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洪焱祖
龙桧金芝久鞠蔬,绛楼遗址野人居。空馀灵壁太湖石,好在玉京仙掌书。
一片犹须万牛力,层巅遑恤九州墟。玄门不救青城祸,千载排空志覆车。
甲子元夕二首 其二
四十年来懒看灯,元宵长是守书檠。如今并与书檠废,只有丹心对月明。
过贵义岭入龙泉县界
原泉落青天,当道巉翠壁。界破一条虹,东西流两邑。
两邑民颇淳,不劳官置驿。后村报前村,舆夫歘然集。
惯行轻积险,改负逞新力。而我坐何安,大半亲降陟。
吁嘘邻封讼,使往平曲直。道丧巧伪滋,论公贪猥嫉。
愧尔荷锄翁,身劬心最逸。
问政山
行穷白云坞,步入青松林。飞花去人间,好鸟鸣春阴。
黄冠雅好客,瀹茗澹冲襟。洒之幽兰芬,弄以清泉音。
怀哉媚丹灶,谅矣轻华簪。常年聂仙子,出处知何心。
徘徊扬州鹤,怅望故山岑。仙游不可问,古墓蓬蒿深。
艮岳
荆山
闭户徒劳孙敬学,浪游别换子长文。方穿甓社珠宫月,又泛荆山来窟云。
淮水西来千骑捷,涡河北下九天闻。会同齐赴南溟远,清浊如将獭胆分。
越饥谣六首 其二
野无青草树无肤,人腹为棺葬万夫。落日卧龙山下路,腥烟数里鬼相呼。
次韵荅天台杨景羲拟杜陵曲江体五首 其一
天台山深秋月明,幽人见月偏多情,伐木赓诗求友生。
我亦弹琴不成调,风清露冷越江横。
次韵陈山长送春纪事二首 其一
怪事凶荒有此年,春来疠鬼更行天。为谁莺燕语能好,无主麦桑青可怜。
谁谓十旬全渴雨,坐令万井不生烟。相逢且喜身俱健,困厄终胜死道边。
次韵春怀
鸠唤春阴鹊噪晴,静中观动晦还明。山林岁月身将老,湖海风涛应亦惊。
不饮未应为酒困,忘言何用以诗鸣。看花啜茗须公辈,汤熟银瓶细细倾。
凤凰洲
有许閒田地,惟宜牧马牛。平生未到处,极目更清秋。
绿水来桐柏,青山入寿州。斜阳无限意,落雁凤凰洲。
浮梁秋晓书事三首 其三
众山围我独,极目但风烟。政自门无辙,何须坐有毡。
谪龙才七日,鸣鸟待三年。岂不心如铁,居然发早宣。
题杨妃图
自是三郎溺燕私,千年祸水说蛾眉。骊姬杀子九龄去,妾在寿王宫里时。
上饶送别戴丈帅初
濮上音如沸,房中乐浸微。夫君鲁一变,馀子郐亡讥。
客路班荆晚,平生刻楮非。公归我亦去,岁晏重依依。
彭城怀古二首 其二
户口十馀万,承平亦富哉。人烟今寂寞,洪势自喧豗。
可有名驹子,空馀戏马台。登临兴不尽,挽缆故相催。
黄岩盛景则来为吾郡征官见示诗文因成一章
昔我游公乡,瞻望弗及见。公今仕吾州,过从两不倦。
人生水上萍,邂逅随风转。端能相知心,岂在蚤识面。
高文久自珍,屡请容一眄。如升泰山顶,朝观海日眩。
云涛能青红,光采生万变。新诗更圆美,花暖娇莺啭。
忽疑龙挂天,飞雨响银箭。呜呼此事难,补衮非袜线。
沉吟拊几案,便欲弃笔砚。终然齿未衰,犹冀骨可换。
跪请九还诀,昼夜锻复鍊。骖鸾侍远览,八极如抹电。
宁同井底蛙,局促自矜衒。
寓舍近溪有大木数章休暇辄游息其间偶得二诗 其一
吏卒各已休,独步风林下。雨馀堤草青,亦放庭前马。
隔水叫黄鹂,千山暗初夏。非无可乐资,孰是同情者。
寓杭有感二首 其二
一器成初售,争先样又新。低昂百工手,鼓舞四方人。
雕刻知何极,渐磨岂易淳。光阴并红紫,衮衮付泥尘。
四月二十八日离杭溯江喜晴得风
抖擞城中万斛埃,天晴眼豁意悠哉。江经马目排云下,潮到桐庐带月回。
价压红陈新麦熟,光生绿暗早榴开。吟情欲缓官船急,夜半风帆过钓台。
岁前立春
死草能重碧,苍颜得再韶。春从年内到,雪向雨中消。
小瓮醅新漉,芳郊荠可挑。从今抛笔砚,一意事渔樵。
自会稽如武林
大禹山头秋叶飞,伍胥庙下暮潮归。解貂换酒风流在,放鹤寻僧伴侣稀。
渔唱樵讴入诗卷,岩烟谷雨冷征衣。行年懒问君平卜,更看天河织女机。
洪焱祖
(1267—1329)元徽州歙县人,字潜夫,号杏庭。由平江路儒学录迁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尹致仕。有《杏庭摘稿》、《尔雅翼音释》等。► 71篇诗文
长芗岁暮二首 其二
读名臣言行录有感二首 其二
次韵万红中一朵白莲之作
甲子元夕二首 其一
解官西归
新岁言怀
彭城怀古二首 其一
大雨次韵刘成德
越饥谣六首 其六
朝元宫
越饥谣六首 其一
送李明德上合肥县尹
题鱼浦晚归图
越饥谣六首 其三
衢牧范松石为余作秋江晚渡图
晓出跨湖桥
寓杭有感二首 其一
越饥谣六首 其四
群校思乐亭对酒
刘山驿
琼花观
次韵府尹范松石游柯桥
次韵荅天台杨景羲拟杜陵曲江体五首 其四
中秋宿贵义岭下是夜无月
次韵奉酬孟能静见贻之什
正月二十二日押纲离杭是夜泊舟浮山
浮梁秋晓书事三首 其二
歌风台二首 其二
再用韵答景则
春晴行园
长芗岁暮二首 其一
宿中滦
读名臣言行录有感二首 其一
摇兀篇
次韵陈山长送春纪事二首 其二
初冬晴暖历永康武义金华三县境赋吴体以纪之
戴就
遂昌纪事
宿苍岭绝顶
寓舍近溪有大木数章休暇辄游息其间偶得二诗 其二
越饥谣六首 其五
次韵荅天台杨景羲拟杜陵曲江体五首 其二
次韵荅天台杨景羲拟杜陵曲江体五首 其五
汴学
歌风台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