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景卢久阴遣闷

答景卢久阴遣闷

宋代 洪适

几日思君环佩声,方冬天宇未澄清。冲寒也到临春阁,处暗如登却月城。

整顿建瓴愁雨作,商量设醴卜花荣。锦囊不用诗排闷,起看朝云亦倦行。

诗人洪适的古诗

九日欲为云松之集以病倦而辍

宋代 洪适

半秋翻药裹,九日负云松。黄菊从他好,清尊不我容。

零丁怜败叶,旁午羡游蜂。今古登临恨,云迷五老峰。

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 其四

宋代 洪适

笑含菊彩媚疏篱,巧作葵妆傍曲池。颜色从他矜速肖,芬馨如此孰争驰。

西江月(雪中)

宋代 洪适

小室坐毡重叠,红炉兽炭交加。一卮村酒吸流霞。窗外寒威可怕。
心在盘洲种柳,眼看密雪飞花。银杯缟带不随车。江上渔蓑难画。

盘洲杂韵上 有竹轩

宋代 洪适

前身岂汲直,枉尺天所难。贤哉耐久朋,结盟同岁寒。

杂咏下 垂丝海棠

宋代 洪适

脉脉似崔徽,朝朝长看地。谁能解倒悬,扶起云鬟坠。

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 其二

宋代 洪适

香清为借三秋露,葩绚宁禁五日风。俯对猗兰振寒绿,静看飞叶陨轻红。

山中阻雨欲登华顶峰而不果

宋代 洪适

昔闻天台山,一万八千丈。层峰目华顶,魂梦几驰想。

朅来乘清秋,明发将独往。小雨巧作难,祥云约仍爽。

风磴渍苔藓,霜崖乱榛莽。峥嵘一何峻,梯空不可上。

便思捐竹舆,徐行倩藤杖。老僧挹而言,兹山韬万象。

举头天宇逼,寓目岩扉敞。重溟倒寒影,万壑振幽响。

峡迥啼猱猿,林高陨楂橡。仙袂挹浮丘,飘然顿尘网。

今兹风雨时,烟雾接穹壤。劲寒或薄人,跬步迷俯仰。

不如游石梁,重来事真赏。斯言既纚纚,诚哉非我诳。

俗驾为之回,芜音不堪榜。寄声山中灵,心期空鞅鞅。

盘洲杂韵上 罗甘

宋代 洪适

罗包肌理细,霜颗辅车香。封殖贵濒水,踰淮非我乡。

春雪再作戏成绝句

宋代 洪适

常年穷腊无一白,盈尺冬来已屡书。底事天公太手熟,又同春絮到阶除。

寿秦太师 其五

宋代 洪适

十载操持将相权,亲提四海入陶甄。周公礼乐未坠地,伊尹勤劳传格天。

青海不传南下箭,黄河长渡北归船。济时毫发无遗力,数尽名臣孰与肩。

浣溪沙(以鸳鸯梅送钱漕)

宋代 洪适

玉颊微醺怯晚寒。可怜凝笑插双翰。枝头一点为谁酸。
只恐轻飞烟树里,好教斜插鬓云边。淡妆仍向醉中看。

广东春教致语口号

宋代 洪适

豪竹繁弦振粤台,斗场雨过净纤埃。台符款曲三挥麈,军令分明屡举杯。

兔窟久空春草出,鲸波无事早潮来。已知樽俎遐冲折,且欲班劳激趫材。

满江红 其五 席上答叶宪

宋代 洪适

百计留春,春不住、愁怀填溢。争如对、宝梳压鬓,翠环铺碧。

紫绶金章都是梦,云庐花坞如何觅。劝金杯、浅笑傍宾筵,须均一。

前夜月,新离毕。收歰雨,呈红日。荷主人情厚,五云齐出。

一颗樱桃天付与,数声水调人飘逸。叹荒园、三月百花残,无踪迹。

次韵初入东京二首 其一

宋代 洪适

乾坤正欲稔天骄,会见降胡款圣朝。蓄锐乘机先自治,莫令武库五兵销。

道中怀景卢

宋代 洪适

宦路多睽别,春游隔弟兄。频年再登陛,十日又离京。

吏责仓台少,官曹省闼清。床头何夕月,冷话听残更。

拟古十三首 其八 冉冉孤生竹

宋代 洪适

冉冉孤生竹,成阴幽谷中。聿来君子室,葛藟施乔松。

乔松千百寻,攀附犹可穷。思君江水深,褰裳难往从。

同心而偏栖,愧彼摩霄鸿。灼灼芙蓉花,凌波媚芳风。

非不君力爱,秋至无归鸿。昔盟傥不寒,谁叹久西东。

鹿鸣宴致语口号

宋代 洪适

采芹东鲁浪歌僖,领海儒风异昔时。学有渊源能贯道,文如藻绣总紬奇。

轩然西笑腾三级,对此南烹举一卮。勋业权舆自今日,广寒折取最高枝。

雨中排闷

宋代 洪适

生怕花飞减却春,半旬苦雨恼幽人。山房挂壁有双屐,村径冲泥波只轮。

但见渌波侵碧草,不须皂荚去黄尘。拥炉更甚三冬月,转觉寒威逼坐茵。

山居二十咏 其十三 双鱼

宋代 洪适

犀角透鱼龙,石肌蕴星斗。亦有无情花,枝头鱼贯柳。

会南恩守傅侍郎致语口号

宋代 洪适

向来烽火起边尘,肤使南翔誉益振。肯为鱼符临海角,合归鹭序泛朝绅。

高情如泛阴山雪,喜气能添泽国春。一斗百篇推敏捷,醉中端有语惊人。

洪适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54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