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洪适
瓮头玉友已销声,小试山斋百末清。十客对花休避席,千奴呼橘拟专城。
微霜到处叶未落,小雨移来根易荣。情话团栾亦终日,坐中惟欠十般行。
杂咏下 灌园亭
好手善和羹,非才当抱瓮。加点苜蓿盘,丁宁及时种。
送范子芬赴浙东机幕
男儿三十富春秋,况复才华出辈流。传家不坠右丞相,入幕少佐东诸侯。
梅花颇惜诗人去,草色正牵行客愁。修禊兰亭访陈迹,应怀同醉仲宣楼。
次韵曹功显都承赏梅
纷纷凡卉怯严冬,独有清姿对雪中。拂幌更宜妆妩媚,巡檐谁惮履穿空。
南来未见传声使,东望方思避俗翁。闻道联镳得幽趣,无因同醉玉堂东。
拟古十三首 其十二 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冲风一读厉。宿楚失故阴,思虫柱哀喙。
客来门冬冬,袖有尺书遗。一读泪先零,再读心已醉。
妾如初开花,君如长流水。花挽水回难,水捐花去易。
流水读时休,春荣难久恃。
蓝宪遣人往吴门移洛花未至而去 其三
三春桃李家家有,不费阳和特地恩。名品异芳天亦靳,未教容易到丘园。
答裴弟
常棣成阴慰暮年,困人春雪好长叹。闭门终日诗频和,伏枕盈旬病未安。
已遣携锄移竹径,更思杖策整花栏。饱闻冰下游鱼跃,所恨双溪一笑难。
寿秦太师 其五
十载操持将相权,亲提四海入陶甄。周公礼乐未坠地,伊尹勤劳传格天。
青海不传南下箭,黄河长渡北归船。济时毫发无遗力,数尽名臣孰与肩。
答景卢咏道上新松
落落乔松说九华,远移霜骨想专车。沦脂此地能和药,结实殊方却入茶。
村女拾钗分翠叶,野人敲粉聚黄花。翛然一径穷芝岭,晓见飞云夕见霞。
杂咏下 苔
赤憎宾舍满,雅称落花留。纵使金钱好,如何买断秋。
杂咏下 孤松
昂霄苍鬣五,独立几寒暑。不肯在鸡群,自然羞哙伍。
杂咏下 垂丝海棠
脉脉似崔徽,朝朝长看地。谁能解倒悬,扶起云鬟坠。
浣溪沙(寿方稚川)
寿张侍郎 其二
三吴政化捷如神,八桂威名逐日新。此地只今烦督护,一方何足费经纶。
清心省事真无讼,约己丰财祇为民。闻道潢池总安堵,新来不见弄兵人。
次韵景裴赞喜农扈之除
北固金焦顾眄中,裴回于此再踰冬。徒劳金谷供诸将,未有田园问老农。
且喜边亭罢欧脱,不须水战习蒙冲。九卿已愧班行忝,敢向明时叹不逢。
玉茗未有耗而小隐作诗以琼花为二绝当专美野处可也
休论官业出金华,共乐家林鹿挽车。何日寻春携漉酒,有时留客试擂茶。
望梅止渴宁非梦,却月横枝始是花。祇恐偏枯惭好句,空教步障锦如霞。
平齐孙致语口号
山越逋诛岁屡更,元戎指纵有奇兵。长歌壮士归三箭,必胜良筹妙两楹。
兔窟已空春草碧,鲸波无事暮潮平。干戈便挽天河洗,桴鼓从今不复鸣。
盘洲杂韵上 长春
四季花长发,朝朝得细看。绛英能受暑,绿刺更禁寒。
盘洲杂韵上 西浒
春冯西浒窗,夏卧西浒榻。待月最宜秋,探梅还度腊。
盘洲杂韵上 腊梅
篱菊初残后,疏香忽傲霜。一枝冲腊绽,紫瑰列金房。
舣斋二绝句 其一
野色山光列画图,坐看渔子入菰蒲。恰如放鹢穿三峡,何事航家问五湖。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549篇诗文
杂咏下 睡足亭
盘洲杂韵上 玉簪
杂咏下 欣对亭
道中怀景卢
杂咏下 泽芝亭
盘洲杂韵上 九曲
盘洲杂韵上 衮绣毬
送唐左史纸墨
余吏部挽诗三首 其二
杂咏下 豹岩
过濠上
次韵蔡瞻明登巾山三绝句 其一
雪中叹
拟古十三首 其五 西北有高楼
杂咏下 楚望楼
满庭芳 其一 酬徐守
汪枢使挽诗二首 其二
次韵景思谢送四时纂要并惠乳泉且许见顾 其三
朝中措(黄帅宪侍儿倩奴)
观园人接花
盘洲杂韵上 兑桥
清平乐(次曾守韵)
向侍郎挽诗二首 其一
生查子(姚母寿席,以龟游莲叶杯酌酒)
赠崇教寺颜上人
梁子正有诗谢牡丹及聚仙花次其韵 其三
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 其一 经藏
盘洲杂韵上 瑞香
南歌子(童岭作)
过黄河用上介龙深甫迁居旧韵
读战国史
盘洲杂韵上 绣带
满庭芳(辛丑春日作)
满庭芳(和叶宪韵)
隆庭竹至四绝句 其四
紫薇花以六月至自溧阳在道已五十日今有花满树因示二弟
选冠子
用景卢诸公诗轴韵招监司太守
盘洲杂韵上 玉珑松
杂咏下 六枳关
次韵朱宣州见寄
拟古十三首 其十一 人生不满百
辛幼安稼轩
杂咏下 木竹
减字木兰花(曾谹父落成小阁,次其韵)
盘洲杂韵上 蜂房
浣溪沙(席中答钱漕)
次韵李举之县丞秋日偶成 其一
喜景徐作小圃因怀东阁二绝句 其二
满庭芳(酬赵宪)
谢唐守送朱樱二绝句 其一
许倩报白榴已得玉茗未谐以诗趣之
清平乐(以千叶粉红牡丹送曾守)
谢唐守送朱樱二绝句 其二
留别县僚
盘洲杂韵上 双溪
盘洲杂韵上 鼓子
郭太尉挽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