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忆伯氏三首 其三

忆伯氏三首 其三

宋代 胡宏

又见雁南飞,远人音信稀。东风吹梦去,一见貌颀颀。

诗人胡宏的古诗

和僧碧泉三首

宋代 胡宏

清泠空色似秋澄,疑集群仙拥万灵。
深处有香春不断,波间藻荇四时青。

观建安七子诗

宋代 胡宏

作文发妙理,经国厉远图。
游目建安中,才子足欢娱。
王刘与应阮,精神可交输。
西南落汉日,扬益奋两隅。
山河裂地轴,星象分天衢。
八师遇有姚,万世垂楷模。
一元南大化,五服拥皇都。
悠悠彼七子,流光失其孚。
飞觞宴婉娈,鼓瑟吹笙竽。
主人敬爱客,徒尔相扬揄。
魏祚竟不长,诒谋止斯须。
逡巡数十年,刘石横八区。
所以汉高帝,慢骂轻文儒。

寓梅溪即事

宋代 胡宏

春深暮日暖,乱落桃李花。露淞白山顶,䆉穗青人家。

微醺坐溪西,对此景物佳。悠悠动遐思,恨恨得长嗟。

振衣偶回首,风吹杨柳斜。

蚕食

宋代 胡宏

蚕食人间我厚颜,命成奇数故偷閒。
不知世上山河大,张日徘徊百水间。

题齐云阁

宋代 胡宏

道人南山来,万里青云开。
去念见本性,聚散真悠哉。

次刘子驹韵

宋代 胡宏

忙中不识本来心,一点灵光自在明。
只向静中寻底事,恐遭颠沛不员成。

碧泉书院偶书花木所有七首

宋代 胡宏

自到湘南不见花,传闻金谷旧人家。
手培数本珍如玉,买得红尖一寸芽。

朱元晦寄诗刘贡父有风藉溪先生之意词甚妙而

宋代 胡宏

云出青山得自由,西郊未解如薰忧。
欲识青山最青处,云物万古生无休。

别吴卫道

宋代 胡宏

学业应须见本根,语言无用苦评论。
醇醪自昔怀公瑾,药石谁今游孟孙。
凭仗嬉游试功力,堤防色厉却淫昏。
临岐大愧无相赠,聊写芜词示法门。

和刘子驹存存室

宋代 胡宏

动中涵静是天机,静有工夫动不非。
会得存存存底事,心明万变一源归。

观书有感

宋代 胡宏

一点银蟾在碧空,千载堞廓夜玲珑。
回首昔日遨游处,觉得分明是管中。

挽孙奇父

宋代 胡宏

英雄割据裔,少年事豪俊。
名胜翻然交,仁义以身徇。
南州作吏师,西洛陪先进。
情高尚礼乐,代季见戎陈。
王师频溃遁,我愤婴疾疢。
草庐卧江汉,僚幕资才俊。
昭昭高自知,蹇蹇步不迅。
乘风忽远去,炎岭善持慎。
先君有愿怀,丈人践忠信。
相从寓衡山,时许闚墙仞。
胸中学海深,舌本词源浚。
老矣犹诗书,饥来只薇菣。
马革誓裹尸,气凛如秦蔺。
无力献庙堂,使得致忠荩。
据古论孔周,及今佐尧舜,
吁嗟民多瘼,惨戚天不憗。
茕茕輤车行,遥遥渚宫殡。
治命能不渝,有子孝而顺。

夜坐寄友人兼以自警

宋代 胡宏

满抱春愁独拥衣,雨声入夜更沉沉。
风流欲会东风面,趁取径深绿未深。

和韩叔夏碧泉

宋代 胡宏

灵源一派似河倾,隐映长天万古情。
林影淡摇秋月冷,涧翻先凝玉壶清。
旧栽沿岸柳阴合,新种数株梅子成。
谁引人来问消息,只缘山外有流声。

圃景大吟呈伯氏

宋代 胡宏

青鞋黄帽侵晨起,杖策徐行听流水。
云轻淡月欲明时,竹里清风开太始。
山钟间发催天暑,庙鼓连声动群耳。
东山青树映霞明,西岭朱楼眇烟里。
樵夫荷斧晨出山,渔子携鱼午趋市。
静看岐路人营营,独坐小亭秋靡靡。
已知物理时常改,因凶天工神不死。
胸中浩荡一乾坤,世上荣枯均泰否。
悠然种植得佳趣,春意生生自无已。

南山即事

宋代 胡宏

南山崇崇几千丈,今晨忽被蛮烟蜑雾埋其高。
安得万里飘风一吹散,见巍峨苍翠解我心郁陶。
郁陶心匪他,为爱南山高。

书怀四首 其一

宋代 胡宏

秋风送尽炎威,日色凄凉半掩。皇天不断春工,红我芙蓉万点。

苍天

宋代 胡宏

苍天映清水,下见白云飞。
天水从何来,飞云更何依。
人生亦如此,融结中有机。
此机即天命,吾心端不违。

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彦达先生

宋代 胡宏

有志从来不浪忧,只忧心不似前脩。敷菑未竟已头白,待穫忘情在晚秋。

自觉才疏胜北海,又无经学震西州。甘为稼圃南山下,长谢周公愧孔丘。

寄题向伯元敦止堂

宋代 胡宏

君不闻伊挚初耕有莘野,禄之弗顾千驷马。
春作秋成随老农,贫贱甘心万人下。
一朝幡然感三聘,五就成汤五就夏。
悠悠如云行太空,竟使三风变为雅。
东西南北赖来苏,天下农夫谁似者。
又不闻傅说安身操板筑,远离世间名与禄。
那知商帝梦中形,远近搜求不容伏。
草茅夕起朝为相,俾后从绳正如木。
四海俊{父去右丶}咸风从,跋扈诸侯尽臣仆。
功成止见颜容改,了了壮心无反覆。
平生懒性愿退藏,退藏恐遂成荒唐。
因求古人作鉴戒,管宁华歆情所当。
齐名遁迹俱锄菜,掷之不顾为人量。
诗书俎豆化辽海,威武富贵何披猖。
初年虚名大可耻,末路高风纾思长。
有志君当学伊傅,忘情我不傲羲皇。
愿如幼安有终始,进退一致宜加详。
胡宏

胡宏

(1106—1162)宋建宁崇安人,字仁仲,号五峰。胡安国子。幼师杨时、侯仲良,而卒传其父之学。优游衡山下二十余年,张栻师事之。高宗绍兴中,以荫补官,不调。秦桧死,被召,以疾辞。有《知言》、《皇王大纪》、《五峰集》。► 6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