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俨
村村农事急,好雨不愆期。蚕起桑初长,莺啼花已稀。
梦中随物化,诗里送春归。寡欲无荣辱,忘言绝是非。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四 虎溪积雪
小小溪堂雪覆檐,梅花枝上玉纤纤。山头月落人初睡,猛虎一声风满帘。
杨柳枝词 其三
门外春风杨柳枝。去年折柳送郎时。车轮一去无消息,只有长条依旧垂。
长垣谒蘧伯玉墓
卫昔多君子,斯人实我师。下车存笃敬,寡过在知非。
荒陇一抔土,高情千载思。至今伯玉里,遗俗自熙熙。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一
老树兔丝犹独活,破窗故纸岂防风。不闻海马肥羊藿,只恐牵半踏鹿葱。
病起独坐
湿云晚收天宇空,露坐两鬓如飞蓬。蜘蛛仰面弄明月,络纬鼓翼序秋风。
但看节序随流水,不觉形容成老翁。养生幸得少人事,何必绝粒超鸿蒙。
池上纳凉
展席临方池,垂杨散绿阴。清风飒然至,骄阳赫流金。
竹光摇翠羽,荷气薰葛襟。黄鸟何处来,交交弄好音。
虽非采真游,已无尘俗侵。平生厌喧嚣,始得谐素心。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一
昔年我病公南去,公病今令我北思。怅望停云千里隔,竹窗樽酒负佳期。
调笑词 其三
精卫。精卫。沧海填来几岁。飞来飞去翩翩。但见洪涛碧烟。烟碧。
烟碧。愁杀孤飞短翼。
徐州十二咏 其三 华佗墓
徒把金针事老瞒,千年荒冢朔风寒。从来枉却陈琳檄,到底西陵泪不干。
暑中咏怀 其三
故交日沦谢,衰老天慭遗。翛然绿树间,野服颇相宜。
宾客亦畏暑,经旬故来稀。独临清池上,憺然忘是非。
遥海上明月,幽林生夕霏。人生穹壤间,取适能几时。
述古 其四
马迁述世业,博洽靡不通。蚤游燕赵间,飘飘气豪雄。
发愤垂制作,独见不相蒙。驰骋覂逸驾,凌厉六合中。
岂不念笔削,斧衮齐化工。蚕室有余悲,隐辞寓深衷。
缅彼班范流,藩篱守遗踪。
雷塘
吴公台下是雷塘,望断春山碧草长。却笑相逢追往事,樽前犹说舞腰伤。
北京八咏 其一 居庸迭翠
雄关积翠倚岧峣,碧树经霜叶未凋。万里风烟通紫塞,四时云雾近青霄。
层城窅霭山连雉,绝涧霏微石作桥。南北车书今混一,行人来往岂辞遥。
春日村居四首 其三
浩浩东风起,微茫晓日寒。老翁鸠社米,稚子送春盘。
齿痛常妨饮,花开竟懒看。儿孙日一至,聊复慰衰残。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一
骑从金笳发,肩舆画戟开。路穿芳草径,山倚白云隈。
秋色净如洗,晴岚翠作堆。昔贤遗教在,寻访洞中来。
折杨柳歌 其五
宝镜久不磨,尘翳如浮云,荧荧当奈何。折杨柳,中心徒自知,宁复论妍丑。
寄汤得中二首 其二
吏隐海东头,闲情付狎鸥。公孙生好饮,子产谩多忧。
扫石频题句,看山独倚楼。遥知相忆处,月色满神州。
雨雪中独坐怀杨学士士奇二首 其二
雨止雪复作,珊珊听瓦鸣。炉存毡罽暖,冰薄砚池清。
喜得青春至,惊添白发生。共传杨子宅,山药胜黄精。
清口驿
夜度清口驿,寥寥犬吠幽。人家散墟落,舟楫倚汀洲。
薄雾浮空起,长河带月流。悲歌何处发,不觉动离愁。
中秋雨 其一
黑云低树影沉沉,银箭金壶漏已深。不见玉盘生夜海,空闻黄叶下秋林。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游蓟门
阅古作寄简子启八首 其六
题曹编修茅山揽秀图四首 其一
秋风辞三阕 其三
题桑洲卷
试问阶前菊五首 其四
续毁璧辞
杨柳枝词 其二
村居即事十首 其九
过邗沟
结发行
云巢
三台词 其二
题邹侍讲竹石
新安舟中望下邳见归雁鸳鸯
送陈宗显致仕还乡 其一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八
暑中咏怀 其一
病中秋思八首 其五
二翁叹 其一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二
士奇少傅以诗及绒缣庆七十次韵奉荅二首 其二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九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八
春日村居四首 其四
舟中纵目二首 其一
荅杨少傅四首 其一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二
题梅二首 其一
试问阶前菊五首 其三
卜筑新成胡学士以诗见寄就韵奉答三首 其三
白纻歌 其一
过卢沟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三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三
池馆二首 其一
豫章十咏 其二 南浦飞云
题故元端本堂殿臣王熙临宋徽宗雪雁图
登沛县歌风台
有秋二首 其二
过德州寄胡杨金三学士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二
题胡学士长林书屋图
题古木修篁图为黄学士宗豫赋
送龚子谏赴云南佥事
舟中纵目二首 其二
徐州十二咏 其十一 燕子楼
四时词 其一
题静山诗卷
春日村居四首 其二
豫章十咏 其七 滕阁秋风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二
寄虞都御史
过开州
癸丑元日试笔 其二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九
积雪 其三
归田四时乐
题平林烟雨图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