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洪炎
平生离俗得閒多,素发惊秋奈老何。宾从盘飧惟白石,意行供帐往青萝。
御风独往松三径,踏月空归雪一蓑。短布单衣穷至骭,醉吟不作饭牛歌。
再赋弈棋五首 其四
眉山非快手,弈胜亦欣然。变态一翻覆,几微系后先。
陶公虑太过,雪女慧堪怜。张弛诚吾道,斯文许尔贤。
三次四言韵二首 其一
入圣有域,存诚以闲。德不德上,材不材间。堂上不粪,门设常关。
鄙哉丘垤,覆篑为山。
再任秘书少监
再入兰台逢旧史,重游东观阅新书。家徒四壁今无屋,谁为君王奏子虚。
玉女峰
玉女何时见,兹峰独挺群。古容馀佛座,虚室但炉薰。
林隐投壶电,山藏出岫云。自惭非屈宋,欲赋不成文。
岭云
吾居半山上,绕屋犹峻岭。举头即见之,坐卧作墙屏。
忽复不可求,澒洞云万顷。初疑岸谷变,身不践人境。
俄顷如故常,突兀在屋顶。隐现须臾间,变态莫记省。
烟霞成痼疾,终日常炯炯。早阅金丹诀,未办卜灶井。
世乱一丘壑,斯志或可逞。鸣猿落空岩,翥鹤飏晴影。
石泉漱芳润,草木皆秀整。洞天有归路,未往心已领。
弈棋绝句二首 其二
鹭落寒江鸦点汀,晴窗飞雹击槃声。方圆动静随机见,清簟疏帘眼倍明。
初食生荔枝二首 其二
独擅东南美,谁知十八娘。笑颦俱有味,朱粉不迷香。
璀璨珠生掌,清泠露入囊。风流须第一,饤座每难忘。
信州逢寒食
客行寒食路,春晚上饶城。野寺鸟乌乐,山蹊荆棘生。
人随乘雁集,地隔一牛鸣。俛首征途内,官曹何日清。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次韵许子大李丞相宅牡丹芍药诗
公实示閒字韵诗怅然有感次韵奉和三首 其二
辍哭人歌行路难,畏人无地出人间。欣逢北海孙宾石,犹是江南庾子山。
野草离离随意绿,群凫泛泛倦飞还。一川烟草松萝外,何处梯云叩九关。
次韵公实雷雨
石门中夏雨寒
五年胡骑秽中原,四月江南尚薄寒。入昴谁能移太白,来朝我亦见呼韩。
灌坛风雨行将戢,陋巷箪瓢且自宽。红日再中天地正,泥涂不辱汉衣冠。
将去宝峰诵老杜更欲投何处赋五言三首 其二
更欲投何处,穷猿不择林。低回竹柏语,惨戚钟鱼心。
邑邑出门泪,行行度岭吟。西江如可吸,在处海潮音。
秋日登万岁寺
山川信美自愁多,岭海穷途可若何。倦客难寻越绝记,畸人但唱入中歌。
天香不入伊蒲塞,佛水犹开优钵罗。还是浮云韬白日,凤凰台上一经过。
十月十五日山中下视云气自山椒
一岁下元日,千山小雪天。云层生远壑,雨渰隔平川。
放牧虚横笛,樵苏乐静眠。遥知载酒客,无路到斋前。
再次四言韵二首 其二
鲁兄卫弟,虞齿虢唇。倚伏相因,否泰惟匀。履兹艰虞,慎厥笑颦。
水清见石,天定胜人。
越王山二首 其二
越王名兹山,无复车马迹。绝顶有佳处,轩然大磐石。
灵洞閟其中,神池荡其侧。云气朝夕生,合散一瞬息。
吾闻王子搜,隐遁辞越国。玉舆去不返,丹灶锁荆棘。
二仙出季世,故老犹记识。遗踪落人间,不稽传宝墨。
我睎伯夷清,愿作老聃役。脱身尘
再赋弈棋五首 其三
不作丹朱戏,难禁清昼长。敢言白玉局,聊取紫罗囊。
角道空传记,乘除自有方。儿童争画纸,漫学老夫狂。
静思院上元日二首 其一
麻姑山换越王山,忆昨下元今上元。老去休惊长客寓,春来不拟问田园。
畏途豺虎中原近,挟日风云四海昏。梦绕潇湘无落处,凭谁楚些与招魂。
洪炎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94篇诗文
病间和公实饮酒诗
题团栾图
社日宇文德和送酒次糜韵
次韵即事
三次四言韵二首 其二
次韵公实与用中夜话
公实示閒字韵诗怅然有感次韵奉和三首 其一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一
钟乳
又叠前韵二首 其二
曾仲共和予春日登滕王阁诗盖旧诗也复次韵
初入浙中三首 其一
从宝峰长老惟足求猫头笋
初食生荔枝二首 其一
游麻姑山仙都观
次韵郑公实见赠二诗 其二
楚州阻水涨怀汪信民吕居仁二士四言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四
立秋日上饶郡偶成二首 其二
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旧庐无复尺椽怅然伤
静思院上元日二首 其二
尝白酒用糜韵
盛彦光次韵见和复用前韵因以自叹 其一
坐上呈师川有怀驹父
晓发鹅湖
再赋弈棋五首 其五
初入浙中三首 其二
将去宝峰诵老杜更欲投何处赋五言三首 其一
次韵公实七月一日雨感怀二首 其二
初入浙中三首 其三
闻师川谏议至漳州作建除字诗十二韵迓之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三
戏和公实感秋对酒
冯太冲置酒即事次公实韵
梦中作四言用前韵二首 其一
十月十六日
石湖院
再赋弈棋五首 其一
将去宝峰诵老杜更欲投何处赋五言三首 其三
和曾仲共大风折木歌
弈棋绝句二首 其一
次韵许子大王丰父圆明送春之作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五
奉送驹父师川二郎中赴召四言
次韵郑公实见赠二诗 其一
梦中作四言用前韵二首 其二
古田县
山中闻杜鹃
公实作暴雨诗次其韵
师川见和再用元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