各有所,造物大矣何容猜。

全淮得失系吴楚,宵济万马曾衔枚。王公设险古不废,硖石置守高崔嵬。

牛羊在野牧马散,淮水萧瑟山童峐。下流河势苦相夺,二水若合坤舆颓。

支祈力屈匪至此,河伯好事同台骀。至人视世本一辙,险绝不异坳堂杯。

朝帆开寒雨迷浦,莫雁戛水阴成堆。好风明日送舟疾,可至禹庙倾尊罍。

乌兰乌素道次

清代 洪亮吉

乌兰以北地不毛,极视千里无秋毫。穷荒鸟亦拙生计,啄土饮雪居无巢。

居人觌面能欺客,兽复欺人占居宅。健儿弯弓射不得,空手归来气填臆。

入牛口

清代 洪亮吉

流星大如斛,流星大如斗,隋家天子下殿走。君不见,郑家天子持羊干,夏家天子入牛口。

自嵊县至天台山行杂诗

清代 洪亮吉

枫生北山上,叶落入西岭。伤此东南风,愁看去来影。

萧条暮天气,凄瑟绝人境。露草黄一坛,土花红半井。

伤禽既相戒,厩马行复警。寥廓天地心,穷秋一深省。

十六子

清代 洪亮吉

八关十六子,党祸自此始。孤寒八百泪并流,此时毕竟思崖州。

中井乡歌为邹翁赋

清代 洪亮吉

山花只入房,山燕只栖梁。一春绿竹不过墙,一生游鱼不出塘。

谁来丈人家,北郭瘦李西溪杨。谁和丈人诗,南巷狂沈东头王。

丈人十双田,岁得千斛粮。丈人一陂泽,岁牧千尾羊。

嫁女不插花,娶妇但识桑。人间有此太古方,丈人不出中井乡。

寒食偶成 其三

清代 洪亮吉

日午山窗睡起迟,东风吹梦入游丝。愁无一架秋千影,閒煞满庭红杏枝。

忆远行寄孙大

清代 洪亮吉

波淼淼,星摇摇,约君不来暮已朝。吴帆停,越车驾,约君不来春已夏。

春光九十静掩关,几年春闲君不闲。层云万里宵征路,却恨君闲我难住。

十五已作同巢乌,南枝北枝名对呼。十九更作寻源鱼,晓行虽远暮复俱。

东流水深,南枝有阴。千里与万里,两心同一心。朝心徘徊暮心怨,几日春魂自凌乱。

莫剪疏桃入户枝,春花开上横门扇。

唐天子

清代 洪亮吉

夜郎自大竟如此,洛州刺史唐天子。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四十三

清代 洪亮吉

雪深才出玉门关,三月君恩已赐环。嬴得番回道旁看,争传李白夜郎还。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四十一

清代 洪亮吉

一旬蝴蝶已成团,便拟开筵宴谪官。携得百花洲畔法,种来鹭粟大如盘。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九

清代 洪亮吉

鹁鸪啼处却东风,宛与江南气候同。杏子乍青桑椹紫,家家树上有黄童。

伊犁纪事诗 其四

清代 洪亮吉

谪出长城不许诗,一看瀚海放歌奇。伊犁河谷行舟赏,塞外风情醉笔痴。

头枕天山明月睡,神游冰岭雪鸡嬉。纵横篆隶闻西域,戍百归乡驻足辞。

送黄大景仁至都门四首 其三

清代 洪亮吉

铅椠频年席未温,十年心迹几朱门。难忘节物偏垂涕,有约乾坤妨受恩。

涉世未妨颜更冷,依人何意舌犹存。萧萧故业斜阳外,共尔无惭廉吏孙。

一丁字

清代 洪亮吉

能识一丁字,胜挽弓十石。君不见,三传宰相真寡识,二圣在河北,竟欲呼作贼。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二

清代 洪亮吉

橐笔频年上玉墀,虎贲三百笑舒迟。书生亦有伸眉日,独跨长刀万里驰。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26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