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俨
昔年我病公南去,公病今令我北思。怅望停云千里隔,竹窗樽酒负佳期。
暑中咏怀 其一
翳翳榆柳门,幽栖遂闲情。蠹简掩残编,燕寝凄余馨。
园林足生意,城市多喧争。柔荑新绿遍,好鸟对我鸣。
莘老任先觉,尼父畏后生。归来幸无事,松竹有余清。
徐州十二咏 其三 华佗墓
徒把金针事老瞒,千年荒冢朔风寒。从来枉却陈琳檄,到底西陵泪不干。
东里学士携酒肴就菊对酌赋此酬寄
雨晴风正急,霜叶下纷纷。黄菊澹秋色,青山深暮云。
芳樽携共酌,独客慰离群。临别不知醉,醒来夜已分。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一
红白山花相映开,山中径路久无媒。老翁不是看花客,只共扁舟载鹤来。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二
路入匡山里,遥遥五老峰。缘崖披绿草,涉涧转苍松。
野果经时落,岚烟积处浓。平生林壑兴,今日得从容。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二
人生匪不营,所营在衣食。田畴虽久芜,常业当自力。
有男种桑麻,有女事蚕绩。耕织亦云劳,岁功幸已毕。
开轩弄书琴,游泳得闲隙。区区百年内,所乐在昕夕。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五
见说新来坐不眠,重屏围暖拥青毡。但闻子敬歌桃叶,岂有杨枝伴乐天。
春兴四首 其一
门外草萋萋,东西路欲迷。莺捎穿树蝶,燕拾落花泥。
深翠笼长薄,流云度碧溪。独携筇竹杖,不觉过桥西。
草堂即事四首 其一
词垣兼秩日从容,扈从重来又涉冬。懒性喜逢人事少,不才虚负圣恩浓。
夜窗时听金门漏,晓枕频惊海印钟。谁谓元龙多意气,空将短鬓栉
乌楼曲(二首)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九
正是车书会,何曾道路难。月涵江影静,风落叶声干。
玉醑春容暖,青绫夜色寒。吴郎诗句好,俊逸许登坛。
放鹤亭 其二
隐隐青山晓雾开,望中谁谓有亭台。山人一去无消息,空想仙翁看鹤来。
题子昂书嵇康绝交书
飘飘绝俗嵇中散,咄咄逼人王右军。书罢潇然无一事,鸥波亭上看晴云。
桐溪四咏 其二
溪上山光翠欲流,云边泉落石岩幽。千竿竹影都无暑,一路松声已报秋。
村居秋兴 其一
闲居南郭外,水竹清且幽。芳草被曲径,远树浮沧洲。
出门临方沼,欣然见鱼游。宾客时一至,燕谈叙绸缪。
开樽共斟酌,真率无献酬。日暮各自归,新月上林丘。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二 竹坞云林
修竹藏深坞,白云生远林。雨晴添暖翠,月澹度秋阴。
野老频携客,幽人独鼓琴。何时来扫石,相对一开襟。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一
春禽鸣,春雨晴。门外落花急,池边芳草生。故人高阁谁相待,童子小车空复情。
秋风辞三阕 其三
秋风兮萧条,木黄落兮山之椒。野阒寂兮林幽,豺登兽兮夜嗥。
山中人兮独居,女萝衣兮冰雪肤。耿孤怀兮不寐,步明月兮踟躇。
踟躇兮徙倚,流光驰兮岁云暮。烂若华兮纷敷,魂营营兮达曙。
北京八咏 其二 玉泉垂虹
山前树底碧迢迢,试问源头出处遥。斜落石梁疑饮涧,远趋沧海欲吞潮。
声从夜雨添来急,影逐晚风吹不消。太液池边春似锦,绿波长带翠烟飘。
高唐道中
行李飞蓬外,乡心落日时。路遥怜马困,野旷觉车迟。
碧草寒烟色,黄花夕露滋。千年盻子冢,独起后人思。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一
结发行
杨柳枝词 其一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三 沧江烟雨
雨雪中独坐怀杨学士士奇二首 其二
题郭文通画二首 其一
折杨柳歌 其二
题杨庶子万竹图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一 芳洲春草
徐州十二咏 其一 百步洪
二月一日早朝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四
春兴四首 其二
村居即事十首 其一
题一片秋意图二首 其二
题颜辉沙漠出猎图
折杨柳歌 其五
次韵一本集杜句见寄 其二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二少傅幼孜少保 其三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五
上吕梁洪 其二
题米元晖画 其二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二
荅杨少傅四首 其四
题赵尚书奉使安南卷
四时词 其一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三
舟中纵目二首 其一
登沛县歌风台
癸丑元日试笔 其二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五
村居即事十首 其十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八
重过戏马台
徐州十二咏 其四 亚父冢
卯山书屋图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七
春日村居四首 其四
松鹤图为师侍郎赋
送陈侍郎洽镇抚交址
白纻歌 其二
赋归二首 其一
草堂即事四首 其四
暮春口号五首 其一
过冀州
闻络纬
卜筑新成胡学士以诗见寄就韵奉答三首 其一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二
述古 其四
送黄重美赴东阿教官
古出塞曲
江上二首 其一
杨柳枝词 其三
调笑词 其三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