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王处士

赠王处士

唐代 许浑

归卧养天真,鹿裘乌角巾。茂陵闲久病,彭泽醉长贫。
冠盖西园夜,笙歌北里春。谁怜清渭曲,又老钓鱼人。

诗人许浑的古诗

途经敷水

唐代 许浑

修蛾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五夜有情随暮雨,
百年无节待秋霜。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

春日思旧游寄南徐从事刘三复

唐代 许浑

风暖曲江花半开,忽思京口共衔杯。湘潭云尽暮山出,
巴共雪消春水来。怀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犹羡乐燕台。
蓟门高处极归思,陇雁北飞双燕回。

酬河中杜侍御重寄

唐代 许浑

五色如丝下碧空,片帆还绕楚王宫。文章已变南山雾,
羽翼应抟北海风。春雪预呈霜简白,晓霞先染绣衣红。
十千沽酒留君醉,莫道归心似转蓬。

发灵溪馆

唐代 许浑

山多水不穷,一叶似渔翁。鸟浴寒潭雨,猿吟暮岭风。
杂英垂锦绣,众籁合丝桐。应有曹溪路,千岩万壑中。

登蒜山观发军

唐代 许浑

羽檄征兵急,辕门选将雄。犬羊忧破竹,貔虎极飞蓬。
定系羊狂虏,何烦矍铄翁。更探黄石略,重振黑山功。
别马嘶营柳,惊乌散井桐。低星连宝剑,残月让雕弓。
浪晓戈鋋里,山晴鼓角中。甲开鱼照水,旗飏虎拏风。
去想金河远,行知玉塞空。汉庭应有问,师律在元戎。

题杜居士

唐代 许浑

松偃石床平,何人识姓名。溪冰寒棹响,岩雪夜窗明。
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应知此来客,身世两无情。

吴门送振武李一事

唐代 许浑

晚促离筵醉玉缸,伊州一曲泪双双。欲携刀笔一新幕,
更宿烟霞别旧窗。胡马近秋侵紫塞,吴帆乘月下清江。
嫖姚若许传书檄,坐筑三城看受降。

朗上人院晨坐

唐代 许浑

簟凉襟袖清,月没尚残星。山果落秋院,水花开晓庭。
疏藤风袅袅,圆桂露冥冥。正忆江南寺,岩斋闻诵经。

天街晓望

唐代 许浑

明星低未央,莲阙迥苍苍。叠鼓催残月,疏钟迎早霜。
关防浮瑞气,宫馆耀神光。再拜为君寿,南山高且长。

长庆寺遇常州阮秀才

唐代 许浑

高阁晴轩对一峰,毗陵书客此相逢。晚收红叶题诗遍,
秋待黄花酿酒浓。山馆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
上方有路应知处,疏磬寒蝉树几重。

洛东兰若夜归

唐代 许浑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
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酬报先上人登楼见寄(上人自峡下来)

唐代 许浑

丹叶下西楼,知君万里愁。钟非黔峡寺,帆是敬亭舟。
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天台多道侣,何惜更南游。

秋夕宴李侍御宅

唐代 许浑

公子徵词客,秋堂递玉杯。月高罗幕卷,风度锦屏开。
凤管高簧品,鹍弦促柱哀。转喉云旋合,垂手露徐来。
烛换三条烬,香销十炷灰。蛩声闻鼓歇,萤焰触帘回。
广槛烟分柳,空庭露积苔。解酲须满酌,应为拨新醅。

凌歊台送韦(一作韩)秀才

唐代 许浑

云起高台日未沉,数村残照半岩阴,野蚕成茧桑柘尽,
溪鸟引雏蒲稗深。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递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晨起白云楼寄龙兴江准上人兼呈窦秀才

唐代 许浑

兹楼今是望乡台,乡信全稀晓雁哀。山翠万重当槛出,
水华千里抱城来。东岩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残客未回。
欲吊灵均能赋否,秋风还有木兰开。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唐代 许浑

谿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江上燕别(一作赵嘏诗,题作汾上宴别)

唐代 许浑

云物如故乡,山川异岐路。年来未归客,马上春欲暮。
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不待管弦终,摇鞭背花去。

将离郊园留示弟侄

唐代 许浑

身贱与心违,秋风生旅衣。久贫辞国远,多病在家稀。
山暝客初散,树凉人未归。西都万馀里,明旦别柴扉。

闻薛先辈陪大夫看早梅因寄

唐代 许浑

涧梅寒正发,莫信笛中吹。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折艳山鸟散,携任野蜂随。今日从公醉,何人倒接?。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唐代 许浑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
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
许浑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399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