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逸贤峒

逸贤峒

宋代 胡铨

好竹平生志颇坚,谁知岛上有淇园。
溪边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贤杨巨源。
空翠有时穿荦确,圆机终日转潺湲。
从来到处安心地,肯认家山作本源。

诗人胡铨的古诗

次李参政送行韵答黄舜杨

宋代 胡铨

打成大错一毫差,万里去寻留子嗟。微管閒思齐仲父,赐奴长价汉浑邪。

道穷怜我空忧国,句好知君定作家。便欲相携趁帆饱,要观子美赋灵槎。

禁直赐果

宋代 胡铨

禁署装成宝缨络,冰盘翦出水晶盐。
传呼天上好消息,玉果新贫出御{匚里加佥}。

十二月二十四日问潭孔昭疾见庭下雨中花云木

宋代 胡铨

幽花卧雨滋溅泪,秀色可人羞冶容。
却笑楚人非博物,不知木末有芙蓉。

答单监簿

宋代 胡铨

贤哉洛城翁,尘甑每贷粟。
饥来睨书案,臭味清可掬。
独抱古遗经,凛凛一川玉。
唯知耕宽闲,未暇井衍沃。
萧然跨騄駬,破漏数间屋。
谏议真可人,着意向幽独。
赠之知百月,鼌采照鲸目。
闭门予自煎,飒爽对修竹。
先生如玉川,时书实其腹。
顾我亦何幸,此客良不俗。
新篇忽入手,阔蹑李杜躅。
华衮褒虽荣,溢美论非笃。
何时玉壶山,复得从所欲。
知碗浇枯肠,勿赋饭不足。

刘景仁画墨梅扇上又画梅影于扇阴求诗各题一绝 其一

宋代 胡铨

竹外梅花耿玉颜,凛然冰句落霜纨。莫将轻扇趋炎子,留作人间六月寒。

复用前韵

宋代 胡铨

放逐归来户已篷,梦魂时到浙江东。
心如止水偏陶月,身似虚舟但逐风。
云路自怜飞鸟倦,山盟谁与白鸥同。
管城本乏封侯骨,人道中书却不中。

上洪帅李伯纪丞相

宋代 胡铨

相印横拖御案前,圣恩暂许帅藩宣。
举幡北阙危三刖,抗疏南床凉十年。
往事凄凉人堕甑,此身空洁鹭栖烟。
当时坐榻生龙尾,犹望陈蕃一解悬。

司业口占绝句奇甚铨辄用韵和呈效吴体

宋代 胡铨

南山旧说王隐者,北斗今看韩退之。
不须觅句花照眼,行见调羹酸着枝。

过三衢呈刘共父

宋代 胡铨

别离如许每引领,邂逅几何还着鞭。
微服过宋我何敢,大国赐秦零不然。
衰鬓雕零已子后,高名崒嵂方丁年。
即看手握天下砥,山中宰相从云眠。

和张庆符题余作清江引图

宋代 胡铨

痛饮从来别有肠,酒酣落笔扫洽浪。
如今却怕风波恶,莫画清江画醉乡。

小西湖

宋代 胡铨

沙鸥无事作群眠,乱荇萦风翠带牵。
波静不忧无蒂栌,心清聊溉不毛田。

清平乐(和曾检法海棠)

宋代 胡铨

深深花院。雨虐风饕遍。只欠画屏并羽扇。谁事略春风面。
愁须诗酒相禁。少陵底事慵吟。不是为梅牵兴,怕渠恼乱春心。|<王介甫梅诗云:“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故云>|

次张伯麟庆符

宋代 胡铨

往事浑如题梦中,回思吴越腋生风。
云閒别岭千层碧,日落西湖题抹红。
上竺留题陈迹在,孤山游赏故人空。
莫将句搅幽人意,我辈缘诗正坐穷。

东池即事

宋代 胡铨

小园聊日涉,鸥鸟共忘机。
笋长畦丁喜,春余菜甲稀。
幽花禁雾雨,翠筿澹风漪。
步屧横塘路,游鱼觉昨非。

中秋前一夕携家步至北湖藉缛草久之和东坡湖

宋代 胡铨

临水迟佳客,碧尽天边云。
心期殊未来,且复偶细君。
援琴松满耳,添酒月入樽。
水天静秋光,不受世所醺。
饮酣睡味美,风漪生簟纹。
得来亦何有,理乱了不闻。
儿童莫唤醒,不妨长醉昏。
休论万里情,我非宜城浑。

传示银杏兼简林谦之

宋代 胡铨

头白经筵思漫覃,骎骎末路我何堪。
八年还作玉堂集,一笑真怀银杏谈。
敢说麕书讥聂北,聊因麟趾咏周南。
梅开更得珠园去,红粟寒梢试一探。

菩萨蛮(辛未七夕戏答张庆符)

宋代 胡铨

银河牛女年年渡。相逢未款还忧去。珠斗欲阑干。盈盈一水间。
玉人偷拜月。苦恨匆匆别。此意愿天怜。今宵长似年。

夏旱至秋田家种荞麦以补岁事

宋代 胡铨

千里还经赤地连,老农作苦也堪怜。
来牟不复歌丰岁,荞麦犹能救歉年。
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
天公莫遣霜如雪,赤子嗷嗷要解悬。

金陵书事

宋代 胡铨

六代风流最永嘉,郁葱胜气隐晴霞。
折冲樽俎神俱旺,表裹山河烟莫夸。
几缕碧烟迷杏眼,半篙清涨减蒲芽。
歌声已得檀郎怨,四海而今再一家。

刘景仁画墨梅扇上又画梅影于扇阴求诗各题一绝 其二

宋代 胡铨

踏月看梅不见花,只惊水底影横斜。归来扫向冰绡扇,袖有西湖处士家。

胡铨

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 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