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洪适
长惭无地起楼台,觅果寻花颇受猜。且向园林聊寓意,不教丝管逐人来。
盘洲杂韵上 黄拒霜
芳林秋冷落,木末改黄裳。可笑名虚忝,何曾拒得霜。
浣溪沙(席上再作)
梦中送妙兴寺僧
西望霞光东望云,划然晴晦此区分。小桥过尽盘龙险,回首高人多谢君。
还李举之太平广记
稗官九百起虞初,过眼宁论所失诬。午枕黑甜君所赐,持还深愧一瓻无。
野处孔雀为狸所毙
远程万里起南溟,文采葳蕤掩画屏。展翼来朝金翠晃,竦身轻举有乌停。
园中但有辟蛇法,山下相望瘗鹤铭。野鹜家鸡随处有,孽狐何事独淫刑。
拟古十三首 其四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朋簪故人家。摇情绿绮琴,度曲渔阳挝。
放歌掀醉髯,晤语粲春葩。列坐各知心,游扬相齿牙。
芬芳须及时,东扶忽西斜。胡不厉逸翮,天津问仙槎。
无为甘寂漠,痼疾守烟霞。
盘洲杂韵上 斑竹
帝子登湘岸,临风粉泪弹。梨花多少雨,点点透琅玕。
检校园花
往夏新阁成,拔去园中葵。万花间千蕊,十夫劳徙移。
群香颇猗狔,密影初参差。烈日吁可畏,时雨不能滋。
未秋叶先陨,欲冬柯已萎。虚蒙灌溉恩,无复嫣然姿。
啅雀飞且止,不肯登空枝。寒螀守枯荄,未忍相弃离。
永怀斩新日,岂料憔悴期。谁呼殷七七,来伴红裳儿。
金鼎一剂药,返魂庸可追。春来作高亭,绿沼扬清漪。
旧蹊类陈迹,远圃分芳蕤。结根旬浃间,生意浑熙熙。
微白李赋质,小红桃入肌。柳条无颜色,已含烟雨眉。
游蜂相召引,有底渠先知。地力固自若,大钧不偏私。
竞秀非机巧,向衰非钝迟。万物理固然,飏芬须得时。
鹧鸪天(席上赏牡丹用景裴韵)
生查子(收灯日次李举之韵)
浣溪沙(以鸳鸯梅送钱漕)
杨元素题蒙泉诗云源有雌雄分碧白注谓南泉色白为雌因为之解嘲二绝 ...
雄风波不动,雌霓影空垂。欲洗蒙泉谤,须删蜀客诗。
谢景高兄惠鱼蟹
霜风激水蟹舍寒,渔火献俘清夜阑。不烹五鼎若赊死,使之骨醉尤加餐。
尺半之鱼鳞六六,同入糟丘随小牍。鼎来兼味口流涎,可使盘中食无肉。
浔阳从事姿南金,高山调古谁知音。宁同娵隅作蛮语,生憎郭索多躁心。
檐头雪消春有意,洗盏开尊宜一醉。持螯颇忆左手同,尺素不妨时遣使。
拟古十三首 其十二 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冲风一读厉。宿楚失故阴,思虫柱哀喙。
客来门冬冬,袖有尺书遗。一读泪先零,再读心已醉。
妾如初开花,君如长流水。花挽水回难,水捐花去易。
流水读时休,春荣难久恃。
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 其二
香清为借三秋露,葩绚宁禁五日风。俯对猗兰振寒绿,静看飞叶陨轻红。
次韵景卢题龟巢
拙速谁云胜巧迟,新亭结罢得能奇。细看远水兼天净,可但中秋观月宜。
出郭自欣三径乐,枕流今有几人痴。巢莲千岁同藏六,一笑泥涂曳尾龟。
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
山居二十咏 其八 蜂庐
分窠能择地,识路自寻花。不候谯门鼓,群飞晚趁衙。
盘洲杂韵上 丹桂
无癖不誉儿,有诗非责子。丹桂几枝芳,对之空颡泚。
满江红·百计留春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549篇诗文
次韵中山雨后
盘洲杂韵上 紫薇
杂咏下 美可茹亭
次韵梁子正咏棕亭
临江仙(送罗倅·伟卿权新州)
次韵汤阴寒食遇雨
盘洲杂韵上 蓼岸
得洛中牡丹
选冠子
答裴弟
梁子正有诗谢牡丹及聚仙花次其韵 其一
盘洲杂韵上 种秫仓
浮杯
杂咏下 隐雾轩
适两日小疾谒告闻知府郎中丈有东湖之游而不果陪遂蒙佳句宠问辄趁 ...
蔡瞻明寺丞有诗见简次其韵
南歌子(童岭作)
盘洲杂韵上 真珠
山居二十咏 其三 芝榭
杂咏下 鹅梨
番禺调笑 其八 贪泉
韩提舶饯行致语口号
詹氏仁寿轩
紫薇花以六月至自溧阳在道已五十日今有花满树因示二弟
西江月(再作)
杂咏下 垂丝海棠
江州尘外亭
朝中措(苏少莲母生日)
酬景卢赋圃中种橘移花
寿太师益公 其十一
游盖竹洞
答景卢报月台将毕工
西江月(雪中)
九日欲为云松之集以病倦而辍
天台观
宗人应贤婺源张氏之婿也治邑清介一无所私其列岳诒书郡幕至以邑尊 ...
次韵朱宣州见寄
拟古十三首 其五 西北有高楼
次韵蔡瞻明惜花五绝句 其二
景卢开尊阻雨展日复用前韵寄之
答小隐喜得白山茶之报
夜饮药寮次景思韵
句降黄龙舞
会肇庆新守乐语口号
盘洲杂韵上 黄莺儿
生查子(枕上作)
寿施徽州 其三
生查子(姚母寿席,以龟游莲叶杯酌酒)
鹧鸪天(次李举之见寄韵)
辛幼安稼轩
次韵李举之县丞秋日偶成 其三
雪后游盘洲
褒字诗已得十二章请各赋其一以足巨鳌
次韵景思谢送四时纂要并惠乳泉且许见顾 其一
寿太师益公 其二
朝中措(尊兴生辰)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广西春教致语口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