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向通判挽诗二首 其一

向通判挽诗二首 其一

宋代 洪适

屡荐声名白,低飞鬓发苍。平生几朱绂,梦寐一黄粱。

利刃盘根出,明珠后乘光。洪都囚不死,阴德未渠央。

诗人洪适的古诗

盘洲杂韵上 丹桂

宋代 洪适

无癖不誉儿,有诗非责子。丹桂几枝芳,对之空颡泚。

读战国史

宋代 洪适

折足黥徒未易欺,箦中死士亦何为。魏齐断首庞涓死,祸报由来不可知。

添竹

宋代 洪适

添竹乘春力,期君共岁寒。青青怀特操,碌碌愧粗官。

尚有哦诗日,尤胜借宅看。他时谁检校,何处报平安。

夜饮药寮次景思韵

宋代 洪适

主人知我乐郊居,药圃嘉招走尺书。笑语池边欣促席,醉归林下却肩舆。

正闻雁过猿啼后,更是风清月白初。见说长安消息近,却须高兴谢鲈鱼。

广东春教致语口号

宋代 洪适

豪竹繁弦振粤台,斗场雨过净纤埃。台符款曲三挥麈,军令分明屡举杯。

兔窟久空春草出,鲸波无事早潮来。已知樽俎遐冲折,且欲班劳激趫材。

谢唐守送朱樱二绝句 其一

宋代 洪适

铃斋一树滴阶春,翻走髹盘赠野人。欲进曲生呼伯雅,却无樊素启丹唇。

满江红(黄堂席上答太守)

宋代 洪适

燕寝香凝,官事了、诗情充溢。归后院、花容争媚,柳眉添碧。老子胡床常自叹,轻裾长袖从何觅。探城楼、此际夜如何,更筹一。
人已老,春将毕。临曲水,才旬日。快朝来雨过,鱼儿争出。淡酒一杯空酩酊,黄堂千骑真安逸。问朱EC43、何日到丘园,联F4EB迹。

韩提舶解印致语口号

宋代 洪适

万户封侯识面难,南来清誉落诸蛮。指挥浪舶风帆了,谈笑木牛流马间。

回牡言归光帐饯,一杯相属看弓弯。行行日远长安近,平步逍遥玉笋班。

满庭芳 其一 酬徐守

宋代 洪适

风搅花间,雨悭柳下,人人懒拂愁眉。年荒省事,投辖井中稀。

架上舞衣尘积,弦索断、筝雁差池。南柯梦,转头陈迹,饥鼠穴空彝。

新年,官事少,秋蛇春蚓,重叠乌丝。更出奇花判,百病都治。

报道行厨办也,乌鹊喜、龟鹤前知。更书近,鹓行浸远,长对去思碑。

罗尚书挽诗三首 其三

宋代 洪适

连蹇鱼符忝,宗师藻鉴亡。但瞻杨子宅,莫避盖公堂。

远水松区对,东风绋路长。九原精爽在,遗恨一庄荒。

适两日小疾谒告闻知府郎中丈有东湖之游而不果陪遂蒙佳句宠问辄趁 ...

宋代 洪适

佳时行乐阻追陪,喜得诗筒手自开。云岫送凉随皂盖,风漪献状属金罍。

也知萍底鱼相得,更有荷閒蝶鼎来。不识重游在何日,便须扶病走舆台。

小雨同裴弟深甫坚上人登新亭次韵

宋代 洪适

移梅种竹趁阳春,举目江山发兴新。曲槛疏窗那草草,飞檐碧瓦已鳞鳞。

鼎来好语酬佳景,更有高僧话净因。步屧踌躇乌亦喜,不嫌风雨垫冠巾。

浮杯

宋代 洪适

南北芝泉一涧开,穿花度柳势萦回。不须元巳方修禊,才遇良辰由泛杯。

行止岂由人智巧,沉浮长与客惊猜。急流一去谁难进,却有先游殿后来。

鹧鸪天(十九孙入学,因作小集。裴景有作,次其韵)

宋代 洪适

两塾弦歌日日春。不容坐席更凝尘。常思芳桂攀燕窦,未见童乌继子云。
流庆泽,仰家尊。救荒阴德过于门。从师已是平原客,毛遂怀绷作弄孙。

寿秦太师 其七

宋代 洪适

左弧垂庆记南州,日转天旋岁一周。风入江梅香暗度,霜满翠柏景深留。

定知与国同箕翼,不用占星问斗牛。却使松乔羡眉寿,大椿何啻八千秋。

次韵梁子正咏棕亭

宋代 洪适

鬋得栟榈制数椽,绣衣拈出少陵篇。倚楹见水幽情畅,驻屐迷花诗兴牵。

便觉茅轩俱退舍,若谈竹室不同年。满山所欠青青药,且趁流觞集醉仙。

盘洲杂韵上 芝径

宋代 洪适

金茎岂受尘,三秀已通神。不竞铜池瑞,逢兰肯卜邻。

杨和王挽诗二首 其二

宋代 洪适

三纪羽林卫,千秋彝鼎铭。拔材多男爵,教子宝遗经。

淮上开王社,云边落将星。后来思燕颔,麟阁仰丹青。

余吏部挽诗三首 其一

宋代 洪适

石月颛门学,儒林誉翕然。齑盐家有塾,菽水坐无毡。

孝永趋庭日,名成佩韘年。流芳千载下,不减汉韦贤。

江城子(赠举之)

宋代 洪适

冥冥云屿两经秋。落霞收。断烟留。小阁凉生,清馥凝金虬。乘兴开颜那草草,烦玉腕,举琼舟。
明年此日楚江头。极层楼。望丹丘。只恐溪山,千里碍凝眸。重倚阑干相忆处,寻过雁,作书邮。
洪适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54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