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景卢新治西园而亭榭未立以诗趣之

景卢新治西园而亭榭未立以诗趣之

宋代 洪适

斩新曲径治西园,野色春来已可观。便好作亭供客醉,望中流水有时乾。

诗人洪适的古诗

杂咏下 六枳关

宋代 洪适

分付司花女,谁何六枳关。少年轻薄子,驱去勿教还。

杂咏下 地簧

宋代 洪适

塞耳可治聋,下咽多去病。九曝不辞劳,蚤衰谙药性。

次韵得保州老张瓦研

宋代 洪适

毛颖传既成,陶泓名不朽。陈楮接武来,论交篇籍囿。

千年铜雀台,瓦解沦坤厚。何人澄其泥,颇能髣髴否。

龙公天上客,金兰幸同臭。结束万里行,联翩五旬久。

清谈落玉麈,痛饮尽金斗。咳唾珠玑粲,挥翰不停手。

穷边得佳研,可出老吕右。瓦缶莫雷鸣,龙尾羞牛后。

广东春教致语口号

宋代 洪适

豪竹繁弦振粤台,斗场雨过净纤埃。台符款曲三挥麈,军令分明屡举杯。

兔窟久空春草出,鲸波无事早潮来。已知樽俎遐冲折,且欲班劳激趫材。

次韵景裴赞喜农扈之除

宋代 洪适

北固金焦顾眄中,裴回于此再踰冬。徒劳金谷供诸将,未有田园问老农。

且喜边亭罢欧脱,不须水战习蒙冲。九卿已愧班行忝,敢向明时叹不逢。

次韵汤阴寒食遇雨

宋代 洪适

殊方遇寒食,节物负年华。小雨偏宜柳,轻风未落花。

见饧如隔岭,对月共忘家。俗重之推庙,谁祠万里沙。

杂咏下 鱼

宋代 洪适

心嫌大吞小,不忍唤渔蓑。皱月年年减,潜渊渐渐多。

次韵蔡瞻明登巾山三绝句 其三

宋代 洪适

好句联翩见未曾,品题今日欠钟嵘。登临自有江山助,岂是胸中不得平。

杂咏下 拔葵亭

宋代 洪适

廛中饶菜把,足以给盘餐。不逐露葵去,定遭修竹弹。

登芝榭见景卢所增月台

宋代 洪适

台榭相望闻语声,茹芝观月有馀清。旁连小隐分三径,细数修篁限一城。

日日杖头思径醉,年年铛脚玩欣荣。谁人知我归欤乐,趁此登临未惮行。

杂咏下 林珍亭

宋代 洪适

主林时献供,它壤昔移根。秋后收梨栗,倾奁得弄孙。

番禺调笑 其八 贪泉

宋代 洪适

饮器。贪泉水。山乳涓涓甘似醴。怀金嗜宝随人意。

枉受恶名难洗。真清方伯端无比。未使吴君专美。

检校园花

宋代 洪适

往夏新阁成,拔去园中葵。万花间千蕊,十夫劳徙移。

群香颇猗狔,密影初参差。烈日吁可畏,时雨不能滋。

未秋叶先陨,欲冬柯已萎。虚蒙灌溉恩,无复嫣然姿。

啅雀飞且止,不肯登空枝。寒螀守枯荄,未忍相弃离。

永怀斩新日,岂料憔悴期。谁呼殷七七,来伴红裳儿。

金鼎一剂药,返魂庸可追。春来作高亭,绿沼扬清漪。

旧蹊类陈迹,远圃分芳蕤。结根旬浃间,生意浑熙熙。

微白李赋质,小红桃入肌。柳条无颜色,已含烟雨眉。

游蜂相召引,有底渠先知。地力固自若,大钧不偏私。

竞秀非机巧,向衰非钝迟。万物理固然,飏芬须得时。

杂咏下 云起亭

宋代 洪适

水穷云四起,出岫本无心。莫负苍生望,须为旱岁霖。

再至保州

宋代 洪适

再入中原境,相迎有暮鸦。柔桑新迸叶,高柳细吹花。

短帻人如秃,尖冠女不髽。指期淮可渡,宁叹在天涯。

宿广润寺书伦上人灵云庵

宋代 洪适

宝地深深俯碧潭,有僧酌茶延我谈。千岩状秀蹑风磴,万竹含翠藏云庵。

西来指柏本无著,一见悟桃须再参。登临已是秋欲半,霜叶枝头才两三。

江城子(黄宪生日代作)

宋代 洪适

江如罗带抱山青。好风轻。五云横。北斗南边,烨烨使华星。两路平反多少事,培吉德,赍长生。
当年乌府振冠缨。稔英声。起鹏程。垂上丹霄,回首志澄清。雪片深深梅德子,归路近,看和羹。

宗人应贤婺源张氏之婿也治邑清介一无所私其列岳诒书郡幕至以邑尊 ...

宋代 洪适

自昔为门婿,于今是邑尊。秋毫无假借,情话与谁论。

满江红 其五 席上答叶宪

宋代 洪适

百计留春,春不住、愁怀填溢。争如对、宝梳压鬓,翠环铺碧。

紫绶金章都是梦,云庐花坞如何觅。劝金杯、浅笑傍宾筵,须均一。

前夜月,新离毕。收歰雨,呈红日。荷主人情厚,五云齐出。

一颗樱桃天付与,数声水调人飘逸。叹荒园、三月百花残,无踪迹。

韩提舶解印致语口号

宋代 洪适

万户封侯识面难,南来清誉落诸蛮。指挥浪舶风帆了,谈笑木牛流马间。

回牡言归光帐饯,一杯相属看弓弯。行行日远长安近,平步逍遥玉笋班。

洪适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54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